专栏名称: 水木资管号
“水木资管号”是依托大资管行业的数千名清华校友资源而设立,本号立足清华,面向全国,这里有经典的财经文章,优质的项目信息,浓浓的人文情怀,这里是我们温情的精神家园。若要项目信息,请输入编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人生下半场,做自己的医生 ·  昨天  
读书杂志  ·  中读年卡 | ... ·  4 天前  
青年文摘  ·  一集封神,今年最震撼的视频诞生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资管号

【水木特写】骆斌与他的“中国娃”公益慈善之路

水木资管号  · 公众号  ·  · 2017-05-23 16:53

正文

编者按:

水木清华,人才辈出,既有声名显赫的居庙堂者、商界大鳄,亦不乏踏实低调、行胜于言的实干家、开拓者。他们无一不具备清华的品质和情怀,在他们自己的故事里,同样可以看到我们每个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影子。为了将这些捕捉下来,以此共勉、砥砺前行,我号开辟了“校友特写”专栏,用平凡的笔触记录下水木青年的不平凡。

我们今天的特写给予了88级的骆斌师兄,他全身心地投入、发起、创办和推动了“中国娃”这一公益项目,以清华人特有的格局、质朴与情怀来探索乡村小学的教育创新之路。

真正让我触动最大的,其实还是一种公益资源的浪费

非常感谢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娃。在这之前我很想说一个感受。在我认识的清华人中有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学者。我身边大多数清华人,都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可能是由于我们清华人的教育理念,大家做公益都做得很低调。 大家都属于默默的、不张扬、务实,觉得要做好事不留名。可是在中国的公益舞台上就看不到清华人应有的价值的体现。我觉得这是一个挺遗憾的事。

2012年,四川大凉山的行程,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首先讲讲我的中国娃公益之路。大概是在2012年的秋天,有个朋友邀请我去四川大凉山看一看。其实我从小到大都在北京长大,说实话,我觉得乡村离我挺遥远的。而且我本身也不是什么特别有钱的人,所以觉得公益是跟我八杆子打不着。但我朋友刚好在一个基金会,跟我说那个地方风景很美。于是我第一次来到了中国大凉山,头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了当时中国的公益。

说实在的,当时还真不是因为看到那些孩子们特别贫困的情况、吃穿很差、房倒屋塌,而觉得备受感动。如果当时我真是看到那种情况,也许我就一感动捐点钱,后面也就没有下文了。

真正让我触动最大的,其实还是一种公益资源的浪费。怎么说呢,当我一路走来看,当然乡村确实相对来说还是落后很多,也缺少很多物资。但是这一二十年,其实每年给乡村,不管是政府还是爱心人士,都是上百亿的资金支持。可是一二十年过去了,这地方依旧还是那么贫困,很多孩子依旧上不了学,或者说很多上了学的孩子为什么也只考三四十分、四五十分呢?

很多公益资源的“浪费”的反思,让我感到非常困惑。

在这里,我可以给你们分享我遇到的几个小故事,都是真事。第一个故事是在宁夏的彭阳,当时有个爱心组织,曾经给乡村小学捐过两部校车,大概100万。可是这两部校车在县委大院里停了整整两年了,从来没用过,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路当然都是好的,是通的。孩子们确实也很远。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捐校车容易,但校车必须有个条件,就是开校车的司机必须是持有A牌的司机。在乡村的地方,持A牌的司机,月收入随随便便就是5、6千,跑长途就上万了。开这个校车一年下来,给司机的酬劳一部没有5、6万,两部没有十几万,就根本开不起这个校车。

所以当时捐这个校车的时候,就没有很系统地考虑过怎么去运营。每年十几万的开支,政府教育机构是绝对给不出来的。所以这种爱心最后就变成了一种浪费。

我还遇到第二个事,也挺有意思的。就是咱们乡村,有大概百分之七八十的乡村小学的图书都是各种爱心组织捐赠的。可是我去的那几年呢,我发现这些书都很新,摆放得很整齐,都没有人用过。开始我还不太好意思,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这里头确实有很多问题。

什么问题呢?一个就是捐书的人其实对乡村孩子到底喜欢看什么书并不是真正特别了解。举个例子,我曾看到过有人捐怎么下国际象棋的书,乡村哪有孩子和老师会懂得去下国际象棋呢?都没这个环境呢。还有乡村的孩子,因为学前几乎没怎么阅读,家里也没什么图书,所以一二三年级呢,其实他们看有字的书是非常费劲的,而他们又不像我们大城市的孩子经历过绘本阅读这个阶段。所以很多公益组织买书,买很多有字的小说啊,名著啊,其实他们看不了。一二年级就看不了书,所以到三四年级就不爱看书,就培养不起这个看书的习惯。

还有就是图书借阅起来其实很繁琐,很多公益组织要求乡村老师把图书编号、借阅记录要登记好,其实这对乡村老师来说是非常大的工作量。有一次我去贵州一个村的小学,看到堆了好多公益组织捐的书,觉得不错啊,结果老师说是上学期捐的,他们光编号就花了一个学期,还没到学生手上呢。老师没时间啊,一百多个学生只有十来个老师,老师要登记是非常繁琐的,一进一出,更何况借阅还需要老师等两个小时,借完还得保证不能丢了,老师工作量很大。

为什么电脑教室用不起来呢?

其实我从2012年做到2014年底2015年初的时候,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我回访了一下我当时捐的十来所学校的电脑,一看,发现只有30-40%的使用率。说句实在话还真是有点泄气了。

当时我也面临一个选择,虽然我觉得别人做的公益特容易浪费。但轮到我的时候,看到那样的结果,说老实话我心里也是挺难受的。一方面我辛辛苦苦地收集电脑、维修电脑、弄好了再捐出去,花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两年的时间,公司几乎全都垮了。但另一方面,这些电脑用不起来,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看到这样的结果,我觉得自己是不是过于理想化和过于激情了。

总结起来乡村小学的电脑教室用不起来,原因主要有三点:

1、师资

2、维护

3、人员更换

后来我自己也给自己下了个决心,要不再做两年试试看。我全力以赴地做,我的公司该关的关了、该转让给同事的也转让给同事了。我说我全力以赴,像做商业一样去看到底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要是再不行,我就彻底愿赌服输了。

三个硬伤,形成了恶性循环,而大多数公益都容易失效。

以前我是不怎么会喝酒的,为了跟校长老师们交朋友,让他们说心里话,每次也跟他们喝。虽然都挺难受的,但慢慢地老师跟我说了很多实话,经常在微信里给我分享很多苦恼。这使我对乡村小学到底是什么环境,为什么乡村小学的物资用不起来、用不好,孩子们是怎么想的,有了一些理解。

乡村小学的教育有三大硬伤:

1、师资力量不足

2、物资匮乏低效

3、家庭教育缺失

乡村小学实际上说来说去主要有三个硬伤,并且三个硬伤相互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一个是乡村老师水平低、力量不足。当乡村小学老师的,说句实在话,水平也就那么回事,真的要是特牛的,早就去北上广了,也不可能在乡村当老师。第二个是乡村历史上物资匮乏,关键是很低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大城市里面,一个电脑教室一天差不多能开七八节课,在乡村一天能上一两次课就很不错了。

相反,如果在大城市,如果电脑坏了,一两天就修好了。在乡村,不要说硬件,软件随便换一下,没个十天八天,它还不一定修得好。它得拿到县城去啊,没配件啊。所以即便有物资,效率比城市还差、还低。

还有大家都知道,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大家经常喊家庭教育缺失啊,孩子们没有人陪伴啊。说实在话,这是个问题。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这些父母真的回到家了,陪伴孩子啦,难道这些孩子的学习就能好吗?这些父母就能把孩子影响得很好吗?其实不一定。

总之这三大硬伤相互交织着。比如你说我给一个好的电脑教室,他说我没有老师,我用不起来。有的说我专门培训老师,可是老师培训好了,他会说我没设备或者电脑维修跟不上。设备也有老师也给你培训啦,他说家长不配合,家长经常什么都不管,孩子回去作业也不太做。这么一交互,很多问题,这么相互影响,就都解决不了。

中国娃的新问题

传统的公益目标:如何让乡村小学的老师教好学生?中国娃的新问题:如何让乡村小学的娃娃们,自己学得好?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是我当时特别想深入了解的。后来我发现,在传统的公益中,所有的出路,甚至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的思路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乡村老师教好学生?主导思想是让老师教好学生,对不对呢?也对。说句实在话,乃至在全球,乡村老师是越来越难以留住人,越来越容易流动。

而我后来看了很多资料,有了很多观察,我觉得“中国娃”提了一个新的思路,或者说我们提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让乡村的孩子自己学得好?

也就是说,思考如何让乡村小学在现有的条件下,在现有的老师条件下,激活孩子自有的学习动力。老师的角色发生变化,老师更多的变成教练,让教和学这两个轮子能够同时转起来。

记得二三十年前,那时候能够上北大清华的,我觉得乡村的孩子怎么也占到百分之十到二十,再看今天,乡村的孩子很难再上北大清华了。

乡村小学的“教”和“学”,两个轮子同时发展

拿我来说把,比如说捐电脑教室,它用不起来,当然啦,因为它维护力量弱,没有老师。我就想维护这样做,你寄给我,我来给你修。但教怎么办?你单单让老师们教信息课,教打字,这些根本不可持续。

于是我们当时就想搞文化节活动,我们鼓励孩子利用电脑利用图书,来想办法激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搞文化节怎么搞呢?我们让学校自己提方案,一个月时间,孩子们怎么样利用图书,利用电脑,搞科学节,电脑节,文化节,然后我们想办法捐奖品。

我们组织过的活动:

1、中国娃电脑教室

2、中国娃图书角

3、中国娃文化节、电脑节、科学节

当时有好多朋友收集企业用过的笔记本,礼品啊,笔啊,文具啊。我就跟学校的校长说,你去搞什么电脑节,你搞什么活动没关系,我差不多给你五六十份奖品,差不多三个孩子有一个奖品。你去跟孩子说,重在参与,只要有进步就有奖品。不是靠老师的教,而是去靠这样鲜活的活动去激活,只要孩子有进步就有奖品。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当时在贵州一个乡,我记得第一次搞这个中国娃文化节的时候,当时老校长特地给我指着一个女孩子说,她三年级,有五年没见过她的父母了。平时特别内向,不怎么说话,没想到这次文化节的时候,不仅参加了活动,还搞了一个独朗诵。连校长都没想到她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今年,第二届文化节,她都成了主持人啦。

(左边的女孩子,太让人吃惊了)

还有一个也是前两年刚发生的。也是贵州一个乡村小学,当时它的电脑教室,刚一进去,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很有意思的是,有个小男孩,据说成绩超不过5分,从来不写作业。反而他在班上让他百度搜索、打字,特别快,全班第一,连老师都觉得很神奇。

孩子们的变化,反而激发了乡村老师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很多这样的例子,就是通过这些生动的场景,通过一些活动,通过一些奖励,激发了孩子们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让孩子们开始自己找到学习的动力,我觉得是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不是那么累啦,另一方面能反向来激发他更多的去挑战自己,想办法把更多的东西应用到孩子们身上。

扶贫模式的捐赠物资,大多数都心存感激,但是并没有改变孩子们的行为。

这里我还特别想讲一个我的理念,这也是我在做中国娃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传统的公益中有一个特别喜欢的理念就是扶贫模式的给予物资。比如说我的朋友,他们每年都去找一个小学,捐一两百个书包。最后每个孩子手里拿着个书包,举着拍个照,就结束了,就算公益做完了。

好不好呢,我不能说不好,给予总是好的,另外自己的爱心修行还是得到了修炼。但是回头想想,有多少孩子会因为你捐赠了文具、书包,就会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就会好好学习呢?微乎其微,真的很少。每次都有受到了捐赠的孩子说我要去珍惜,我要去努力。

所以我现在慢慢采用以奖代捐,通过鼓励孩子们,搞文化节活动,通过电脑多学点东西,多交一次作业,通过这些变化,让他们觉得是自己通过努力地改变而获得的奖品和物资。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这一过程中,我确确实实看到了很多孩子们的变化。

后来我们还搞了中国娃健身操。也是一个清华校友看到我老是去乡村,觉得看到孩子们跳舞跳得特别没精打采的。他就自己花钱,给孩子们编了一套中国娃健身操。当时就用视频,孩子们用电脑学。没想到才一个多月,大约有六七所小学,都用来代替我们的广播体操,跳得特别high,我当时就挺受感动的,像这样的案例特别多。

我觉得有一个道理,鼓励孩子们建立这种积极向上阳光的校园社群文化,再通过电脑教室相连接,通过各种物资,系统化地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我觉得这条路应该是可行的。

中国娃的核心理念,探索乡村小学的创新之路

中国娃的核心理念,就是如何让更多的人,用自己的专业、物资、人力,可以自由地组合,联合乡村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乡村小学的创新之路。

其实讲起中国娃,这样场景太多了。很多场景,很多人无数的爱心接力,几乎每个教室背后,都可能有几个人、几十个人奉献资源。比如有的人从省城捎我一截,带到县城,带到村小。物资上也有,有人捐电脑,捐配件的都有,还有人捐钱。这些方面都是大家汇聚在一起,最后往前推的过程。

公益,应该是建立更广泛参与、相互配合、爱心接力、高效专业的模式。

中国娃其实在这条路上,还有很多探索。几乎每天都有很多老师提出新的不同想法和见解。我们有一两百个乡村小学的校长,另外还有像咱们这么多清华校友的支持和参与。我想我们愿意一起使劲,就能够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我觉得是自洽的、更高效率的,带有相对的专业性的、又能够系统地解决乡村教育的创新之路。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棒的设想。

大概分享就这些,真的很多感人的事情,很多设想,没有及时分享给大家。

背景简介

骆斌学长自2012年起以一己之力发起了中国娃公益事业,为贫困地区急需电脑的村镇小学募捐二手电脑,并为贵州、湖南、四川、宁夏、河北等地的贫困小学装备多间电脑教室。骆斌学长的善举得到了北大、清华诸多校友的支持。

2015年6月19日,中国娃公益俱乐部成立,该俱乐部由清华88级校友骆斌先生发起,由清华64级校友、清华创业园第一任主任、中国“孵化器之母”的罗建北女士担任主席,旨在为更多的贫困学校装备更多的电脑教室,探索乡村教育的创新之路。


责任主编  黑爱娟          图文编辑    王楠楠

关于

我们


    “清华资管群”由从事资本管理行业的清华校友组成,成员覆盖全球众多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的中高层,是覆盖最为广泛的校友群。目前已有15个群(5000人)。

    内容包括项目资源、职位对接、疑难解惑、课外活动、其他…正在筹划项目路演、线上线下讲座等更多更好的干货信息。 群秘微信号newnangua(申请说明格式:学院—班号),感谢支持!本群只对清华校友开放哦,多谢理解与支持!  


清华资管群(基金)

    “水木资管号”是清华大学青年校友发起创立的公益性思想交流平台,主要依托分布在国内外资本管理行业的数千名校友资源而设立。本号以“关切、交流、发展”为理念,以“经济金融·人文社科”为主要方向,定期发布原创深度文章,打造“有热度的话题,有温度的情感,有深度的思想,有高度的评论”。


欢迎关注水木资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