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微信Blog,用于分享各种新鲜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槽边往事

帝都深处好修行

槽边往事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7-24 13:0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的办公室在顶楼,占了一半地界,剩下的一半都是泥地。房间里有空调和新风系统,温度小心翼翼地长年保持在26度左右,PM2.5控制在10以下;推开门,外面是没过膝盖的野草,中间点缀着写狗尾草。时常有灰喜鹊落进草丛觅食,远处看过去草茎无风自动,浓绿色深处有灰色的一团。


园区里有些楼宇上的标牌屹立不倒,而有的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新装修迎接新的主人,如同走马灯一样旋转,班车上的商标和口号换了又换,始终和行业热点新闻保持一致。楼顶的野草只在夏天里疯长,剩下的三季一片荒芜,干燥的泥土看不出任何生命的迹象。它们必须在夏天里长出来,在夏天里开放完毕,因为季节转换迅捷,因为园区清洁工的除草机随时不期而至。


我看见两种不同的极端。一种是商业文明的伟大力量,它在几个月内让一个概念得到足够多的钱,把一栋楼重新装修完毕,又在那楼里安放满办公桌椅和电脑,从全国各地召唤来各种人,为他们提供午餐、班车、空调和上门按摩。就像是有一根看不见的魔杖,只在那空地上轻轻一点,一切都顺理成章地发生了。成千上万的零件,几百上千人,从看不见的所在汇集出现,又消失不见。而在更不可见的远方,上百万人也许因此得到了新的产品或者服务,而那些服务也许在几年后又重新消失不见,不留下一点涟漪。


另一种是原始而粗糙的生命力。我丝毫不会怀疑,如果人们停下脚步,野草就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占据所有露天的土地,爬山虎会顺着墙壁达到它们所能抵御的重力的极限。无论霓虹如何闪烁,班车如何来去,办公楼里如何人声鼎沸,它们对此毫无知觉,如同千万年前一样,向四处扩散蔓延,把枝叶错开以获得最大的面积来迎接日光与雨水。对于它们来说,无论是建筑、车辆还是来来往往的人群,和它们朝生暮死的生命相比反而是一种更为短暂的存在,反而是一种外来的入侵者。只有它们自己的道路才是真的道路,它们的天空才是真的天空。事实上,也只有它们才会感知真正的雨水和真正的风。


站在门廊上,站在办公室和长草的中间,这里蛐蛐和宾利分享同一条街道,知了和电台共享相同的空气,从最原始到最现代,从最底层到最高端,你在帝都里都能发现。当你仔细看过去,会发现帝都同时存在多个时空,每一段历史都在这里留下它自己的尾迹,层层叠叠交织在一起。前清的遗族们还在恪守着古老的礼数,对逝去的头衔表达尊崇。互联网的新贵们盘下四合院,给它安装沙发、地暖、投影和下水系统,并且在百年老树上绑定WiFi发射器。抬起头,在天空的最上方是太阳,下面是飞机,再下面是长尾飘飘的风筝和鸽哨悠悠的鸽子,最后是四下盘旋的无人机。


帝都是否适合生活?我不知道。但是,帝都适合修行简直是一定的。


这里有太多种活法,很少有什么地方可以让你同时看到那么多的人间百态。帝都多孔隙,每个罅隙里都藏了无可计数的人,过着和别人毫无任何关联的生活。有多少个罅隙,就有多少种不同的生活;也很少有什么地方让你见证那么多的迅捷变化,那么多人相爱然后分手,那么多公司开张然后倒闭,那么多财富在平地上无中生有,然后又纷纷撤离,任由巨大的存在轰然倒地;更少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那么多的强烈欲望,对于权力、财富、名望和性,如果你有一千种欲望的话,这里一定有一千零一种可以满足你的方式,而且让你乐此不疲,永难离场。


不需要走遍千山万水去历练,在帝都呆上三年,所有的橱窗你就都见过了,所有的人你也就都见过了,所有角落里最为隐秘最为幽暗的欲望你也就都见过了。磕等身长头十万,未必如三里屯一晚。对,就像这样,身在帝都的人喜欢撰写这样的句子,这里忙到记不得一整篇文字,所以只能努力写下一句话。所有人都在这里努力谱写自己的锦绣章华,到得头来却发现自己最多只是别人篇章里的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方式来破除我执么?


今年春天的时候,我在楼顶的泥地里洒下了两包花籽,希望能开出一片花海来。今天我去查看,却一无所获。但是,去年同事吃西瓜吐出来的西瓜子,如今藤蔓却已经覆盖了楼顶的鹅卵石小路。


题图摄影: Mogens Petersen

图片授权基于: CC0协议


给松茸穿上衣裳


槽边往事 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 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在帝都是什么和我是谁之间,选择哪个问题解答,决定了你的未来。

苹果用户赞赏专用二维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