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江苏地区两座城市——十堰和扬州,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关系和变化。十堰作为水源区,扬州作为受水区,两者通过南水北调工程紧密相连。文章还提到了两城市之间的联动活动,以及各自推出的媒体报道和采访活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南水北调工程中十堰和扬州的角色与关系
十堰作为水源区,提供清水;扬州作为受水区,接受并受益于清水。两者通过这一工程紧密相连,共同为北方地区的供水做出贡献。
关键观点2: 两城市联动活动及媒体报道
两城市之间开展联动活动,如推出城市联动海报、联合采访等,展示了两座城市的气质基因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十堰日报》和《扬州日报》等媒体也推出了相关报道,深度挖掘南水北调工程给两地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关键观点3: 南水北调工程的规模和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涉及多个省份和城市。该工程对改善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堰和扬州作为工程中的重要节点,其合作和联动对于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北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
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十周年之际,《十堰日报》与《北京日报》携手推出“水润京堰十年十变”系列报道,从受水区和水源区两个角度,反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给两地带来的深刻变化。
两报联合开展“牢记殷殷嘱托 共护一库碧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组织记者深入实地探访,呈现10年来京堰两地人民致力保水护水节水、建设美丽家园的生动实践,写就“一库清水送北京”的十年叙事。
《扬州日报》推出全媒体记者行进式采访活动,记者跟着一滴长江水,12月12日从“源头”扬州出发,经江苏淮安、徐州,山东济南、青岛,河北沧州,于12月19日抵达终点天津,行程一千多公里。联合沿线媒体,一路逐水而行,第一人称亲历视角,深度展现这一世界上规模最大调水工程在中国大地上的波澜壮阔。
两泓清水分别从十堰和扬州出发,兵分两路北上,最终融为润泽北方的一股清甜“南水”。
“一江清水北上”的伟大历程,两个“源头”的责任担当!
策划 | 十堰日报社 马会骏 赵久成 晓芳
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周明涛 袁文生
编辑 | 十堰日报社 关尔 千阳 余人 建伟 大杨
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刘贺 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