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目前已披露上半年财报的体育类上市公司中,业绩下降的公司占到一半;体育产业非上市公司业绩也不容乐观,“实现收支平衡”成了一众创业公司对外的口径。但同时也不应该妄自菲薄,毕竟,体育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长远来看,这绝对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2017年6月13日, 腾飞蹴鞠基金正式成立,张旭是基金发起人也是基金董事总经理。
██
腾飞蹴鞠基金将重点投资与蹴鞠(足球)等体育文体行业有关的品牌活动、赛事运营、赛事IP、人工智能技术、体育科技智能硬件产品、娱乐、游戏及相关文创产业领域中,具有良好商业模式、稳定盈利能力、稳健财务状况和优秀管理团队的优质高成长性项目。
在发起腾飞蹴鞠基金之前,张旭的工作与体育产业风马牛不相及。无论是作为腾飞资本文创基金董事总经理,还是作为北京凯英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以及中关村杰出新三板企业发展促进会理事长,这些身份清楚表明张旭之于体育产业是一个局外人。
而介入体育产业的主要原因是张旭希望通过基金的形式,打开一个进入体育产业的窗口,然后利用这个窗口找到体育产业与科技公司合作的结合点。在她看来,带动科技公司与体育产业结合,是她发起这个基金的最重要原因。
此外,与新三板挂牌企业凯英信业也有一定的关系。作为腾飞蹴鞠基金的股东,凯英信业主营业务是计算机外围设备、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与销售业务。
██
“凯英信业是一个科技化、信息化的公司,基于凯英信业自身的基因,腾飞蹴鞠基金会更看重体育与科技的结合。”张旭表示,腾飞蹴鞠基金从某种程度上讲,更像是一个对接体育企业和科技企业的平台。
其实,张旭与体育产业的缘分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开始了。2012年9月,凯英信业中标了中国足协IT平台项目,这让张旭意识到体育产业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张旭认为,在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消费转型基础上,体育必然成为一个“日不落”的行业,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她非常关注这个新行业。
随着时间推移,张旭愈发意识到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大势,打造这个跨界的基金,也是基于她的判断,“最近两三年是体育投资黄金窗口,现在是进军体育产业最好的时机”。
张旭讲述自己的投资逻辑时提到了“天时、地利、人和”。她说:“所谓天时,是体育产业必然会发展的大势;所谓地利,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目前,天时地利都具备了,投的时候主要看的就是‘人和’,要看创业者的背景以及整个团队的级别。”
除了看人,“赛道”是另一个重要的投资标准。“在一个下降趋势的细分行业里创业,再牛的团队也不行,”张旭笃定地说,“三年前,O2O领域创业很火,也容易跑出来,现在O2O领域的创业者却活得很不好,不是创业团队不够牛,而是这个行业已经开始趋冷。”
基于上述投资逻辑,腾飞蹴鞠基金投资了布局“体育+游戏”领域的英雄互娱。据张旭介绍称,英雄互娱去年营收为8亿元,净利润达3亿;预计今年营收可达12亿元,净利润6亿元。相关资料显示,英雄互娱的监事会主席是徐小平,董事会成员里有王中磊、王中军、沈南鹏等一批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
“投资英雄互娱是因为它能够盈利,” 张旭说,“我们开始投的项目一定是能带来回报的公司,而电子竞技的用户已经有了非常好的付费习惯,这就保障了英雄互娱的现金流很健康。”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英雄互娱的团队很强大,张旭认为,“这样一些‘牛人’聚集到一起做的事情一定差不了。”
除了电竞,健身行业也是张旭非常看好的行业。“因为这个行业离消费者足够近,容易拿到钱。” 但是张旭坦言现在健身行业的商业模式都还不清晰,需要时间检验。
不管是电竞还是健身,都属于“体育+”,对于腾飞蹴鞠基金来说,最有投资价值的事情是“体育+科技”与“体育+大健康”。
张旭认为,“体育+人工智能”、“体育+智能硬件”、“体育+游戏(电竞)”都是有发展前景的细分领域。在她看来,体育的本质就是玩儿,体育与科技的结合,就是利用科技的手段让人们玩儿得更high,让体育相关活动的体验更好。
国家倡导体育产业的一个原因是希望强民强国,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张旭始终认为,“体育+大健康”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虽然,近几年体育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大多体育公司业绩不好也是不争的事实。因而众多投资人、创业者都认为问题出在商业模式以及体育产业自身。张旭却有不同的看法,她认为体育产业公司盈利难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企业或者行业本身。
██
“根本原因是人们的消费观念”,张旭说,“体育产业公司不盈利,不是因为企业运营得不好或者商业模式有问题,而是因为大众的消费意识还没有形成,没有形成一个为体育消费买单的理念。”
但张旭并不着急,她以乐观的心态来看待人们观念的转变,“这个转变会很快,去年马拉松这么火就是一个体现。”张旭说。
她以美国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美国的NBA、NFL都是非常盈利的联赛,因为看的人足够多,人们也愿意为之付费,”张旭说,“但是到了中国,即使是国内顶尖的体育赛事中超联赛,都有很多俱乐部亏损。”
在张旭看来,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是体育产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当人均GDP达到了一定级别后,人们从对物质的追求开始转向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对娱乐的追求,这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不单单是大家提出的‘消费升级’。”张旭解释称,因为消费升级的原因也是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当人们对体育消费观念转变之后,体育产业内的公司一定会有盈利。对此,张旭深信不疑。
对于体育产业内的创业者,张旭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坚持活着;第二,管好现金流;第三,打磨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