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秦朔朋友圈
秦朔朋友圈是由中国著名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牵头创立的一个新媒体与专业服务品牌,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节目、音频节目等。内容聚焦于经济、金融和商业领域,关注重点为全球和中国财经商业热点、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发明创造、商业文明探索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突发!青海地震 ·  3 天前  
揭幕者  ·  太火!警惕! ·  3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最近被删除的2篇重要文章!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秦朔朋友圈

千万不要存钱?

秦朔朋友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0-18 00:00

正文

  • 作者:王军平 / 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585篇原创首发文章


国庆节之前,《女子44年前1200元存单取出2684元》的新闻持续发酵:厦门的陈女士在经历了“历史取钱难题”之后总算得以将存单取现,但44年的本息合计却是令人大跌眼镜的2684.04元!近年来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比如2015年12月14日的《齐鲁晚报》就报道说:青岛市的一位市民从家里翻出两张三十多年前的存单,面值总计1250元,到银行取出本息合计2400元钱。既然存款利息远远抵不过货币购买力的下降,人们是否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千万不要存钱?


存款利率只是名义利率,它减去当年的通货膨胀率之后才是真实的存款利率。世界银行数据库中人民币存款利率(Deposit interest rate)和年度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consumer prices,annual)均有统计数据的年度始于1987年。 在1987-2016年长达30年的周期里,人民币累计真实存款利率居然是-14.53%! 


 这就是说,如果我们在1987年存入银行100元钱,30年之后这笔钱实际上只剩下85.47元!


考虑到世界银行的存款利率数据是活期和不同定期的存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厦门陈女士的一年期存单利率要低于上述统计数据,加之存款日期比上述统计期间更是提前了14年,因此这份存单在44年时期内的真实存款利率要远低于-14.53%。如果通货膨胀率统计数据低于实际水平,实际损失额会进一步加大。所以“千万不能存钱”的结论至少在中国近似于真理。


造成存款损失的直接原因是“存款利率太低”“真实存款利率为负”,那么,如果存款利率足够高从而保证真实存款利率处在“适当水平”,存钱是否就变得有利可图?是的。只不过这种情况在现实当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因为真实存款利率是一个因变量,它是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双重作用的结果。

首先,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目标是既要防止通货紧缩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实施方式则是盯着通货膨胀率调整基础货币数量。这一管理目标决定了中央银行必须保证价格水平始终处在轻微上涨之中,这就是所谓的“价格水平稳定”。各国央行对“价格水平稳定”的定义则是通货膨胀率不超过3%或者2%。价格水平始终处于轻微上涨的管理目标,决定了信用纸币的购买力必然处在“长期贬值”当中。而目前用以衡量价格水平变动幅度的CPI指标无论如何设计,都不可能准确反映价格水平的变动,全面普查的方法在成本上也不可取,何况单纯的消费品价格能否反映“价格水平”一直存在争议。


其次,利率水平是各国央行“主观确定”的,它很难是一个“适当水平”,更何况各国央行的管理目标之混乱导致利率水平高于通货膨胀率往往都难以做到。即使是以货币购买力相对最为稳定的美元也不例外。



2012年,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致股东的信中如是说:“从1965年我接管Berkshire Hathaway到2011年,47年来美元贬值幅度令人震惊,高达86%。47年前花1美元能够买到的东西,今天要花7美元以上。因此,过去47年,即使是一个免税机构也必须取得4.3%的债券投资年收益率,才能保持购买力不变。”美联储号称“中央银行的典范”,其管理的美元都是如此,其他货币可想而知。因此, “千万不要存钱”的结论不仅仅适用于中国,它在纸币制度下几乎始终成立。


只是,随之而来的更为重要的问题是:不存钱干什么?

首先,抗通胀是持久战,那么投资对象必须是能够长期持有的耐用品,并且便于交易。只有这样,它自身的价格才能随着“价格水平”水涨船高抵消通货膨胀,从而起到保值之作用。


其次,投资对象要能够带来“利息性收入”或“租金性收入”。事实上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利息在本质上和租金是一样的。投资对象所带来的“租金性收入”基于市场竞争形成,它必然是“合理水平”,至少比利率这种人为主观定价要合理得多。


显而易见,符合上述两个特征的投资对象有两个:一是不动产;二是股票。二者不但都有市场价格,而且都能带来“利息(租金)性收入”。尤其是不动产,看得见摸得着,租金收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业主所掌握,是理所当然的首选投资对象。但是,上述结论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时候投资不动产和股票都是正确的选择,既然“真实利率”是决定投资行为的关键,“真实利率”的趋势就可以被认为是投资选择的依据:


一是什么情况下“真实利率”会趋向于偏低。

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源于货币数量的泛滥,那么如果一个经济体的货币发行没有约束机制,总是倾向于通过“发钞”解决问题,其“真实利率”偏低会成为大概率事件。“金砖国家”或者“新兴市场国家”就是代表。所以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不动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繁荣不仅存在于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同样如此,只是一个谁更繁荣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不只存在于新兴市场国家。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主要经济体央行不约而同地选择用钱解决问题,这直接导致2010年前后全球经济几乎以“齐步走”的方式进入“负利率时代”,由此造就全球范围内的不动产繁荣。“负利率时代”至今看不到结束的迹象,全球范围内的不动产繁荣也同样看不到结束的迹象。


所以只要我们按照上述标准去投资,一般来说不会出现大的偏差。鉴于本文不是投资建议,在此不予推荐哪些经济体正处于上述趋势的起步阶段。


第二是不动产与股票之间如何选择的问题。

对于普通人而言,不动产当然是投资首选。不过不动产之所以被称为不动产,是因为它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弱点,就是变现不如股票那样方便,尤其是在一些不利事件发生时,不动产很可能变成“冻产”。而不动产投资的缺点恰恰就是股票投资的优点。不过这里所指的股票投资不是做一个神棍劝大家去买哪支股票,而是指购买股票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也就是业内人士所谓的“被动投资”。在同一时期内,在一个正常市场上投资股票的回报率和不动产的回报率并没有明显差异:二者价格涨幅相当;租金回报率与股息率也大致相当。以美国为例,2000年1月3日,道琼斯指数收报11501.85点,2017年10月9日收报22761.07,基本上翻一番;标准普尔编制的房价指数在此期间的涨幅也差不多是翻一番。


 

因此,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不动产和股票的组合投资可能是更为合理的选择。不过,中国股市显然与众不同,2000年以来的股票指数涨幅和不动产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因为,证券市场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在规则不完备的情况下,证券市场很可能连赌场都不如。因此在历史上,股票交易一度在欧洲声名狼藉,更一度被英国立法所禁止。


因此,一个更为合理的投资组合是: 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买房,在发达经济体买股票。最后,我想借用人称“私募教父”的赵丹阳先生近日在上海交大的公开演讲中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千万不要存钱,除非在少数时候。”

  • 作者在企业长期从事战略管理和投资管理业务,经济学功底深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阅读原文” 即可入学 “秦朔书院”

收听“中美商业文明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