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慢吞吞,一口饭能在嘴里含半小时。
出门穿个鞋,速度比树懒还慢。
每天晚上睡觉,都要在床上蹦哒很久才肯睡。
光靠催根本没用,惹急了他们还会“顶嘴”。下面这位妈妈的留言,看完让人哭笑不得: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jpg/tGtmpweWiaN1oWdL4mpzbNpxcV9g0Eft6RmUtmfia7YnSV5EY6EAkSuic6SLSibmSdKEezd80Rib7RibLfEiccYKia5KlA/640?from=appmsg&wx_fmt=jpeg)
面对这种干啥都晃晃悠悠的佛系娃,咱当爹妈的只能是在心里干着急,整一个“无能狂怒”?
有些娃的慢性子,是天生的。
有心理学家把儿童的气质类型分为 3 种:容易型、困难型、缓慢型。
◉ 容易型:占比 40% 。他们生活规律很稳定,还能积极给家长反馈,幸福感满满!
◉ 缓慢型:占比 15% 。对新事物新刺激不敏感,看起来总是慢吞吞,让人有点着急。
◉ 困难型:占比10% 。喜欢大声哭闹、脾气不稳定,容易暴躁生气,是个小刺头。
缓慢型的娃,介于容易型和困难型之间,给人一种慢半拍的印象。(大部分宝宝都是混合型,只是可能在某些事情上更偏向缓慢型)
老粉都知道,虽然糕妈是个急性子,但年糕却是个超级慢性子。之前糕妈也是经常蹭蹭冒火,恨不得自己上手。
这几年随着发糕慢慢长大,才意识到两个娃是如此的不同。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内在的节奏。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png/tGtmpweWiaN1oWdL4mpzbNpxcV9g0Eft6sazS6GDlwgAC9x3q5Ou2Ug2goszSbJeRRlpHia5hGiaDxKtIJgHwG9Hw/640?&wx_fmt=png)
不过,有些时候,娃磨蹭不是因为真的是慢性子,而是大人预期太高了。
哪怕是穿鞋这种小事,小盆友要花费的时间,就是比大人多。咱们别想当然的用大人时间表去要求孩子,要适当降低预期。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gif/tGtmpweWiaN3F4Nde4LLKXVG0K0jFtgNv0P4HXwJEv4bCyOT4yZ1JXeh2RSg1WaJ0Cia1FfFiapzHiaKSsjEltGBuw/640?wx_fmt=gif)
▲会穿鞋子、裤子已经很棒啦
马上就要入园入托了,家长难免担心娃在幼儿园吃饭、午睡等集体活动“跟不上节奏”。
我们总结了一些让娃“快”起来的小技巧,大家可以参考下哦~
很多时候,娃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概念。咱可以借助沙漏等可视化工具,让娃感知到时间。
提前跟娃约好,沙漏滴完,就要把玩具收拾好。有个可视化的呈现,娃自觉就会加快脚步。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png/tGtmpweWiaN1oWdL4mpzbNpxcV9g0Eft6lSkbhJCKax8SIy9uzftXeAic8yLCvblw3AKCJCWk9HJ0SID4wb9lZhw/640?from=appmsg&wx_fmt=png)
等娃对时间有了感知之后,就可以开始教娃进阶学习——认时钟。
像糕妈家每个房间都放了时钟, 4 岁的发糕已经会认一些时间了。有次吃完早餐,他自己就边爬下餐椅边看时钟:“我还可以玩 15 分钟!再出门!”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gif/tGtmpweWiaN3dPtMYS760VKgwNgkXneyyeetIL7REBzcJRq31h7IfuRsTmuVCjZF9SGmmlELjKuASw1B0WuIjqQ/640?wx_fmt=gif)
▲能看懂一点时钟啦
感知时间是个从 0 到 1 的过程,我们简单拉了一个从小到大的时间认知里程碑,妈妈们可以看一看: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png/tGtmpweWiaN3dPtMYS760VKgwNgkXneyykQCA1GZ8TcGLk3Z3UbzktoSKKcRz2txa949Tjc2FyUAaMgTtOE2N8g/640?wx_fmt=other&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2~3 岁娃的专注时长也就几分钟,战线一拉长,可能就坚持不住。很多时候“主线任务”还没做完,就被其他事情分散了注意力,磨蹭时间直线上升。编辑部@冬冬家的娃娃,吃饭时一有个风吹草动就扭头看,这样吃饭能不慢嘛。对于吃饭磨蹭的娃,咱们尽量做到吃饭时不干别的事。其他人哪怕吃好了也别开电视或是干其他会分散娃注意力的事。![](http://mmbiz.qpic.cn/sz_mmbiz_png/tGtmpweWiaN1oWdL4mpzbNpxcV9g0Eft62Q6XkeYPMjl7mAMgwUq4iaQBvtN7fgklwpLibp8ygSWafejJm8RLDBZQ/640?wx_fmt=png&from=appmsg)
▲来自加拿大专门研究孩子行为发育的网站 speechtherapycentres有些家长出于好心,在娃一个人安安静静玩玩具的时候,总想端上一份水果或零食。其实,这样也可能会破坏专注力。孩子专注做事的时候,咱就不要添乱,等 ta 不想玩了再吃也不晚。
有些娃在家吃饭慢,但到了幼儿园老师却说吃得挺快,很大原因就是有人一起比赛。大部分幼儿园都有光盘行动,先吃完的可以拿到小红花,孩子自然就不磨蹭了。咱们平时在家,也可以主动策划一些竞争小游戏,比如看看谁吃饭快、谁穿衣服快、谁先走到目的地。赢了就给点小奖品,娃自然动力满满。家有二胎的,还可以利用同辈压力让他们自己“卷”。@茶茶就发现,有时候老母亲一提吃饭比赛,俩娃就开始相互较劲,都不用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