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广告百货第
565
篇文章
(文末可进社群)
🏄🏄
如题所写
在这支视频里找你的男神女神吧
▽
文案:
这一刻 等太久了
等把电视关掉
等把鞋带系紧
等我们重返主场
生活中没有奖牌
也没有什么天生赢家
所谓创造
只不过是下定决心
把困难变成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我们一路向前
去跑
去赢
去寻找新的起点
这一刻
握紧手中的接力棒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
再次创造
即刻去创造
这是adidaswomen新出的一支片子,内容就不多说了,俊男美女很养眼,态度热血有燃点,属于中规中矩的广告片。
不过我想作为一个局外人聊一聊Adidas的明星代言策略,这不得不和Nike对比。Adidas和Nike虽然传达的核心都是运动精神,但在表现上给我的感觉是有明显差异的。
差异之一就是明星代言这一块,Adidas更倾向于全明星,而且更年轻、更生活,而Nike选取的明星大多数是顶流体育明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据我猜测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他们的业务重心不一样。Adidas更强调的是套装,是组合营销,即偏重于全身的搭配,这点你看Adidas的广告通常情况下色彩会更丰富一些,而Nike则更偏向于专业,所以Nike的运动鞋会比Adidas的卖得好,通过品牌的力量来拉动整体的销售。
第二,他们的营销重点也不一样。Adidas要更外在一点,让消费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活力,所以它要表现的更多元,什么样的明星都得有;而Nike就不一样了,它是由外及内,表达的更多的是态度,或者说腔调,所以它选择的明星可以颜值不高,但是一定得有让所有人都佩服的东西。
至于哪种方式更好?这就见仁见智了。
这在品牌界里其实还有一个例子,早期百事和可口。百事所采取的代言策略就是全明星,基本上谁火用谁,可口则在代言人上的选择就相对谨慎些,不过近年来可口可乐有所调整,也开始签一些当红流量了。
因为我个人虽然也有喜欢的明星,但我不一定会去购买她代言的产品,因为我觉得这是两码事。曾经我一直有一个疑问,
互联网时代品牌找代言人真的有效吗?
后来我在叶明桂的书里找到了答案。明星代言确实有用,它不光是粉丝经济,对销量有帮助,还对品牌的记忆有帮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化妆品品牌,你找虽然看起来很美很有品味的小花代言,传达的感觉顶多是这个产品可能还行,但她没有个人品牌优势,很可能看了就看了,转身就忘了,但如果你换上刘亦菲,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刘亦菲自带的个人品牌光环,会让受众第一眼就能形成记忆,省去了很多教育成本和时间成本。
这是代言人的魅力。
关于如何选代言人其实也有讲究,绝大多数的明星其实是没有资格去做代言人的。
品牌在选择代言人最好秉承着尽量请一线明星的原则,否则宁愿不要代言人。
原因很简单,太多的大众看不到他。
🏄🏄
我们的优势是
山南海北的广告人全都有
干货分享、
创意探讨
话题社交
、热点招聘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今日主推群聊
“广告百货&文案群”
需要的识别上面的二维码加入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