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两日来,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张张“高考准考证”刷屏,准考证上显示有年份、姓名、照片等信息。通过扫描别人制作的“高考准考证”上二维码,就可制作自己的“高考准考证”。但刷屏的这个小游戏有一定的隐患,不要再玩了!
就是这样的↓↓↓
可是,记者却发现,刷屏的这个小游戏有一定的隐患,要不要继续玩,看看我们下面的报道。
参与者:好玩
只一种对高考的缅怀
个人信息的泄露隐患
几乎没人注意
其实,不少品牌都进行过类似的传播活动。比如,情人节时的“结婚证生成器”,用户填写姓名即可生成显示持证人姓名、登记日期、结婚证字号的结婚证。去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便有“我的小学生证件照”的H5作品刷屏,通过上传正面照片生成戴红领巾的小学生证件照。
可是你想过没有,当这个后台拥有你的真实姓名(最好别填真实姓名)+本人正面照时,会有怎样的隐患?如果这个后台的数据泄露了,你的这些信息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会有怎样的后果?
对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深圳知识产权专家王楠认为,这有可能会被犯罪分子用于攻击个人移动银行。
“由于人脸图像是银行支付的脸型密码,所以非常危险,一旦这种信息被盗取,今后用人脸支付,或海关通关人脸识别,容易造成手机银行和其它重要方面的损失。”
王楠提醒说,在网络上出现类似填写个人信息的游戏,要从个人信息泄露和个人财产安全角度出发,不要随意填写自己、家人、朋友的个人信息,避免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网友评论↓↓↓
@yuyuyu:不要用自己的真名和照片就行了,随便玩玩!
@uwh:我有真正的,可是我不晒。嘻嘻嘻嘻。高考顺利~
@Bo:这个只是提醒大家要小心隐私,挺小编!
@咸鱼的信念:就一个相片和名字的话,太敏感了,网上哪里不能找到你的相片和名字
@猎户座怪叔叔:一切要求填写实名等个人信息或拍照才能玩程序都怀疑它是在耍流氓,泄露无小事,宁可不玩,不留隐患,总有人说太较真太小心,出问题时可没后悔药吃。
@今朝何处:如果黑客仅靠一张静态的照片就可以盗取账号的话,说明人脸识别技术还需要提高
@MR: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从来不玩的,看到了第一时间点投诉
(来源:南方都市报;文/吴铭 张雅婷)
微信朋友圈“星座性格测试”不小心泄漏了你的隐私
还记得几个月前风靡朋友圈的“星座性格测试”吗?
“每个人的生日都隐藏着他性格的小秘密,输入你的生日,来生成你的性格标签吧!”2016年7月16日上午,一名为“柏拉图app”的微信公众号推出的“我的性格标签”测试在微信朋友圈疯转。出于对性格测试,利用互联网抓住人性弱点的“擦边球”以及新奇的海报吸引大众,使得一夜之间这款测试开始病毒式传播。
对于此类朋友圈性格测试活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腾智律师事务所麻策律师提醒广大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
麻策律师进一步表示:“目前有很多互联网公司为吸粉,采取互动游戏,个性分析,H5页面等方式,掘取用户个人信息,但没有对用户提示个人信息已被收集以及日后数据使用规则,如果收集的信息可形成用户数据画像并指向可识别对象,可能构成非法收集信息行为。”
来自上海安全协会张威也表示,现在对于社交网络的个人信息获取确实比较泛滥,利用人性的热点实现一些不道德的目的,很多人也因此上当受骗。
最近他们协会碰到比较多的问题:
这种危害广大网民了解较少,从而不太注意,防范意识比较差。一种是采集信息诈骗,类似这两天朋友圈“刷屏幕”的“星座性格测试”这样的形式。通过看似有意思的互动活动,采集用户的真实信息,这些真实信息会和手机的ip和串号进行绑定,再通过针对性的策划进行诈骗。
还有一种是假冒微信群或qq群对特定人群进行欺骗,最近上海的某家上市公司就碰到这种手法的社交欺诈,公司财务某日被拉进一个公司工作交流的微信群,群里都是“公司员工”(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注明:实际为骗子“马甲”),在讨论日常的工作,突然有个他老板头像的人在群里跟他说有个项目需要他马上打款169万,让他去操作,因为真实性很高,所以他立即向指定账户进行了操作,到最后才发现上当受骗了,因为那个群里除了他,其实其他人都是骗子,核心在于给他营造了一种场景。
微信朋友圈明令禁止测试类内容传播
早在2015年,微信团队发布了《微信公众平台关于禁止发布签类测试信息的公告》,明确指出微信公众平台及朋友圈出现毕业签、月份签等签类测试活动的信息属于违规行为,给用户带来骚扰,破坏朋友圈的体验。从2015年7月1日起,一旦发现微信公众帐号有发布签类测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发布新年签、大学测试、星座测试等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将视情节对违规公众号进行删除关注用户(粉丝)及封号处理。
违规示例:
然而此类违规测试类活动在朋友圈屡见不鲜,通过营销手段窃取用户信息,恶意营销、追求不正当的经济目的,损害着网民的切身利益。
隐私泄露无小事,
请提醒亲友注意!
信息泄露相关案例
“小红书”疑似信息泄露 用户被骗近3万
日前,“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www.100ec.cn/zt/315/)接到用户对“小红书”的投诉,称退款诈骗。
张女士于4月11日在小红书购买199元商品,订单号:49192101744945510。
5月7日接到电话称产品出现问题,支付宝退款。南方口音,然后通过亲密付、蚂蚁借呗,先后从中信、中国银行,余额宝等被骗走29456.04元。之后再拨打电话关机,支付宝客服答复是个人行为不予理睬。小红书客服无人接听,个人买卖记录如何被泄露。
接到该用户投诉后,我们第一时间将投诉案件移交该平台相关工作人员督办妥善处理,但截至发稿前,我们尚未收到来自被投诉平台的任何有关处理回复。
【“天天3·15”网络消费维权行动】
国
内最大第三方电商维权平台——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启动“天天3·15网络消费维权行动”(www.100ec.cn/zt/16fwpd
/),重点关注网络消费者维权集中的电商网购、O2O、微商、海淘、外卖、消费金融、P2P等领域。无论是您个人遇到网购、团购、金融消费欺诈,还是您企
业与互联网电商企业纠纷,均可通过投诉通道www.100ec.cn/zt/315/或关注官方微信“网购投诉平台(DSWQ315)”进行在线投诉,我
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受理、曝光。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获取电商主流新媒体资源)
拉至页面底部左下角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投诉在线递交页面
微信网购维权平台
【维权渠道】
(1)工商部门、当地消费者委员会:消费者投诉热线:12315(异地投诉需加拨区号);
(2)在线投诉通道:www.100ec.cn/zt/315/(提供如下信息::姓名、联系电话、邮箱、性别、投诉网站、涉及金额、投诉人所在地、订单号);
(3)微信公众账号:网购投诉平台(DSWQ315);
(4)新浪微博:电商维权顾问
【微信推荐】
(1)核心研究与服务领域专注于制造业、零售业、服务业、金融业互联网化的中国“互联网+”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微信号:i100EC)
(2)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宝宝”理财必备利器——“互联网金融时代”(微信号:hlwjrsd100)
【投稿】[email protected],0571-87756579
【合作】[email protected],15005813969(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