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大学同学群里,都在讨论一张表,就是下面这张,网传的985名校今年在江苏的录取分数线。
我也不知道这张表的数据是不是精准,但是现在名校录取分数线真是比我们当年高的太多太多。
就拿2023年的清华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来说,要达到694才行。
而我高考那年,清华的录取分数线才640多,现在足足高了50分左右!
最近在研究新高考最近几年的数据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现在的高考跟我们那时候有很大的不同。不仅分数线越来越高,考试模式也变化很大。
目前选科的模式主要就两种:“3+1+2”和“3+3”。
你发现了吗,无论是哪种新高考模式,
物理都占了“半壁江山”
,它的重要性会比别的选考科目更关键一些。
虽说科目选择面更多了,但是就大学录取的专业而言,专业对科目的要求是很挑剔的。
就是说每个专业都会有指定的选考科目!孩子只有参加这个科目考试,才有资格申请这个专业!
就拿复旦大学来说,他们最热门的
计算机、人工智能、电气、机械、材料、自动化这些专业,甚至像工商管理、财务管理这些偏文的专业,都指定必须要考物理才行。
不仅是复旦,别的名校都是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和科技相关的专业,都需要学物理才行。
我曾经看过一张表格,这是浙江今年招生专业的分析。
在1万5000多个专业里,
包含物理的组合最高有96.7%的专业可以选择:
……
而排除物理之后的选科组合里,最高也就只有
40%
的专业能选:
……
你看,是否选择物理,对孩子专业选择的影响太大了!
因此现在新高考的模式中,物理的地位无比的重要!
物理学起来挺难的,憨憨初中学物理的时候就曾经经历过阵痛期。
物理最难的地方在于,它不是死读书,而是
需要孩子能解释生活中发生的物理现象。
这点很重要,但恰恰是这点,很多孩子都组不好。
就比如说:
人站在高处同时丢一片树叶和一个乒乓球,哪个先落地?
孩子就得做个实验体验一下结果,然后用物理解释这种现象。
这个过程非常非常不容易,很多孩子都答不上来,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缺乏理论和生活的结合,只顾了学概念,没有从生活中、实验中去体验。
所以,想学好物理的前提就是——
让孩子亲自动手,通过实验来学习物理。
今天我会给大家推荐一个作业帮新出的物理实验套装,是最近测评下来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一款。
它里面不是那种一次性的“玩具”,而是一套1:1还原实验室的专业器材,通过做实验,孩子能真正学到物理知识、帮助初中学习和备考的。
你看,下面两道中考真题,用这套实验器材就能组装出一模一样的效果;
孩子可以亲自动手搞清楚题目里考察的知识点,弄明白知识掌握的问题出在哪。
每个实验还配了真人老师的讲解视频,手把手教孩子每一步该怎么操作,在家用起来也不难。
因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想学好物理,一定离不开实验!
这也是我想给孩子们推荐这套“实验盒子”最大的原因。
物理这门学科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
物理的概念、公式、定理全是基于实验而来的!
就拿
“凸透镜成像”
来说,
它是初中物理里非常重要的光学实验之一:
这块知识点很多,什么物距像距、虚像实像、变大变小、正立倒立,特别容易记混。
但如果孩子们可以一边动手调整距离,一边亲眼观察成像变化的过程,留在海里印象会深得多!
就比如这是“物近、像远、像变大”:
这样亲手操作、亲眼观察几次之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孩子脑海里就不是一行行干巴巴的文字定理,而是一段动态的影像,完全不用死记硬背就能掌握。
再比如电学实验里,
电流、电阻、电压
这块很难搞。
这三个概念本来就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的,孩子很难脑补得出来,可偏偏考试的时候还是必考内容。
比如问像下面这样,给孩子一个电路图,
然后问电流、电阻、电压是怎么互相影响的?
一个变了之后另外两个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短路了、断路了,仪表不读数了又是怎么回事等等等等。
而理解抽象概念和原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化抽象为具象。
所以如果孩子能像这样有条件随时随地动手拆装电路:
直观感受那些组件是怎么工作的,甚至自己尝试排除电路里的问题;
那些抽象的概念也就没那么难理解了,考试的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电路图都是小菜一碟;理解和记忆相关的公式原理也会很轻松。
就比如研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绕不过的欧姆定律:
电流=电压÷电阻
如果想让理解透什么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就让孩子直接上手调滑动变阻器,一边改变电阻的大小,一边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孩子们在学校和家里能动手操作的机会太少了,大多是远远地看老师在演示,甚至看视频、看图片就完事。
亲自动手做实验最大的帮助,就是让孩子们能把教材里、课堂上难理解的内容彻底搞清、搞透。
而孩子做实验的过程,不止是帮助他们理解物理知识的过程,
更是
训练动手能力
,
培养物理思维
的过程。
动手能力、物理思维这几年正在变成物理考试的核心。
就拿北京的中考物理来说。
自从之前9月份北京公布中考改革之后,未来物理的实验操作分就要计入中考成绩了。
也就是说物理
不仅考笔试
,
还要
考动手能力
。
另外,这几年的笔试卷面上也很注重考察孩子跳出课本,进行
科学探究
的能力。
我简单做了个统计,2023年北京的中考真题里,整张试卷里这类考验物理思维的实验探究题足足有40多分,占总分的一半还多!
比如下面的第18题的第2小问,
直接考查孩子根据实验过程
提出问题
的能力:
再比如第21题这一道,问孩子在做实验的时候需要控制哪些变量,最后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考察的是
实验设计
的能力:
还有第22题,让孩子分析现有的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这考查的,是孩子
分析论证
的能力。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到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最后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这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流程,也是一切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基本思维。
这也是我为什么想给孩子们找一套方便在家用的物理实验器材。
因为实验操作、流程的把握,动手能力的训练,物理思维的提升,单靠“纸上谈兵”和学校里为数不多的实操远远不够,需要孩子在实践里才能慢慢加深。
憨憨小时候我也时不时地带着他做各种物理小实验。
就比如他学到密度,我就带他做了下面这个让水柱颜色分层的实验:
学物质固态、气态转化的时候,我们用干冰在家做过一个超大的泡泡:
学电磁作用,我就跟娃一起做电磁圈,一起观察电磁场是怎么让线圈在没有马达的情况下自动转动的。
不过我带儿子在家里做的这些,从设计实验到找材料、做实验,都挺麻烦的;
而且过程也不太讲究严谨,只能观察一些比较有意思物理现象。
如果想还原教材和考试里面的那些实验,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就一直想找一套能和教材对应的、更专业的物理实验仪器给孩子用。
而我体验了好几款类似的产品,最后作业帮的这套物理实验盒子最合我心意。
因为它完全和孩子
课内学习对应
,还能
覆盖中考必考
的实验题型。
初中物理一共五大板块:声、光、热、力、电。
我找的这套实验盒子又分了四个主题小套装:
把初中物理的五大板块内容都涵盖在内了。
而在物理教材里,每个知识点都是有物理实验与之对应的,其中最核心的实验就是下面这些,课标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
而我找的这套实验盒子一共包含了
203 件
实验器材
,非常齐全;
孩子至少能完成
90个
不同的物理实验
!
不仅包含了物理课标要求的25个“必做实验”,
还有65个根据课标设计的拓展实验:
而且它
和教材的学习
顺序
也是
完全同步
的。
你看,下面图片里,左边是实验盒子的一部分实验目录,右边是课标要求的一部分必会实验,它能做到一一对应:
因此不论孩子是正在学习对应的物理知识,还是想提前自学、课后复习巩固,这套实验盒子都会很有帮助!
孩子可以在家通过自己动手实操,把课堂上学的知识点通过实验的方式模拟出来,通过观察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知识点的认知。
更难得的是,
这套实验盒子还配了
详细的实验操作指导
,大大降低孩子在家使用的难度。
你看,它每个板块都有一本实验操作手册:
需要准备哪些器材、有几个实验步骤,需要分析论证的关键知识点是什么都在里面写明了:
看到手册里实验右边的二维码了吗?
那是给每个实验配的操作指导视频,扫码就能看到名校真人老师手把手教孩子怎么规范地完成实验,孩子看视频一步一步跟着老师就行,完全不费妈。
下面我放两个视频给你们试看,不仅老师资历过硬,讲的也很不错:
我中意这套实验盒子也不仅因为它实验器材和配套资源齐全,能有针对性地帮助物理学习;
还因为它对孩子
备战中考
很有帮助。
对于目前的物理考试来说,笔试卷面还是大头中的大头,所以孩子光动手做过实验还不够,需要落实到题目里,看看知识掌握得到底怎么样。
所以你看,这套实验盒子配套的纸质材料里除了实验操作手册,还有厚厚的四本,封面写了“实验必刷题”这五个大字:
这里面是围绕盒子能完成的90个实验,整理收录的
400多道
近几年的
中考实验真题
:
每道题目也配了讲解视频,做完题之后扫旁边的二维码就能及时答疑解惑。
一共
496 道
实验必刷题,
1078 分钟
习题讲解视频。
帮孩子梳理解题思路,总结答题技巧,把通过实验学到的知识和考试题目紧紧结合,是妥妥备战中考的提分神器了!
而我看好这套物理实验盒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足够专业。
作业帮是目前咱们国内数一数二的K12在线教育平台。
他们开发了很多款教育产品,就比如下面这个 “拍照答疑”,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基本都用过,特别受欢迎!
据我了解,它背后有一个超过10亿的大数据题库,这个庞大的题库覆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各个学段,所以孩子们可以通过搜索快速找到题目的详细解析。
而它之所以能做得这么火热,除了强大的智能技术辅助,更是靠它们强大的教研实力做支撑。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教研实力足够强,足够专业,才能发现孩子们物理学习中真正的痛点、难点,
用指导手册和实验真题配合实验器材,组合成这么完备的实验套装,设计成实验讲解、实验操作、实验应用这样完善的学习闭环。
前面给大家介绍过实验盒子配套的讲解视频;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那些讲解视频都是由
中科院、北大、UCL、北师硕士团队领衔录制
的。
90个实验操作视频,足足300+分钟,老师们会亲自出镜演示每个实验步骤,给孩子讲解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
相当于有专业的老师在家手把手教孩子做实验,这是那些“玩具”性质的实验套装非常难做到的。
作业帮的这个物理实验盒子全套包含共 203 个实验器材,每个实验道具都设计得非常专业,安全耐用,而且可以重复使用。
它的品质是直接
对标中学实验室
的,基本可以做到
1:1还原
。
你看,这些器材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装饰,而是用最朴素的方式成为孩子高效把握知识的学习工具:
而且安全性也有保障。
下面是它的安全检测证书,可以放心给娃用!
另外,这套实验盒子不仅能覆盖初中物理、助力中考,各省市各种版本教材都适用;
它对于幼小阶段的孩子做物理启蒙、科学探究也很实用,一套从小用到大也没问题。
关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体该怎么用,我的建议是这样:
幼小阶段只动手,小升初后段先动手,再刷题
幼小阶段的娃家长需要陪同实验操作。
主要做下面的声、热盒子里的趣味实验,还有简单的力学实验。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独自学习了。
可以先做趣味实验,然后按照声-光-力-热-电学的顺序,跟着视频尝试完成里面的实验操作。
另外,这里面还有很多实验是可以
对标小学科学
的,各地的教材版本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