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亲,父子、夫妇、兄弟而已。这三种至亲关系,历来被视为人伦之中最重要的关系,其中,尤以父子、兄弟关系,因血缘纽带的联结,在传统中国,更是受到特别的重视。
兄弟姐妹,同根而生,一源而出,分形连气,手足情深,理应互相友爱,彼此善待。“兄弟怡怡”,才能使双亲和悦,才能慰藉父母之心。否则,兄弟之间薄情寡恩、形同陌路,甚至互为仇敌,父母是最为伤心的。如此一来,孝顺也就无从谈起了。
孔子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即“悌”,指的是敬爱兄长,又泛指兄弟之间的友爱。《论语》曰:“孝悌为仁之本”,孝悌并言,大有深意。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兄友弟恭,将其看作调节兄弟关系的伦理规范。友,是兄弟之间的一种道德观念,最根本的特征是兄对弟的逊让、爱护。明代徐祯稷在《耻言》中说:“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故顺,孝之实也;让,友之本也。”当哥哥姐姐的对弟弟妹妹谦让、友爱,做弟弟妹妹的对哥哥姐姐恭敬、顺从,兄弟姊妹和睦相处,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自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间,此之谓“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诗经》云:“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至亲,一体而分。如果对自己的兄弟都不能友爱,何况他人呢?相比于君臣、父子、夫妇、朋友关系而言,唯有兄弟自小“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至背驼发白,终生相依,这是难得的世间人伦。
古人有诗曰:“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兄弟?”兄弟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重要的是各安贫富,和睦相处,即使偶有争执,也当以宽容之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假如彼此指责,而伤手足之情,恐怕是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
关于“兄弟睦”这个道理,历史上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最为大家所熟知的,莫过于“孔融让梨”和“鞭打芦花”。像这样友爱兄弟的事例,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何止万千!
西汉时期有个著名贤士卜式。父母去世后,兄弟两人分家,卜式把家中的财产都让给了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头羊。十几年过去了,卜式的羊群繁殖到了上千头,他购田置地,建造房屋,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家。这时,他的弟弟却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了,于是卜式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财产分了一半给弟弟。卜式的行为感动了弟弟和所有的人,大家都说他是个重亲情、不爱财的君子。如果他们的父母亲泉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的。
被誉为清王朝“中兴第一名臣”的曾国藩,视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对兄弟子侄的教育极为注重“孝友”二字。他常常在家信中征询父母和兄弟们的意见,来改正自己不孝的过失。比如他曾责备自己:“我教弟千言而弟不听,父亲教弟数言而弟遽惶恐改悟,这不是弟弟的过错,而是因为我不能友爱,没有修养自己的德行好好引导他们啊。”到了晚年,曾国藩回顾往昔,自感半生戎马倥偬,虽赢得功名,却多负家人,“生平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抱愧尤深”,因而敦劝儿子在各叔祖、叔父面前要多尽爱敬之心,“常存休戚一体之念,无怀彼此歧视之见”。一直到他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嘱咐儿子:“我身殁之后,尔等视两叔如父,视叔母如母,视堂兄弟如手足。凡事皆从省啬,独待诸叔之家,则处处从厚,待堂兄弟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期于彼此有成,为第一义。”曾国藩临终时的肺腑之言,可谓用心良苦。
当然,因争夺继承权、地位、财产,兄弟之间刀棍互殴、相互残杀的情形常有发生。最典型者,莫过于三国时“七步诗”的故事。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心胸狭窄的曹丕忌惮弟弟曹植的才华,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但因找不到合适的罪名来处罚他,所以就想出了逼迫曹植“七步成诗”的办法。“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七步诗》,无疑是一篇向兄长曹丕的控诉书,也成为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伤痛写照。
有一首劝兄弟和睦的诗这样写道:“紫荆枝下还家日,花萼楼中合被时,同气从来兄与弟,千秋羞咏《豆萁诗》。”兄弟之间珍惜骨肉深情,兄弟同心,父母才能欢悦,家庭才能祥和。
315辨真假 古人六句话 教你看清真心假意丨原创
深思:从陆游与唐婉的悲情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丨♪ 原创
孩子的教养,是一生拼搏的事业
节选自《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孝德诠解》,中国方正出版社授权发布,版权归出版社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