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最敢说真话的中国经济原创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凤凰网财经  ·  暴涨3000%,卖爆了! ·  22 小时前  
央视财经  ·  普京签署命令!免职→ ·  昨天  
第一财经  ·  特斯拉,放大招! ·  2 天前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  4 天前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哪吒2》杀疯了!有望破影史纪录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2017中国经济弃守!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2-26 21:05

正文

关注最敢说 真话 的经济 原创 干货



伪砖家简介

某基金合伙人,混过名校,厮杀于股市和宏观对冲市场数年。 如今专家甚多,高谈阔论,自觉不如遂取“伪砖”名号,经济本该理性,奈何阴谋论四起,骂娘声不绝,甚觉无聊说点实话以道“中国经济真相”。伪砖家胡乱之言,以贻志同道合者。


时代已变。

唯GDP论早已过时。

我们不需要房地产推动的GDP,

更不需要廉价劳动力推动的GDP。

如果稳增长带来太多风险,

那GDP就是个屁!



中国经济进入下半场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30多年GDP保持着9.7%的超高速增长。

这一伟大成果建立在急剧的城镇化过程和快速释放的人口红利之上。双重利好的叠加效应,使中国用 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大多数国家一百年、甚至几百年需要走的路。

与此同时,中国又恰恰赶上发达国家中低端制造业的转移,东部沿海城市作为主要的制造业承接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纷纷吸引农村劳动力进程务工。低廉的生产要素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而人的快速聚集又推动了以房地产为首的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

三者相辅相成,促成中国经济完成了一次跨越式的腾飞,呈现出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辉煌局面。

但从2013年开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下半场。 如果不是2009年四万亿计划的刺激,经济下半场可能会来得更早一些。

2014年,统计局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13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6-60岁)为9.19亿,比2012年下降240万,占总人口比例为67.6%。与此相对应的是老龄人口比例的上升,由2012年的9.4%上升至9.7%。

2013年是中国人口红利从上升到下降的拐点,优势正在向劣势演变。同时伴随着快速的老龄化,城镇化推进的成本越来越高。 中国面临着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

由于长期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企业研发创新的动力不足。现在人口红利逐渐衰减,人力成本的上升,高房价与高地价的循环带动效应加大了实体制造成本, 所有这一切都在让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丧失竞争力。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注定要比其他国家来的更加惨烈一些。


内外环境都到了转折点

中国的宏观政策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

从内部看,2013年起初,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但 国务院高层反复在不同的场合表述绝不会像上届那样搞刺激的思路 ,一定会注重长远。 这个思路一直搞到2013年6月份的钱荒就基本破产了。

然后,宽松慢慢出笼。新华社先是争论了一些绕口的概念,如微刺激是不是刺激等等,连发多篇文章。后来,这些讨论也没有了。因为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于是真正的宽松来了, 双降,双降,再双降,一年搞了五次!

搞得太多了之后,遇到了汇率改革,不敢乱来了,尤其不敢用降准降息这种手段,必须要保汇率。于是各种其他的方法层次不穷,地方融资也放松了许多。

货币市场和国债收益率一降再降, 债券市场牛气冲天 。虽然人们一直在提醒,债券市场原来那么多胡乱加杠杆、那么多严重的期限错配,但没有人管。他们知道,宽松不止,债券牛市不止。

这次国海证券的事让人们看到了真实的风险原来那么近、那么近。 央妈惯坏的孩子,一直在疯狂地和央妈对赌啊。 再加上国内在去产能的上游行业价格暴涨的推动下,PPI狂跳不止,通胀上升预期强烈。

从外部环境来看,本来以为特朗普上台美国加息都存疑,可结果竟然完全相反,美元迅速走强,不仅加息了,而且明年美元加息预期继续升温。

更为可怕的是中美十年期利差的空间越来越小,美元再加息,人民币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提前防范。于是,央行的盛松成年底突然喊了一嗓子,加息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吓坏了市场。

内外部的环境都意味着,央行的宽松难以为继了,到了转折点拐点。 这才有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稳健中性”的表述。这四个字含义丰富。



2017弃守GDP

6.5%成为中国经济增速目标的铁底。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要服务长远的战略目标 ,当下最大的长远目标就是“两个一百年”,第一个一百年就是建党100周年左右,2020年GDP要比2010年翻番。

而要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翻番目标,稳定6.5%的增速就是底线。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对中国近年增速始终抱有信心,因为无论怎么样,中央总会想方设法稳增长。

2016年也证明了这种状况,通过房地产等各种稳增长措施,即使民间投资一度跌到单月负增长,经济还是强有力地钉在6.5%这个位置。

但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说了,这个目标可以不守。如果实现中国经济预期的增速目标会带来过多风险,那么6.5%不必成为稳增长的底线。2017年政府高层人事变动后,将借此对经济政策作出重新定位,降低信贷增长。加息将抑制家庭支出和商业投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公司将首当其冲。

这是非同小可的消息。中国宏观政策正在发生重大转向,首次弃守GDP。这意味着, 稳增长不再放在第一位,去杠杆、防控风险可能会放在第一位。 政策目标不再是诸如扩大或适度扩大总需求,而是要更加坚定地去杠杆,去泡沫。2017整个宏观经济要变天了。

伪砖家很高兴看到, 政府终于幡然醒悟,终于不再舍本逐末,终于不再为了政绩残酷的牺牲一代人的幸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凤凰网财经  ·  暴涨3000%,卖爆了!
22 小时前
央视财经  ·  普京签署命令!免职→
昨天
第一财经  ·  特斯拉,放大招!
2 天前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4 天前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4 天前
第一财经  ·  《哪吒2》杀疯了!有望破影史纪录
5 天前
肌肉男训练营  ·  高级私教的独家卧推教程,练完超级爽!
8 年前
人间theLivings  ·  边境线上的生死抢运
7 年前
来自星星  ·  4月18日十二星座运势分析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