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1192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总说明朝的火器进入清朝后大倒退了,那么明朝的红衣大炮又何而来,威力又如何呢?
答:
红衣大炮,原名“红夷大炮”,因为炮身上常常覆盖红布,因此得名为“红衣大炮”,能够获得盖红布的待遇,本身也说明了这种火炮的强大特点:这是一种英国荷兰等欧洲顶级强国专用的前膛加农重炮,射程威力十分惊人,
堪称整个十七世纪,全世界杀伤力最为强大的攻坚武器!
这种武器有多厉害?通常长三米,口径达到一百一十毫米以上,寻常的红衣大炮的吨位,都在两吨左右。而在明末中国大规模引进后,更是开发出各种加强版,最为强悍的红衣大炮,吨位高达四五吨,杀伤力更毫不含糊:
射程最高可以达到十公里,发射27斤以上的重磅炮弹,常见坚实的城墙几下被砸的轰然倒塌。
其战场杀伤效果,远远领先明军之前“大将军炮”等传统火器!
这样强大的西方火炮,莫说是之前明朝没有,就是长期与明朝打交道的葡萄牙也极少有。但对于这款火炮的威力,明朝却是神往已久,
万历末期东南沿海明军在与荷兰殖民者的冲突中,就曾体会过这款火器的厉害!
萨尔浒战役明军惨败后,明朝福建籍官员黄克瓒,也曾自己招募工匠,意图仿制这款火炮,当时的名字叫“吕宋大铜炮”。可有样学样仿制出来的火炮,拉到辽东战场上,却是一开火就炸膛,只能草草收场!
而面对越发严重的战场危机,既然仿造不成,明朝也就咬了牙:买!
而机遇也在此时垂青了明朝,一艘英国战舰在澳门海域沉没,上面正载着明朝需要的红衣大炮,于是以徐光启为首的明朝官员们,主动和澳门葡萄牙当局接洽,以三万四千两白银的代价,弄到了三十门原装真炮,然后经过各级部门层层扒皮,终于有十门炮运到了前线,
然后在著名的宁远战役里,将努尔哈赤杀的大败而回!
这件事情,也成了中国古代军工史上的重要一刻,不是因为那场传说中击毙了努尔哈赤的宁远之战,
而是这款强大的外国武器,从此终于进入了大明军工的研发体系!
说到这个话题,就要给明朝军工生产正个名:好些膜拜西方的历史粉,经常拿着红衣大炮的杀伤力说事,张口就嘲笑明朝火器水平。难道明朝真的没有这个技术能力?事实是,这就是个研发侧重点的问题:明朝建国后,面对的主要对手,是草原的游牧骑兵,因此火器的研发重点,也主要集中在一类轻便且有覆盖杀伤力的火器。包括原本在欧洲属于重炮的弗朗机,也被明朝开发出了轻型款。所以,
当明朝获得了红衣大炮,并发挥自身研发和生产优势后,明朝版的红衣大炮,很快就后来居上。
到了崇祯年间时,明朝设立在登莱的火器基地,不但已经完美破解了红衣大炮的制造方法,甚至还开发出了升级款:独特的钢管冷却技术铸造工艺,远远领先于同时期的西方,欧洲原版的两吨红衣大炮,更被明朝开发出了巨型版,生产效率和杀伤力都突飞猛进。然而可悲的是,一场登莱兵变,
由于明王朝的短视,导致负责红衣大炮生产的登莱军投奔了辽东后金,先进的红衣大炮技术,直接给未来清朝做嫁衣
——清军入关时,凭着强大的红衣大炮,多次打赢了关键战役!
一个国家的军工研发固然重要,但倘若这个王朝,整个发展眼光已经瞎掉,再好的装备,也是给别人做嫁衣裳!
好
物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我们爱历史》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