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硕博一线
最新热点资讯,重磅学术进展,免费干货神器,趣味深度好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硕博一线

Nat Nanotechnol丨中国科学院王海等团队合作揭示了金属离子螯合L-苯丙氨酸纳米结构在激活免疫应答中的潜在作用

硕博一线  · 公众号  ·  · 2024-08-28 23: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者按

在接受 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癌症免疫疗法(如程序性死亡-1 (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的患者中,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强烈影响应答率。

2024年8月26日, 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中心 王海、聂广军、重庆医科大学Ran Haitao 共同通讯在 Nature Nanotechnology (IF=38) 在线发表题为 Metal-ion-chelating phenylalanine nanostructures reverse immune dysfunction and sensitize breast tumour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 证明了金属离子螯合L-苯丙氨酸纳米结构与短期饥饿(STS)协同作用,重塑乳房和结直肠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

这些纳米结构调节树突状细胞的电生理行为,并通过NLRP3炎性体和钙介导的核因子-κB途径激活它们。STS通过氨基酸转运体促进纳米结构的细胞摄取,并在树突状细胞成熟和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 这项研究证明了金属离子螯合L-苯丙氨酸纳米结构在激活免疫应答中的潜在作用,以及STS治疗在改善纳米材料介导的癌症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的癌症免疫疗法在多种癌症患者中显示出有希望的临床疗效。然而,临床观察表明,只有一小部分患者从ICB免疫治疗中获得持久的临床益处。介导免疫耐受的机制可能是由于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的建立,该环境限制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的浸润和消耗,包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s)和调节性T细胞(Tregs)。 因此,逆转免疫抑制屏障已被广泛研究,以提高ICB免疫治疗的疗效,特别是在治疗实体瘤方面。
尽管肿瘤和淋巴器官内的 DCs 数量较少,但研究表明 DCs 的成熟对于肿瘤特异性免疫的激活至关重要。为了诱导成熟树突细胞触发初始免疫反应,近几十年来发现了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和危险相关分子模式(danger-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 。除了这些危险信号外,还有DC功能,包括成熟,细胞因子产生和 迁移,也受到电生理反应的调节。 DC具有多种功能离子通道,可流入或流出金属离子。重要的是,DC中细胞质K + 和Ca 2+ 的浓度与DC成熟密切相关。
金属离子螯合L-Phe纳米结构活化DC的示意图(图源自 Nature Nanotechnology
该研究描述了一种利用金属离子螯合L-苯丙氨酸(L-Phe)纳米结构来调节DC的电生理行为以增强ICB免疫治疗的策略。镁离子(Mg 2+ )、亚铁离子(Fe 2+ )和锌离子(Zn 2+ )分别与L-苯丙氨酸结合形成纳米球(Ph-Mg)、纳米针(Ph-Fe)和纳米片(Ph-Zn)。这些纳米结构不稳定,在溶酶体的酸性环境中会分解。 模拟结果表明,金属离子螯合l-Phe二聚体是最稳定的构象,可以打开钾离子通道Kv1.3。
伴随K + 外排,去极化诱导的Ca 2+ 内流进入DC激活钙调素(CaM)调控的核因子-κB (NF-κB)通路,促进DC成熟并触发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 此外,DC中纳米结构的摄取可能会诱导组织蛋白酶B的释放,组织蛋白酶B与K + 外排一起激活炎症小体通路,促进DC成熟。尤其是营养不良限制,DCs的成熟进一步加强。 该研究表明,用金属离子螯合纳米结构触发DC成熟可能有利于基于程序性死亡-1 (PD1)或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的免疫治疗。


参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4-01758-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