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孔庆勋
孔庆勋:90后,连续创业者,新媒体从业者,自由投资者。我写互联网、创业、投资、营销,也写随笔与故事。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孔庆勋

来到名牌大学的你,会选择平庸吗?

孔庆勋  · 公众号  ·  · 2017-05-14 21:37

正文

最近一个月各种事情堆在一起,没什么时间写公众号,贴上很早之前的一个知乎回答,和各位分享。

先交代一下这个回答的大背景:提问的题主就读于某985,本来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而后却发现身边的同学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缺少名校气质,没读过什么书,没去过什么地方,对自己的定位也非常低,共同语言更是寥寥无几……于是她提问:

为什么在名牌大学却觉得身边人大多自认为平庸?


而在我看来,这些也许没错,是事实。这并不代表你所在的学校不优秀,事实上,在国内几乎所有的名校里,都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

因为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中,能考入名校,并不需要读很多书,去过很多地方,更不必对自己有很高的定位。你只需要有正常的智商,及格的学习条件,以及每天早8晚12坚持刷题。

假如你很幸运,你出生在北京,你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再加上先天智力和后天努力,能够在保持优秀成绩的同时,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追求。

而有些人,却没有那么多资源。

他们或是智力不足,或是家庭条件有限,或是出生在高考大省。换句话说,如果世界是一盘游戏,他们天生的属性点就比你少30%甚至更多。

当你可以游刃有余地分配你的属性点时,他们却显得捉襟见肘。其中的有些人,把属性点点到了游戏上,于是学业荒废;另一些人将属性点用于努力学习,于是他们保持着自己优秀的成绩。

机缘巧合让你与后一部分人相遇在同一所大学。

然而能相遇在同一所大学,只代表有着同一水平的成绩——却不代表相同的整体水平。

当你已经走过几个国家时,他们甚至是第一次出省读书; 当你每天阅读WSJ和NYTimes时,他们的视野却仅仅局限于五三高考; 当你的追求是为官从政、造福百姓抑或投身科研、摘取诺奖时,他们却在想着大学毕业找个每月6000元的工作,改变家庭的命运。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秀之处,可能你身边看似平凡的舍友,写的一手好字,打的一手好篮球,但是即便他们身上没有能让你看见的长处,这也不是你的错,更不是他们的错——你们原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只是被以一种公平却未必合理的方式划进了同一片校园。

记得知乎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

有哪些尴尬的人生阶段?

一位知友的答案是:当你觉得你应该在A阶层,实际上却不如A阶层的时候。

如果没猜错,很多人都处在这个阶段:你觉得自己已经超出了身边的大多数人,相比清华北大的同学未必逊色,但是在大多数外人看来,你可能依旧只是“不过尔尔”。

不必纠结,很多人都徘徊在这个阶段。 我一个好兄弟,天资聪颖,可惜天赋点乱点,最后只进入了一个普通学校。 有一次,他和我说:“身边那帮人都太low了,说啥说不明白。” 我100%相信,因为他在很多方面的确可以碾压很多985的学生。于是,我跟他说了这句话:别让学校成为你的镣铐。

须知,毕业于哪所学校,只是一个标签而已。即便是用人单位,也只会将毕业的学校作为一个划分人才层次的高效率手段。至于你最后能走多远,全靠自己。至少,我认识很多专科、三本毕业的人,已经在创业方面超越了几乎所有的同龄985毕业生。

不想说太多大道理,只想说,如果你感觉到身边人很平庸,这只证明,到了你该去超越这个标签的时候了。 想想你的理想,如何向前走,才能更接近一点。

至于身边那些在你看来的平庸者,又与你何干呢?他们只是按照某个标准和你划分到一起的人。

你想要的是成功,而他们甚至没有失败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