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成长树
每天读点有用、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面对学业,家长们总是一边心疼孩子,一边继续鞭策孩子努力学习。可是孩子如果基础知识弱,做题没思路,往往会造成孩子厌学的情绪。趁着寒假来临,家长不妨为孩子收藏这8个高效学习的诀窍!每天两个小时,让孩子利用好寒假时光高效学习,打好基础!
和孩子协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一到寒假,孩子很容易把学习抛在脑后。家长应当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有规律地巩固生活作息时间。比如每天坚持读一篇文章,练习一页书法,诵读一篇国学经典篇章,誊抄一篇好作文……这些都是对孩子有益处的。
家长监督孩子执行学习计划,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
必要的复习
一个学期过去,孩子的期末成绩往往能反映出他的基本水平。为了更好地迎接新学期,家长应当及时帮助孩子梳理学习漏洞,帮孩子把学习基础打扎实。不妨把原先还没做完的习题拿出来,鼓励孩子做完,每天一个小时即可,整个寒假下来,绝对会有进步。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学生在写作业时容易三心二意,磨磨蹭蹭。所以趁着寒假,家长可以用一些小技巧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在孩子面前读文章,让孩子挑出数字、颜色,写出来;比如让孩子参加画画的培训班,或者练习书法,围棋来磨炼性格,待孩子有了兴趣,自然就能提高注意力,慢慢把好习惯带到学业上。
提高作业质量
寒假期间做作业的要求是看清题,抄准题,理清思路,一次做对,认真检查。家长在检查作业后,发现错误,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哪儿错了,而应让孩子自己再仔细检查。
及时纠正错题
寒假也可以给孩子一个专用的“错题收集本”,鼓励孩子在做错题时将题目写进本子,然后按正确的方法重做一遍后,分析错误原因。以后反复看,就能避开做错题的思维失误。
做好读书笔记和摘要
当孩子培养了每天读一篇好文章的习惯时,不妨让他做好读书笔记和摘要。
☞记下书名、作者;
☞采摘生字、新词及佳句;
☞记录重要人物和主要内容;
☞在书上批注;
☞列提纲;
☞写读后感。
学会使用工具书
对于小学和初中生来说,最主要的是学会查字典。要有运用部首、音序等查字法迅速、准确地从字典中查出生字词的能力,还要有联系上下文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义项解释词语的能力。要具备这样能力,就必须要求学生勤查字典,并进而养成习惯。
掌握阅读步骤和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
☞学会阅读的一般步骤:
初读,了解全文大意,划生字、新词。运用工具书认字、释词,了解题目与内容的关系。
再读,带着“写的什么”和“怎样写的”两个问题熟读,读后分段写出段意。精读。抓住重点段落和重点词语细读,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学会读懂不同类型文章的方法:
家长指导孩子学习必须依各类文章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阅读。
比如,阅读写人的课文,先要弄清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接着抓住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掌握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的。
再如,阅读记事文,先弄清时、地、人、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次弄清事情详细经过和活动的重要场面;再次,总结“表现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铸就的,所以需要父母们多用点心,一起帮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生活!
亲爱的宝爸宝妈,我是小树妈妈,很高兴与你相遇。
最初做这个微信公众号,只是想专为3—12岁孩子的父母打造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与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懂育儿的宝爸宝妈相识相知,组建成了成长树的主创团队。如您所见,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成功了,有100万以上的父母给予了我们支持和信任。并且,每天都不断的有新朋友开始关注我们。在这里,我们要真诚的说一声谢谢。
小树妈精选出了最受朋友们欢迎的文章列表,以及我们分享给各位宝妈宝妈的免费资源。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直接获取。
1001.电视对孩子的伤害到底有多大?你想象不到!
1120.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这样管
1127.亲爱的,你的孩子跟谁睡?
1028.晚一年上学,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1033.小学生1-5年级好习惯养成要点一览表,总结的很好!
1036.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妈妈,不要错过这篇文章
1021.小学不抓紧,初中徒伤悲!1-6年级怎样“陪读”?
1131.我为什么不阻止孩子玩手机看电视?
1146做“零吼叫妈妈“一年来 ,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1154.生二胎,你还得过道坎
1157.孩子的那些“痛”,当妈的知道多少?
1160.越吼孩子越差劲!这样管他才有效
1169.培养要趁早,孩子到十八岁时必须拥有这八种能力
1170.晚上三小时,陪伴孩子的最实用方案!
1172.你的言行影响孩子一生,高情商的父母这样说话
1174.孩子智商和情商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母亲
1175.为什么老二比老大精?
1178.为什么我坚决不给儿子报学前班
1185.不发怒的孩子,更容易长成脾气暴躁的大人
1193.妈妈,我是从哪来的啊?看看这位家长的机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