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科普丛书:血液肿瘤
作者: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1.
试验药物简介
嵌合抗原受体T淋巴细胞(CAR-T)疗法为一种经基因工程改造的
T
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能特异的靶向肿瘤细胞,具有强大的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
本试验的适应症是
儿童复发
/
难治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为
CD19
等阳性。
本次临床研究负责
CAR-T
细胞制备的钟晓松教授师从
CAR-T
的发明者纪念斯隆
-
凯特琳肿瘤研究中心
Dr. Michel Sadelain
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Dr. Steven ARosenberg
,于
2003
年研制出第三代
CAR-T
,并亲自参与
CD19 CAR-T
的设计与临床研究。
自
2018
年
7
月起,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
世纪坛院开始招募“
CAR-T
细胞治疗儿童复发
/
难治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受试者。本项临床研究仅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开展,临床研究方案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及临床研究管理委员会批准。
2.
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评价
CAR-T
的安全性。
次要目的:评价
CAR-T
的抗肿瘤疗效。
3.
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
期
随机化:
非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单中心
试验人数:
30
例
4.
入选标准
1
)确诊为复发
/
难治
CD19
(
+
)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既往曾接受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复发或持续不缓解;
2
)年龄≥
24
个月且≤
18
岁,预计生存期超过
3
个月;
3
)与末次化疗间隔至少
30
天,且血常规符合血红蛋白(
Hb
)≥
70g/L
、中性粒细胞计数(
ANC
)≥
1.5
×
10
9
/L
、血小板(
PLT
)≥
80
×
10
9
/L
,
1
周内未接受输血或使用刺激因子治疗;
4
)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异常;
5
)血清丙型肝炎抗体(抗
HCV
)、梅毒特异性抗体(抗
TPHA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
HIV
)抗体联合检测均为阴性;
6
)血
HBsAg
、
HBeAg
、
HBcAb
均为阴性;
7
)能够耐受静脉通路单核细胞采集。
5.
排除标准
1
)临床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
CNS
)功能障碍(包括但不限于非控制性癫痫发作、麻痹、失语、脑血管缺血
/
出血、严重脑损伤、痴呆、小脑疾病、共济失调和帕金森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或头颅核磁共振检查(
MRI
)发现颅内浸润病灶;
2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未临床治愈,或
5
年内有肿瘤复发证据;
3
)真菌、细菌、病毒等难以控制的活动性感染,疑似活动性或潜伏性结核病;
4
)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原发性免疫缺陷
/
骨髓衰竭综合征患者;
5
)筛选时合并
II-IV
级(
Glucksberg
)或
B-D
(
IBMTR
)急性或广泛性慢性
GVHD
;
6
)过去
6
个月内出现以下任何一种心血管疾病:纽约心脏协会(
NYHA
)定义的
III
级或
IV
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术、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疾病等;
7
)既往治疗:入组前
30
天内曾接受化疗药物治疗者;
3
个月内曾使用任何单克隆抗体者;
6
个月内使用阿仑单抗治疗,或在机采前
3
个月内使用氯法拉滨或克拉屈滨治疗;
8
)过敏体质,或已知对本试验中所包含的任何药物有效成分、辅料或鼠源制品、异种蛋白过敏者;
9
)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在试验和
/
或随访阶段虽经父母等法定监护人辅助仍无法依从者;
10
)入组前
1
月内曾接种(减毒)活病毒疫苗者;
11
)多次放化疗后,外周血单核细胞经体外刺激难以扩增出满足治疗需要的
T
细胞,或无法耐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者;
12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13
)双表型或双克隆急性白血病患者。
6.
研究费用
1)血液采集、T细胞分离、CAR-T细胞制备、CAR-T细胞输注前预处理所用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氟达拉滨)、CAR-T细胞输注后28天内的相关检查及住院等费用由研究者承担。
2)CAR-T细胞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风险事件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所引起的发热等症状,其相关治疗用药(包括托珠单抗在内)均由研究者承担。
3)CAR-T细胞治疗第28天和第63天,您将进行的血常规、血生化、多细胞因子检测、骨髓涂片及免疫残留检测等实验室检查、PET-CT的检查费用由研究者承担,其它随访时间点送至临床基因与细胞中心的外周血检测费用由研究者承担。
4)参与研究期间,如果您出现经研究者及临床专家确认的、与CAR-T细胞输注无关的病情变化,难以继续本临床研究,您将退出本研究,医生会为您提供替代治疗方案,后续治疗费用由您个人承担。
7 .
医院和研究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