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盛和塾
【稻盛和夫经营研究中心】 盛和塾是企业家学习、亲身实践“稻盛经营学”的学习平台,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解决经营难题和困惑。2019年稻盛和夫解散全球盛和塾,仅保留中国盛和塾,欢迎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HR派  ·  给外卖员交社保,困境不止一个 ·  14 小时前  
麒麟出海  ·  万亿市场开放!Wayfair首届亚太峰会来袭 ... ·  14 小时前  
雨果网  ·  亚马逊重大调整!FBA分仓政策新规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网易:高级产品运营(音乐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盛和塾

稻盛和夫:区分人生明暗的是心态

盛和塾  · 公众号  ·  · 2024-07-11 05:00

正文


每日听稻

人当下越是痛苦就越会发牢骚,鸣不平。但是,这种牢骚和不平,其结果都会返回到自己身上,使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 ——稻盛和夫#盛和塾


本文字数:3938字 | 预计阅读:12分钟
音频播放结束后将自动循环播放,可重复收听

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
都不能忘记感谢之心

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不要发牢骚、鸣不平。

对活着,不!对让自己活着,时时地、由衷地表示感谢,这样来培育一颗能够感受到幸福的心,就能把人生变得丰富、润泽和圆满。


自从27岁朋友帮我创办公司时起,我心里就抱有了强烈的“感谢”之情。我没有经营经验,一无所有。

但为了帮助我成立公司,有人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产,我必须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就是从这一个心念出发,我拼命工作。在这过程中,感谢之情又不断地从心底涌出。



幸运的是,创业不久经营就走上了正轨,偿还借款已不成问题,当然经济上还算不上充裕。

那时候,整天工作,四处奔走,有时为了处理客户投诉而焦头烂额,真是日夜兼程,努力再努力。


但即使这样,对同我一起打拼的员工、给我们订单的客户、满足我们苛刻要求的供应商,以及周围其他相关人士,我都片刻不忘感谢之心。

甚至对于客户每年提出的苛刻降价要求,我照样感谢,因为“这是对京瓷的锻炼”。


对于自己身处的环境,可以采取两种态度。一种是负面消极:卑怯或者憎恨。另一种是正面积极,把客户提出的苛刻要求看作提升自己的机会。因为选择的态度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


人当下越是痛苦就越会发牢骚,鸣不平。但是,这种牢骚和不平,其结果都会返回到自己身上,使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

所以我认为,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都不能忘记感谢之心。

*摘自 《思维方式》 曹寓刚 译、曹岫云 审校  东方出版社出版

在艰苦条件下毫不抱怨
而是坚信“天无绝人之路”

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的“好生意”和“好工作”,每个人对自己的事业都存在不满,企业家亦是如此。

不少企业家都认为自己的生意稀松平常、难有起色,但事实并非如此。

常言道“事在人为”,只要方法得当,看似难有起色的生意也能做得风生水起。


就像前面提到的京瓷物流部门一样,只要找对方法,看似稀松平常的业务照样能够创造可观的利润。


所以说,人的因素是关键。


在我看来,10%左右的税前利润率是底线,假如达不到这个水平,那么就算不上生意。


一些企业的税前利润率之所以低于10%,是因为企业家自己缺乏信心。如果一心念想“无论如何都要实现10%的税前利润率”,则势必能够实现愿望。

请各位想一想,尤其是实体制造业,大家起早贪黑地拼命努力,倘若连10%的税前利润率都没有,那还能有奋斗热情吗?

所以说,企业家的当务之急是提升盈利能力,只有打好高收益的基础,让公司成长为骨干企业,才能谋求深度的多元化发展。

鉴于此,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务必努力奋斗,首先把自己的公司发展为骨干企业。但就像我刚才说的,这就如同攀登山峰一般,既路途艰险,又危机四伏。


此外,企业家还不应该一味地抱怨“没技术”“没资金”“没人才”等客观条件的局限。

纵观我提到的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无一不是门外汉,且都是在“要什么没什么”的艰苦条件下起家的;但他们毫不抱怨,而是坚信“天无绝人之路”,从而积极开朗地面对困难。

*摘自 《企业成长战略》 周征文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拼命努力
做得比客户要求的更好

为松下提供零部件或材料的中小企业组成了“松下共荣会”这一组织。在近畿一带的松下的贴牌加工企业经常聚集一堂。

在这个组织里大家牢骚不断,当大家一起举办宴会时,少不了要说松下的坏话。

“松下做生意不择手段,杀价毫不留情”;“做松下的贴牌加工企业,现在已快破产了”。明明是靠着松下的订单,自己才有饭吃,却不知感恩,反而抱怨不休。

抱怨对象是给了自己订单的松下。宴会结束时,还有人总结道:“各位,要是一直干松下的贴牌加工的活,公司迟早得倒闭。”


“总的来说,到今天为止,松下之所以兴旺发达,靠的就是剥削贴牌加工企业。”



很奇怪,越是这么说的人,越是只干松下一家的活。而反过来他们又牢骚满腹。我总觉得这样的人很不正常。听他们那么议论,我不予认同。

做贴牌加工没有关系,当佣人也没有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拼命努力,做得比客户要求的更好,我不抱有怨恨情绪。


后来,我到海外去做生意。


去海外做生意是有原因的。在日本,当我去日立、东芝、三菱这些大公司推销产品时,屡屡遭到拒绝,总是吃闭门羹。

一是因为这些大企业都有系列的零部件供应商。二是因为大企业是精英集团,它们一流的研究所、一流的技术人员,不会把京瓷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放在眼里。

在它们研发的最新的电子产品中,如果要用京瓷的零部件,它们觉得不放心,无法信任。

松下因为一开始就同我们交往,我们做出了实绩,所以才使用我们的产品。其他大企业都不肯用我们的产品。

好像是讲究门第,讲究信用。必须出身名门,或者有大资本做背景,否则,在日本社会中就没有人理睬你,我感觉到了这种悲哀。

所以我就想去自由的海外一展身手。于是跳出日本,我想,海外的大企业同日本不同,即使是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的产品,只要有竞争力,物美价廉,他们就会采用。


日本的大企业,不管哪一家,技术人员都会对我说一些大话。

但其实,他们当时都从RCA(美国无线电公司)、通用电气、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等海外的电气厂家引进技术,制造录音机等产品。

比如说,从RCA拿到产品规格书,其中规定用什么材料做什么产品。他们就是照样画葫芦,没有任何自己的原创性的东西。


既然大企业不理睬我们,干脆动身去海外,向RCA、通用电气、威斯汀豪斯推销。

日本大企业都向它们学习,如果这些海外最先进的企业能够使用我们的材料,那么日本大企业也会模仿跟风。

就是说,日本企业花费技术专利费,引进海外的技术设备,而海外企业告诉他们“这里的材料用的是日本京瓷的产品”,那么日立也好、东芝也好,不管情愿不情愿,都不得不使用我们京瓷的产品。

在日本不管怎样低头恳求,大企业都不肯使用,那么先请海外企业使用。抱着这个想法,奔赴海外,一举成功,京瓷才得到了快速成长的机会。


当时,我有一种深切的感受。哪怕海外企业,如果质量、技术、价格三个条件不能同时得到满足的话,它们也不会买京瓷的产品。

而这三个条件,京瓷全部顺利通过。这时我就想到:“正是当年松下的严厉,才锻炼了我,才有今天的我。”

当年喋喋不休、抱怨不止的贴牌加工企业中,一大批都倒闭了。

而我却在松下的苛刻要求下获得了成长,具备了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足以在海外市场上伸展拳脚。


由此看来,必须向松下表示由衷的敬意,真应该双手合十,“真的很好,正是你严酷的采购态度锤炼了我。

今天我能够驰骋于全世界,正是当年松下严格要求的结果啊!”我对松下充满了感激之情。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摘自 《创造高收益与商业拓展》叶瑜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人生就是如此的波澜万丈,既有让人艳羡的幸运,也有始料未及的失败和磨炼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永不停歇。

在人们讴歌丰裕物质文明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由于道德缺失而造成的深刻社会问题,例如犯罪率增加、不良少年问题、教育缺失等。


长期萎靡不振的经济、无差别恐怖暴力活动……我们面临的危险此起彼伏。在这样的时代,每个人都会对社会深感不安,不由得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另外,在工作和经营中,我们有时也会深陷意料不到的困境、苦恼无助、饱尝挫败之感。


我的青春时代亦是如此。有段时间我也曾苦恼不已,抱怨自己简直是倒霉透顶。想来,我那时如果走错一步,或许就会误入歧途的。


我们家有六个孩子,生活清贫,所以我必须要尽快地步入社会,挣钱养家。

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名小技术员,负责当时还是全新领域的新型陶瓷的研发工作。

我相信:“总是抱怨社会也是于事无补,不如胸怀希望,坚信有更美好的未来。”所以便心无旁骛地投入研究中。

最终我成功地将科研成果市场化,并凭借众人的支持,创立了新公司。

几十年过去了,京瓷已经发展成为销售额超过1兆日元的大型企业。年轻时的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如此精彩的未来。


人生就是如此的波澜万丈,永远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既有让人艳羡的幸运,也有始料未及的失败和磨炼。

然而,区分人生之明暗的纬线并非幸与不幸,而是心态。

遭遇困难之时,不能放弃希望;取得成功之时,不忘感恩与谦虚。永远积极地、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全身心地投入。


人若能做到这些,那么不管他身处何种境地,必能重新振作。


*摘自 《稻盛和夫自传》曹寓刚 译 、曹岫云 审译 东方出版社出版

end


排版 | 米小 | 小娟
校对 | 丽娜 音频 米小 责编 | 松山

【转载须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