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来,加拿大拘押华为公司CFO孟晚舟一事引发高度关注。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当地时间11日,孟晚舟终于获准保释。保释金总额
1000万加元
,包括房产和现金。据悉,保释后孟晚舟必须遵守16项条件等...
据孟晚周好友透露,孟晚舟昨日获保释后发出了第一条朋友圈:
我在温哥华,已回到家人身边。我以华为为傲,我以祖国为傲!谢谢每一位关心我的人,孟晚舟。
值得注意的是,孟晚舟同时还发布了一张“芭蕾脚”广告作为配图。广告语为:
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
。据悉,这张配图来自2015年。当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启动了一项全球性的广告宣传活动。网友纷纷猜测孟女士选择了这张图片来解释华为和她现在的处境。
注:孟晚舟保释后首次露面
孟晚舟律师表示,孟晚舟相信自己是清白的,如果保释,将留在温哥华证明自己的清白。孟晚舟保证,保释后绝不会逃跑。她说:“
如果我被放了,我只想和我的丈夫和女儿待在一起,我已经好几年没有时间静下来,好好读上一本小说了。
” 另外,她还表示想去温哥华
UBC大学尚德商学院完成博士学位
。
法官表示,
逮捕孟女士是基于美国的要求
,但是美国方面尚未对孟女士正式提出引渡要求,也没有提供任何证据细节。法官给美国提出的向加拿大提出引渡要求的期限是孟女士被捕之日起的60天之内。至于美方称孟晚舟故意不去美国,法官指出,这一说法
缺乏可靠性
。
而昨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遮掩地表示:“
如果符合美国国家安全的利益并有助于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他将考虑干预司法部针对中国(华为)高级管理人员的诉讼案
。(President Donald Trump says he would consider intervening in the Justice Department’s case against a top Chinese executive if it would be in the interest of U.S. national security and help forge a trade deal with China.)”
此话一出,立刻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
杜鲁多听到这喊话,大概要疯了吧? “什么情况?!
我们这这这,替美国背锅呢?
” 其实,在许多网友眼中,加拿大已经沦为了美国操纵世界的牺牲品。
加拿大在这件事上承担了所有的风险,却没有看到孟女士有任何违反加拿大法律的行为。而这种做法只会
伤害加拿大和中国的贸易关系
。
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将孟某引渡到美国时,特朗普表示:“
他想先看看中国人的要求
。” 然而,他补充说:“
华为所谓的做法令人不安。美国和中国官员之间可能会举行更多会议
。”
事实再一次证明,在各国政要中,川普说自己变脸第二,相信没人敢说第一。这一次,美国赤裸裸扮猪吃老虎,装傻敲竹杠的行径, 在美国历史上空前绝后。
距离中美达成贸易协议的终点还有78天
,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那么问题来了,川普在干预司法独立吗?
"If I think it's good for what will be certainly the largest trade deal ever made - which is a very important thing - what's good for national security, I would certainly intervene if I thought it was necessary. Whatever's good for this country, I would do."
很多人都搞不明白为什么在美国这样一个所谓“司法独立”的地方,川普可以公开说如果为了贸易谈判需要,他会去干涉此案。到底是川普说大话,还是美国的“司法独立”就是扯蛋?
其实都不是,
这是美国政治运作和权力分配的常识性问题。“司法独立”指的是审判独立,而非起诉独立。
换句话说就是法院不归政府管,但是检察院要对总统全权负责。
在美国,“
司法独立”不是一个空洞的理念,而是一整套如蛛网般盘根错节的制衡机制
,是立宪以来几百年不断实践而达成的多方平衡。“三权分立”并不是说各玩各的互不干涉,而是每一个分支的权力都有严格的界限,跨越界限时需要按照宪法规则走。理解美国的政治模式,就要知道这些宪法规则在一个具体案例里面是如何运作的,到底在什么阶段由哪个分支负责,而不是在意识形态上争一个“司法独立是否存在”的问题。
华为孟案现在处于起诉阶段,美国联邦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也就是检察官,得先把人引渡回来才能在美国法庭上起诉,一旦起诉,就算是进入到了法院这个分支的领域,司法部和总统都不能左右法院是要判决这个被告到底是有罪还是无罪。
但是司法部可以选择不起诉,那法院也做不了什么——法院是独立的,但是其权力的行使是被动的,有人犯了法,没人来起诉,那这个人也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司法部属于行政分支,归总统管,川普当然可以干预是否要起诉孟,
这不叫影响司法独立,因为案子还没到美国法院呢
。
那肯定有人问,如果川普可以干预此案让司法部不起诉,那是不是说明一开始就是川普下令抓人,打击中国科技发展的?不是说是因为华为的CFO犯法了才被美国人抓的吗?所以这就是阴谋论要故意遏制中国崛起,跟什么司法公正没关系咯?
这就涉及美国行政分支内部总统和司法部之间的关系
。总统是大boss,有绝对的人事任免权,司法部是下属,
但并不是下属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向大boss汇报请求批准,因为有个东西叫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
在司法部/检察官的眼里,假如(注意是假如)他们觉得掌握了充足的证据,有很大可能性这个嫌疑人触犯了法律,那他们可以选择申请逮捕令、跟其他国家的司法部门跨境合作、把人引渡回来后在美国法院起诉,
这些事情按照行政程序是不需要向总统汇报的
。所以理论上完全有可能川普知道这个案子的存在,但并没有跟司法部过问细节说案子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打算什么时候抓人。
那司法部是公正的吗?为什么不抓别人偏偏抓华为?大背景不还是要打击中国吗?
中美早就正式进入了经济科技领域的全面竞争,时刻密切关注着对方的技术革新和商业行为
。美国检察官盯着在美国做生意的中国公司,看看有没有什么小辫子可以抓,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吗?搞你是想搞你,但不能毫无理由的搞你,不然美国司法系统的权威性就毁了,别的国家也不敢来美国做生意了。更何况法院还是独立的,证据不够就抓人,上诉到法院不还是要被打回来吗?
所以,司法部抓人的性质:先是严密盯着中国企业,顺藤摸瓜抓住了小辫子,自己判断了一下觉得的确触犯了美国法律,证据充足可以起诉,想着追了这么多年的案子终于看到曙光,
因为有自由裁量权没跟总统汇报,咔嚓一下就把人抓了
。
川普发言的性质:程序上司法部抓人不需要汇报,但司法部上上下下所有人他想开除就开除,行政上有直接领导权,
当然可以把这件事作为他跟中国贸易谈判的筹码
,因为他可以选择让司法部不起诉。
这样做当然要消耗一些政治资本,干预的理由和姿态也很重要,要考虑到对自己支持率的影响,以及有没有可能触发来自法院或国会的监督。但是是否起诉华为本质上是美国负责执法的行政机关能自由决定的
执法优先性
的问题,案子在这个阶段总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如果川普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来干预,那也是他行政机关自己内部消化这种政治波动的事情,
跟司法独立和法院是否公正都完全没关系。
这么看来,起码说在司法部抓人时,
这个案子和川普主导的贸易战有可能的确是两个独立的事件,但并不是因为什么“三权分立”和“司法独立”,只是下属和boss没有在策略上沟通好而已
。两件事都起源于中美摩擦竞争的大背景,只是司法部从法律角度出招,川普从关税外交领域出招,两边没协调好一开始打乱了。现在过了几天大家都搞清楚怎么回事了,
川普发现自己手里多了一张牌,正琢磨着怎么打呢,那这两招又可以合并为一招了。
最后一个问题:那华为CFO到底犯了什么法?这法律合理吗?是不是美国人胡编乱造用来搞中国的?根据目前的信息看,跟伊朗制裁有关系但不是直接联系,据说是华为欺诈了银行,用一个马甲公司跟伊朗做了交易,钱从银行走的害得银行背了锅被美国处罚了。美国司法部的管辖权依据应该跟美元交易和具体操作的分行在美国境内有关。所以直接的刑事罪名应该是欺诈金融机构罪,这是切实存在的罪名,能否在法律上被证实还得看案子进一步走向,辩方律师的功力也很重要。
如果辩方能发现检方论证上的漏洞,从法律角度掌握主动权,那川普手里这张牌就没用了。
按照此事的性质看,华为和中国外交部对此事官方的反应是很符合逻辑的。
华为要全力找最好的律师为孟女士辩护,这是一场跟美国检方在法庭上的斗争,从保释到引渡都要寸土必争,最终的裁量标准还是法律而不是政治和外交。
外交部则需要做出姿态,
因为问题在于美加两国高调抓人,事出突然,完全没有给中国留面子
——这就好像你小孩晚上没回家,你问邻居怎么回事,邻居说你家小孩在我家偷东西还撒谎了,现在人我抓起来了,我们搞清楚了再放回去。你生气肯定还是要生气的:孩子犯没犯错我们另说,你这先斩后奏,抓人前后都不跟我沟通的态度也太不尊重人了吧?符合外交礼仪吗?
那孩子到底犯了什么错?或者说,那华为就是欺诈了、就是跟伊朗做生意了又怎么了?曾经有一句说法叫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就是说违法必然违反道德,但到了当代社会,
法律不再仅仅是为了社会公正和秩序而存在,而频频成为了大国意识形态斗争和地缘策略的手段。
对伊朗的制裁就是这样一种法律,违反制裁是违法,杀人放火也是违法,
但社会大众对前者跟后者的看法是不同的
。美国制裁伊朗法律的威慑力不在于这种法律道德上的正当性,而在于美国在国际政治、金融和经济上的强大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你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霸权主义,就好像你们班上家里最有钱的小孩带头孤立那个长的最讨厌的,同时跟其他同学说,你们不跟着我一起孤立他以后就别想玩我的玩具。这世界就是黑暗森林一般讲究弱肉强食啊,
玩具多的小孩有了更多的资源,就可以随便制定游戏规则
。
如果想玩玩具,又不想遵守规则,企业通常就想方设法去瞒天过海,看看运气如何,计谋策略和时机都很重要。现实中,外国企业是否要遵守美国的单方制裁,大多是一个风险和利益的考量。但制裁毕竟是制裁,美国早就设下的红线也摆在那里,既然选择了在法律的边缘铤而走险,那最后忍气吞声选择在法庭上周旋也算是愿赌服输了。
中美摩擦走到现在,未来这种事情只会多不会少。既然是多个领域全面竞争,那还是及时跟自己的队友沟通,然后把游戏规则搞清楚了比较重要。当对方拿着规则来搞你,理性的做法是以牙还牙,要求对方证明你没有遵守规则,如果能够在对方的规则内全身而退更是上上策。
但是如果往地上一坐,放声大哭说你凭什么制定规则,是不是故意欺负我,就真的是既没策略又没风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