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项目团队仅有5人,从项目负责人到施工员都是“90后”,他们跳出“舒适圈”,勇当新能源领域的拓荒者,2024年8月,他们来到偏远的大山深处,开启“逐风”之旅。
与平原上的风电类项目相比,在山区里施工无疑是一场“攻坚战”,项目团队精心谋划,打出“组合拳”,见招拆招破解施工难题。
项目设有4个工区,两个工区之间有20公里的山路。这条山路异常难行:
一是崎岖
,路段最窄的地方甚至
不到5米
,200吨重的大件运输车只是正常行驶就十分拥挤,遇到拐弯、掉头更是“举步维艰”。
二是坡险
,山路全程坡度
接近30度
,如若遇上雨雪天气,许多设备根本无法运输上山,严重影响现场施工作业。
为了保障运输通畅,项目团队提前入山勘测,摸排路况,对不能满足大件运输的路段预先进行拓宽、降坡。运输过程中,项目提前安排山地推土机、装载机进行近百次大件设备牵引,确保材料运输万无一失、按时抵达预定地点。
当材料翻山越岭抵达山顶后,新的困难又横亘在项目团队面前:由于山顶空间有限,吊装平台无法满足风机设备存放,如果要重新拓展吊装平台,至少会延误1个月的工期。
“工期节点坚决不能延误!”项目负责人王诚掷地有声。经过综合研讨,项目决定采用流水吊装方式,即各个风机部件按照吊装顺序运输上山,边吊装边运输,形成流水线作业。而对于长达93米的叶片,吊装平台无法满足整体吊装方案,项目毅然选择难度更大的单叶片吊装方案,在高空中将叶片逐个与轮毂进行对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