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翔电子研究
国信电子行业分析师:刘翔、蓝逸翔、马红丽、唐泓翼,关注中国电子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角色的渐进式升级,致力于为A股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提供专业的电子板块股票投资咨询,为中国电子产业与资本共荣尽一己绵薄之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研大匠  ·  动真格!27名院士候选人,被处理 ·  昨天  
参考消息  ·  哈梅内伊告诉哈马斯:你们战胜了 ·  2 天前  
募格学术  ·  DeepSeek爆火!我们又该如何利用AI提 ... ·  3 天前  
NaturePortfolio  ·  超级计算机“前沿”的一天 |《自然》长文 ·  4 天前  
募格学术  ·  他是DeepSeek关键人才!差点留在美国…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翔电子研究

太平洋电子|一周风向标:贸易战影响消除,3D Sensing 开始放量

刘翔电子研究  · 公众号  ·  · 2018-05-20 21:11

正文

贸易战影响消除,3D Sensing 开始放量

核心标的

【半导体】长电科技、华天科技

【LED】澳洋顺昌、三安光电、木林森

【LCD】京东方A、深天马A

【5G&消费电子】 大族激光 、立讯精密、三环集团、欧菲科技、领益智造、欣旺达、顺络电子

【CCL&PCB】胜宏科技、 崇达技术、景旺电子、东山精密、生益科技

【安防】海康威视、大华股份

建议关注

华灿光电、环旭电子、歌尔股份、信维通信、依顿电子、深南电路、三利谱、东旭光电、精测电子

一周风向标

半导体

全球半导体新周期,国内企业具备长期成长性


全球半导体自2017年进入需求拉动的新周期,2017年全年半导体销售额年增21.6%至4122亿美元(SIA),改写年度新高。2018年半导体将延续成长态势,从上游硅晶圆缺货涨价情况可见一斑。2018年一季度,硅晶圆厂商报价再涨10%~15%,且从12英寸到6英寸全线上涨。晶圆价格上涨是结果,本质原因则在于下游需求旺盛。需求也是本轮半导体大周期的根本驱动力,在下游存储器、AI、汽车电子、功率器件等细分领域需求拉动下,产业链各环节将长期、充分受益。特别是在国家意志加持下,国产相关厂商将具备可观的成长空间。


大基金二期筹备成立,投资范围将更广泛

近期据报道,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的成立工作,二期拟募集 1500亿-2000亿元人民币,计划今年完成。大基金一期计划募集资金 1000 亿元,截至2017年上半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规模达到1387.2亿元。截止 2017 年 11 月,大基金已累计决策投资 62 个项目,涉及 46 家集成电路企业,共承诺出资 1063 亿元。按照1∶3的撬动比,第二期所撬动的社会资金规模在4500亿-6000亿元左右。加上大基金第一期1387亿元及所撬动的5145亿元社会资金,资金总额将过万亿元


相对于一期,预计二期大基金投资范围更加广泛,上游材料与设备企业与细分领域的设计企业将是重点投入领域,相关国产优秀企业值得关注。推荐标的:封测方面【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晶方科技】;功率器件方面,【士兰微】、【扬杰科技】、【捷捷微电】;存储器方面【兆易创新】;材料及设备,【晶盛机电】、【北方华创】、【雅克科技】、【上海新阳】

LED

周观点:LED下游显示屏企业比较研究


我们对LED下游显示屏企业的2017年年报数据进行了比较,详情请见 《太平洋电子|LED下游显示屏企业比较》

得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结论:


1、LED显示屏行业仍处于高景气期,目前正经历普通显示屏→小间距显示屏、国内→海外的产品升级与市场转换。因此紧跟行业发展动向、提早进行技术与市场布局的显示屏企业能享受先行者红利,如利亚德、洲明科技等。


2、不论是从产品的品质、盈利能力、投资回报ROE、还是研发投入方面,利亚德都是独一档,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缺陷是存货较高、商誉较高、坏账准备计提标准较为宽松。


3、从指标的均衡性来看,最优的是艾比森。其盈利能力(毛利率第三)、现金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占营收比重第一)、营业周期(第二短)、研发投入(第三)、商誉(为0)、坏账准备计提标准(最严格)等表现俱佳,没有明显短板。


4、近几年LED显示屏行业并购较为频繁,商誉问题值得关注,除了艾比森外其余几家均有并购行为,且商誉占净利润比重均超过100%。

LCD

一、TFT LCD的重要原材料-玻璃基板


平板显示玻璃基板是电子信息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下游面板的核心部件。每一块TFT-LCD面板,都必须要两片相同大小的玻璃基板,分别用作TFT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


按照玻璃基板尺寸的大小不同,TFT-LCD面板生产线分为不同的代数。代数越高,采用的玻璃基板尺寸越大,相应可切割出来的TFT-LCD面板尺寸也越大各世代玻璃基板尺寸如下表所示:

目前,TFT—LCD玻璃基板主要生产方法有三种:浮式法、狭缝下引法和溢流熔融法。在全球生产TFT—LCD玻璃基板的厂商中,旭硝子采用浮式法,电气硝子采用狭缝下引法,康宁、彩虹股份、东旭光电采用溢流熔融法。浮式法和狭缝下引法,产品经过研磨、抛光后才能使用,溢流熔融法的突出优点是玻璃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比较高,可免除研磨或抛光等后续加工工艺,目前溢流熔融法已成为超薄平板玻璃成形的主流技术。


TFT-LCD玻璃基板的生产分前段工程和后段工程两部分,其中前段工程主要包括配料系统、窑炉系统、铂金通道、成型系统和退火炉末端等;后段工程主要包括截断研磨、检查和包装等。

玻璃基板行业属于技术垄断性行业,国外各大厂商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了大量超额垄断利润。根据DisplaySearch总结的TFT-LCD产业的“微笑曲线”,TFT-LCD产业链上游的玻璃基板、光学镀膜材料等行业由于技术门槛高,议价能力强,具有最好的盈利能力。

二、玻璃基板市场空间


TFT LCD需求稳定增长确保玻璃基板需求。根据DisplaySearch预测,2017年全球TFT-LCD面板需求为193.84百万平方米。未来四年,TFT-LCD需求面积将保持3%左右的环比增长。每一块TFT-LCD面板,都必须要两片相同大小的玻璃基板,未来玻璃基板也将保持3%左右的稳定增长。

国内面板厂商崛起催生玻璃基板国产替代需求。近两年,面板厂商大规模扩产,面板行业进入新一轮的产能转移周期。如从去年开始陆续量产的惠科重庆8.6代线、京东方福州8.5、合肥10.5代线,中电集团两条8.6代线。以及目前在建中的鸿海广州10.5代线、华星光电11电线、以及未来的京东方武汉10.5代线。在目前供给增加、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原材料国产化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有利途经。玻璃基板作为TFT-LCD的重要原材料未来将加速国产化。

三、全球玻璃基板主要厂商


目前,玻璃基板市场集中程度高。目前,全球只有美国的康宁、日本的旭硝子、电气硝子和国内的东旭光电、彩虹股份等少数几家企业拥有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的生产能力。根据DisplaySearch数据,康宁、旭硝子和电气硝子的市场份额在95%左右,其中,康宁的市场份额在50%左右;其他厂商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小。


1、康宁公司


康宁公司1936年成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玻璃基板生产厂商,市场份额在50%左右。


目前,康宁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显示技术、电信、环境技术、特殊材料和生命科学等。2017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1.16亿美元,其中显示技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9.97亿美元,占比29.63%。


目前,康宁在合肥建设的10.5代玻璃基板生产线,这座新工厂将使康宁成为全球首家生产10.5代TFT玻璃基板的制造商。尺寸为2,940mm ×3,370mm的10.5代玻璃是当今市面上最大的液晶玻璃基板,能为65寸、75寸电视提供最为经济的切割方案。


2、旭硝子公司


旭硝子公司1907年成立于日本。目前,旭硝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玻璃、电子及化学制品等。日前,旭硝子三期项目11代显示玻璃项目正式签约,将在仲恺高新区沥林镇投资建设11代线液晶显示玻璃基板生产线,尺寸为2940×3370毫米,主要为华星光电t6项目配套,2019年开始逐步建成投产。


3、电气硝子公司


电气硝子公司于1949年在日本成立,是全球第三大液晶玻璃基板生产厂商。电气硝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玻璃及玻璃制品的公司。2017年,该公司营业收入2824亿日元,净利润272亿日元。


4、东旭光电


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全球领先的光电显示材料供应商,也是目前中国本土最大、世界第四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商。截至目前,已拥有5代、6代、8.5代多条在建及已建成玻璃基本生产线20条,基本实现了玻璃基板不同世代全覆盖。是国内少数的高铝盖板玻璃供应商之一。


2017年公司营收173.36亿元,归母净利润17.44亿元。其中,玻璃基板设备及技术服务收入72.4亿元,毛利率26.04%。


5、彩虹股份


彩虹股份全称为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29日,并于1996年5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彩虹股份曾为全国领先的彩色显像管制造商,但面对彩管市场持续萎缩、彩管价格下滑以及上游资源整合加速的严峻形势,彩虹股份一直在实施主营业务的转型升级,加快在平板显示玻璃基板产业方面的布局和建设。


2017年公司收入4.53亿元,归母净利润-0.6亿元。其中基板玻璃业务收入2.85亿元,毛利率1.35%。

四、投资建议


在国内面板厂商崛起情况下,我们看好面板上游材料国产化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国内玻璃基板厂商东旭光电。

消费电子&5G

贸易战影响消除,3D Sensing 开始放量


贸易战影响消除,消费电子板块二季度值得配置


美国时间19日上午,中美经贸华盛顿磋商终于修成正果,双方以《中美就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了此轮磋商成绩单:此次中美经贸磋商的最大成果是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贸易战影响消除。进入3月以来,消费电子板块大幅下滑,由销量数据下滑、汇兑损益、贸易战、中兴制裁、华为制裁等事件影响,我们认为当前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悲观的预期,目前价格下,随着上半年发布的旗舰机进入拉货期,手机销量数据回暖,贸易战争端解决的背景下,消费电子板块边际变化,预期回暖。消费电子龙头有较大跌幅,基本处于20倍左右估值,创新龙头值得进行配置。

下半年国产机开始采用3D sensing,逐步开始放量


自3D结构光在iphone X机型上搭载后,国产品牌厂商开始投入3D Sensing,并有效带动3D感测相关供应链厂商的投入。5月10日,深圳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宣布,公司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采用3D结构光技术的5G视频通话演示,OPPO也将在6个月内在手机产品中实现3D结构光技术的商用。华为、Vivo、小米也在大力投入。今年iphone 的全系列手机开始采用3D Sensing 方案,下半年国产机高端品牌开始推进,下半年开始3D Sensing 开始放量。

消费电子板块投资建议:建议优选景气子板块,优选龙头

我们认为随着智能机手机渗透率高位,手机出货量增长乏力甚至转为下滑的背景下,手机厂商供应链将出现分化。具体的分化体现在:1)不同的子板块之间增速出现分化,正增长与负增长涨跌互现;2)同一子板块下的个股出现分化,龙头优势明显。龙头强者恒强,在这一轮竞争中失去竞争优势的企业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未来值得投资的消费类电子公司,应该从如下几个维度选择: 1)优选景气度高的子板块,景气度高的子板块能够维持长线的增长;2)研发投入力度大跟上创新步伐、自动化效率高、成本控制好、能够基于核心能力进行品类拓展的公司能够成为龙头胜出;3)往上游价值量更高的环节进行拓展。优选景气度高的子板块如光学、激光子板块中的龙头公司大族激光,欧菲科技;在分化的子板块中,关注竞争力强的龙头公司,立讯精密、三环集团、顺络电子、领益科技、欣旺达等。

CCL&PCB

1. 中美贸易战以握手言和告终,虽然A股PCB企业直接对美国出口量不足总产值的5%,但由于贸易战影响有传递效应,且影响市场情绪,因此本次双方和谈成功对PCB板块也是重大利好。在其联合声明中,“双方同意鼓励双向投资,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一句对PCB板块至关重要,我们知道虽然美国已经将大部分PCB产值转移至国外,但其依然保有小部分超高端PCB制造技术,东山精密此前收购的MFLX和本次收购的Multek也是美国公司(或者母公司在美国),双方在投资上加强公平竞争将减小中国PCB公司海外收购的阻力,加速陆资PCB公司的技术进步。此外,中兴通信事件也有望以有条件惩罚的结果收场,对于部分下游客户包含中兴的陆资PCB厂商来说,也是最大利好。


以及,加强高科技产品进口对板块无影响,目前PCB领域高端产品载板、SLP、高层FPC产品等本身就基本依靠进口,且美国厂商市占率不足5%,并无大量进口的增量空间;陆资厂在这几块领域也相对弱势,市占率很低,处于追赶阶段,不存在被冲击的空间。所以加强高科技进口对板块无影响。


2 .环保方面,5月18-19日,史上最大规格环保环保大会召开,六大常委出席。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四地发布文件推进污染治理,将使用限产或停产方式来加大对环保不达标企业的整顿力度。此事件对PCB板块的影响主要有:利好原有厂区、新厂区均已通过环评,拿下环保指标的企业,如胜宏科技、崇达技术、景旺电子、东山精密、生益科技等,对中小企业十分不利(环保支出提高成本压力),对进入大陆较早、原厂区现已发展为居民区的外资企业也十分不利,未来可能会面临搬迁问题。我们产业调研了解到,江苏地区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十分强大,苏南地区部分不达标企业被强制搬迁到了苏北甚至直接关停,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没有搬迁能力、升级改造能力的,都难逃直接关停的命运;并且由于江苏地区是外资企业聚集地,前期进入较早的外企所在厂区现在大多已经发展为居民区,污染排放的限制越来越多,规模扩张已几无可能,未来能否稳定经营也存在隐患。我们认为环保是影响PCB产业链最大的外部因素,它将持续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强化大厂的竞争力(成本提升,门槛高了,鹏鼎一年的环保相关支出超过3亿元),对PCB行业的中长期发展是重大利好。

3. 东山精密复牌后股价表现偏弱,我们此前已发布深度报告:https://0x9.me/K12pw

其与市场不同的观点包括:


公司主要增长逻辑是:


第一,档次卡位。东山的技术能力和产品品质位于全球第一梯队,落后旗胜、臻鼎半个身位,领先陆资其他厂家一个身位。第一梯队厂商主要是赚产品迭代技术导入期的利润,后面的厂商主要是赚技术普及后成本管控的利润;


第二,量价提升。目前东山给A客户供货主要是6个料号,占比其采购比例约9%,iPhone7到iPhone X的FCP价值量从30美元提高到约50美元,公司未来提高供货份额潜在空间巨大;


第三, 利润率提升空间大。MFLX和Multek前期利润率较低,主要系费用控制不当、产能利用率低、一些非重复因素(并购后不会再有)等造成,目前东山PCB净利率5%左右,2-3年内目标做到10%;第三,行业稳定增长,景气性不断验证,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双重作用行业集中度提升,PCB厂商营收天花板将站上新的台阶。同时东山和multek客户协同性强,可以互相导入,有利于扩大收入规模。


市场认为MFLX、Multek收购后整合困难,事实上MFLX整合效果十分显著,Multek整合前景光明:


引进领袖级人才并成功扭亏:公司FPC业务请来了业界龙头日本 NOK 公司的单建斌先生作运营管理负责人,单先生历任NOK旗下珠海紫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课长、部长、本部长,拥有非常深厚的运营经验和产业资源,为公司带来了领先的战略方向和增量业务,在2016年1-8月份亏损条件下,8-12月份成功扭亏。

人均产值提升:2016年约9000名员工,单月最高产值6000万美金;2017年约1万名员工,单月最高产值1.5亿美金;2018年约7500名员工,单月最高产值2.5亿美金。


收购Multek后,公司整合经验更加丰富、协同性更强,效果将更好,公司预计2018年Multek可实现净利润约3800万元,是2017年的两倍,且公司目标2019年净利润率从不足4%提升至10%。


市场认为MFLX和Multek利润率低,并购费用却很巨大,得不偿失,实际上:


MFLX处于A客户产业链,产品属性和陆资厂不同,其FPC原材料成本占比60%以上,其表面贴装元器件价值量大,造成了毛利率差异。


Multek客户结构档次比大陆同行要高,近几年由于需要向伟创力支付高额费用,导致净利润很低,收购后不存在这个问题。同时外资厂成本控制能力差,交给东山运营后净利润率有望提升至10%。


并购当年及未来1-2年年财务费用约1300万元,此后2-3年约260万美元/年,Multek自身利润已可覆盖,不会影响东山利润。


本次收购PE=18倍,PB=1.6倍,大幅低于当前上市可比公司估值,是性价比较高的收购。


原材料

铜箔: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8年2月,无衬背精炼铜箔出口价格1.19万美元/吨,同比+35.0%,环比-4.7%;2018年4月30日,国内电解铜市场均价51789元/吨,环比上升4.0%,同比上升+12.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