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和岛(ID: zhenghedao)
金融发展的两大趋势
理财科技是大机遇
曲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财经评论员):我们今天有几个话题跟大家头脑风暴一下,金融在这样一个新常态下有什么趋势?加入科技元素之后又有什么新机遇?
曹彤(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对于中国来说,金融有一大一小的趋势,大就是金融市场的建设,小的就是普惠金融。我们讲了很多年所谓的金融融资,怎样让金融发展跟实体经济、千家万户的百姓结合在一起,其实总结起来就是这两个方向。
历史上,这两个方向的解决是通过金融在推进,只不过走到今天,出现很多新技术。信息技术和金融技术相结合,有可能在解决一大一小两个方向上找到突破点,从而加快实现的周期。
计葵生(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其实我们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未来十年中国会累计全世界最多的资本,会累计大量的理财需求。在这样一个发展当中,金融科技扮演什么角色?会带来什么价值?金融科技这个帽子很大,覆盖很多方面,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很大的机会是可以细分到金融科技的其中一点,就是理财科技。
理财科技是什么概念?就是我们怎样让中国这么大的资源做更好的分配,怎么让很多的中国人做投资可以有更好的结果。中国未来发展会利用科技的手段,不管渠道优势、数据优势,可以降低成本、提高透明度、分散风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其实已经算是全世界、在FinTech的领导者。未来,中国在理财科技上也会做到第一。
从比特币到区块链
“Tech”降低中间成本
曲强:能不能介绍一下金融科技是怎么帮助我们实现打通“大”和“小”趋势的?能不能再讲个具体例子?
郭宇航(点融网创始人):实际上金融和科技的结合可以说在五六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时间有发生了。为什么金融科技这两年这么火热?以前是科技加强传统金融机构,而现在的金融科技,跟之前的形式相比,获取利润的能力更强、赚钱的效率更高。
这轮金融科技以P2P、比特币、众筹为发展,让下面的底层人有了享受金融服务的基础,这样的平权思想使得这轮金融科技带有天然积极的意义。现在美国市场,还有四千四百万人没有享受到金融服务,在中国,有被传统金融覆盖到的数字更多,大概有7、8亿左右。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金融科技就有了用武之地。
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没有享受到金融服务呢?实际上,中国和美国一样,都是因为缺乏信用记录,而大数据可以让非金融数据成为判断信用的标准。但是在美国,现在也都认为非结构化的数据,譬如GPS信息、水电煤费不能判断信用,监管还不允许尝试。
万喆(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实际我一直觉得FinTech这个概念比较好,因为它的后缀在Tech,落在科技上。
当时大家提出互联网金融,我一开始提出反对意见,我认为互联网金融不应该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产业或者概念,因为它从来没有超过金融的范畴本质。但FinTech不同,我认为它最重要的创新点就是降低成本。传统金融中三个成本非常重要,而且占据非常大的成分,但是FinTech可以降低。
第一个成本就是物质成本。就是手续费或者流动性产生的错位。我们现在通过科技创新,降低了人工成本,这也是未来的趋势,尽管人工不可能完全被取代。
第二个最重要的是信息成本。无论是金融市场或者其他的市场,我们通常的理论上都是讲它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以及讲里面的人是理性人,有了这个前提假设我们才能讲市场规律。
但是事实上是达不到这一点,除了理性人这一点偶尔不理性。还有就是信息获取极度不足,信息的流通存在着故意或者是说无意的不对称性。然而在互联网兴起之后,尤其我们现在讲的FinTech,它实际就是去中心化,它使得信息流通变得更广泛、获取更容易。所以说市场的真正规律或者市场的完全竞争状态是有可能形成的。
第三,就是风险成本或者风控成本。
这个成本无论你的信息多么畅通和透明,你总归有一个延迟或缺失。包括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你都需要进行控制,这是成本和效率的平衡。这个方面我们发现互联网或者FinTech帮助我们解决一部分,包括从大数据判断是否对一个人授信。过去你对他的了解可能比较单向,但是现在可以从多层次,比如资金流、物流来了解这个人,转而又能知道到底该不该给他这个资金,到底这个融通是不是有这个基础?实际上是利用这个降低风险。
秦谊(德勤合伙人):案例从生活中举例比较贴切。
从支付的角度来讲,刚才讲的跨境支付本来就是一个传统的经常发生的一件事情。我从1993年开始一直在美国居住,居住了十几年。那时候从家里汇一点钱到上海,如果从银行打款,手续费收1%-1.5%,我寄一千块钱,就要15、20块钱。
所以从现在的支付角度来看,中介机构的作用就是保证这个交易能够实施,因为跨境支付用法币来做牵涉两个国家的主权货币,也牵扯到货币问题。但是中介接入越多,时间越长,手续费越长。
那么比特币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全球范围内个人对个人实时到账,当然不是一秒之内,也至少网络正常的时候十分钟能够完成这么一笔交易。当不经过中介、不经过这些手续机构的时候成本就大幅度的降低。那么在这个上面发展起来的基于区块链的手机跨境支付,就能够保证一笔交易在五秒之内能够完成,这是什么概念?
今天我们把手机全部打开我从微信汇给你十块钱,从你的账本角度来讲十块钱马上收到也能够使用。但是如果微信绑定的卡是中国银行的卡,你绑定工商银行卡,银行就要清算交割,所以还是银行承担支付背后的风险。但是基于区块链的场景,支付和清算场景可以直接完成。也就是说我把十块钱打到你微信上面,你银行帐户实际上已经收到了。
监管的“沙盒”与“鸟笼”
FinTech最大的壁垒是自身
曲强:有了新科技自然也有来自传统金融行业的监管,金融科技下一步怎么应对?
曹彤: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关于对于金融科技的监管,我觉得这里的本质也是一个悖论,金融技术的发明者和推动者,本质是这样一个问题:信息技术的发明者和推动者能不能做金融业务?你说能做,他不持牌、你说不能做,但是这样一些技术没有办法普及出去,没有办法提高现有机构的效率,这就是现在最核心的监管悖论。
对于这个悖论的解决,英国提出了一个沙盒监管的办法。其实这个理念跟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陈云讲的鸟笼经济是一个概念,在笼子里可以飞但是不能出了笼子。沙盒也是这个概念,你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提高技术的传播效率,我认为这样的监管原则是比较适合这样的行业和时代特征。
郭宇航:以比特币为例,我们的监管让它暂停了,但可以以区块链作为讨论的重点。有两点可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和监管站在一起共同看待市场,教会他看清市场和产品的本质。很多时候监管不是我们想象中事无巨细都在掌握的。
第二个从监管和金融科技角度来说,有很多科技金融本身是有它的先天问题,为什么英国有沙箱,实际上对于金融科技的过度使用造成的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应该引起警惕。这个过程中从业人士也要把握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觉得有漏洞所钻就肆无忌惮追求高利益,这个结果不会太好。
最后一点,对于监管者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实际上我们监管有KPI,对于中国的监管,不出事、为稳是首要的,同时还要加上发展的KPI,在稳定的前提下还要求发展,就像我们银行的风控一样,他们不愿意放新型贷款,因为坏账率是它的指标。如果把坏账率和业务率加一起,他们就会考虑怎么稳中求发展,所以不在于监管而是顶层设计能不能让他们换一个思路求发展。
万喆:FinTech将来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自身的突破。
从三个方面说一下,首先要进行技术突破,这个突破主要和监管层有一个共享、共赢和融合的方向。我认为无论FinTech本身还是监管层,都会把风险控制住,提供更好的服务。监管层在未来也可以运用FinTech的各种技术来实现自己治理能力的提高,所以这是第一个突破也是第一个融合。
第二个突破我认为是一个服务的突破,FinTech将来会大面积和传统金融融合。我们知道的传统金融和银行,他们也在开发创新,以及运用FinTech的技术。我知道有一些银行自己开发了FinTech系统,使得别的银行和一些希望投融资的商业机构,能够在较为公开和较为互利的平台进行相互的选择,就像众筹或者P2P一样。所以这是将来最重要的一点,实现大的融合化和常态化,这才是未来的发展前途。
第三个是概念突破。中国虽然在所谓互联网金融或者FinTech这一方面发展的如火如荼,甚至在全球占非常高的地位。但是在概念突破上,除了区块链还有很多地方,现在无论中国国内还是全球经济都面临很大的困难。
而每次解决危机的方法是提高生产率,提高生产率一定有一场科技革命,这场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开始了但是没有达到最鼎盛的时候,因此FinTech在未来大有可为,会在概念突破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财经早餐今天的回复关键词是:房价。2016年全国各地楼市数据将陆续公布,想知道这一年各地楼市成交情况到底如何吗?房价上涨到底有多疯狂呢?财经早餐特别统计了多个主要城市楼市实时价量数据。点击公众号界面左下按钮,文字或者语音回复房价即可。
财经早餐(微信号:Femorning):每天早晨,最新鲜、最全面的财经资讯尽在财经早餐!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电话:13326612916,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亲,吃完早餐还不过瘾的,可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下载APP感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