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在当前降息环境下,一些银行为了揽储和生存,逆势上调存款利率的情况。这些银行包括中小银行和村镇银行,采用各种策略如推出大额存单、调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等吸引存款。文章还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包括净息差的收窄、个人不良贷款的井喷等。同时,文章对未来低利率时代的个人资产配置提出了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银行为了揽储和生存,在降息环境下逆势上调存款利率。
一些银行如襄城农商银行、荥阳农商银行和汾西县太行村镇银行等都对存款利率进行了上调,包括普通存款和大额存单。
关键观点2: 银行采用各种策略吸引存款,包括推出大额存单、调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等。
除了普通存款外,银行还推出了大额存单,如无锡锡商银行、海南银行和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等都推出了相应的大额存单产品。
关键观点3: 银行面临净息差收窄和个人不良贷款井喷等问题。
一方面,净息差的收窄使得银行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吸引存款;另一方面,个人不良贷款的井喷也给银行带来了压力,不良资产处置成为重要议题。
关键观点4: 低利率时代个人资产配置建议。
文章建议减少对楼市非核心资产的配置,增加现金、存款、保险、国债等多元化配置,并选择长期持有或好的固定收益产品。此外,出海寻找机会也成为一种选择。
正文
作者 |
花满楼
来源 |
米宅
2313字 阅读时间5
分钟
此刻,一些银行为了活下去,真的急了,简直杀红了眼:
在不断降息的情况下,它们竟然逆势上调存款利率,有些存款产品利率都高达了3%。
襄城农商银行,1万起存,3个月-3年的定存利率上浮区间在1.15%-1.96%。
荥阳农商银行,1万起存,3个月-3年的定存利率上浮区间在1.15%-2.05%,比原有同期限利率最高达到了50个基点。
不仅是它们还有汾西县太行村镇银行,禹州市农村信用社等都对存款利率进行了上调。
无锡锡商银行,直接推出了这个大额定单,持有365天可转让,3年期达到了3%。
海南银行也于近期发布公告,新增发行个人大额存单,三年期年利率为2.35%。
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推出大额存单,3年期年利率达 2.45%。
在有些国有银行还是1字头的情况下,这些银行却维持在2字头,甚至是飙升到3字头,真的非常厉害了。
不得不说,在大降息的环境下,这些中小银行为了揽储,为了实现规模,为了开门红,当下真的是真金白银的火拼!
说直白一些,就是为了活下去,不努力,就会合并或者消失。
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总数4425家,比去年减少了136家,特别村镇银行,同比减少了22家,每平每月减少接近2家。
而合并重组数量也不在少数,截止到今年9月,超过260家中小银行进行了合并重组,其中村镇为83家。
于是,2024年成为银行最为魔幻的一年,为了业绩各种拼:
微众银行,湖南三湘银行向全国招聘高级催收管理和电催人才,还有光大银行也是如此,用高额的佣金去吸引,有些银行,佣金都在20%-40%。
除此以外
,就是被断供逼的低头
,之前断供后直接收房进行拍卖,而现在是顺着你,一转强硬态度,什么还本金利息不用还啊,每月还贷款的四分之一都行了。
看看这数据,8月底的时候,28万套断供房,对比2017年的9000套,银行的脸都绿了。
为了让大家贷款,
银行主动推出了先息后本
,3年,10年都有,新房,二手房都可以。
看看这些招数,你放在2023年或者之前的任何一年,你都觉得不可思议。
42家沪深上市银行的第三季度报告中已经很明确了,3季度中农工建交储净息差,同比最高下降23个基点,交通银行净息差都低于1.3%,远低于警戒线1.8%。
大家到底有多爱存钱,举个例子,在10月份股市疯牛的时刻,大家又多存了4万亿,到现在存款余额都逼近150万亿了。
看看这庞大的存款数字,如果你的存款没有到10万,你家存款没有27万,你就要好好反思了,到底是不是被平均的那一个?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个人不良贷款井喷,国企都下场了!
来看银登中心给的数据,2023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达到了965.3亿,比上一年增长400%多,而2024年三季度比二季度又增加了70%,个人不良贷款规模处于上升的阶段。
中小银行可以进场后,270家试点省农商行、60家试点省城商行以及千余家试点省农村合作银行等积极开立试点账户。
看看这数据,三季度个贷不良资产包批转破千亿成交。而12月信达宣布,正式上线个人不良贷款业务系统。
这是五大AMC的首家,与此同时,他的分公司还有竞得了微众银行微业贷2897家不良资产包,本金达到了11.19亿。
在这个领域之前是地方AMC机构竞争激烈,占比高达76.85%,成交在980.8亿。
或许你会问,存款利率上涨这种情况会持久吗?会全面铺开吗?
所以,如果有些不错的银行开放了这种渠道,可以抓住机会,至于一些中小银行特别是村镇级别的,还是不要冒险了。
千万别没存钱之前焦虑,存钱了以后更加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就这一句话: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把存款利息拿捏的死死的。
千万不要吐槽2024年1字头的存款利率,2025年有些数字依旧会成为历史,利率为0的情况已经越来越逼近,这在全球都已经有案例:
2016年日子国进入负利率,还有2015年的瑞典、瑞士,还有2012年的丹麦等等。
你拉一下我们的数据,在90年代最高还能达到10%以上的利率,10年前还是有4%以上的数字,0利率时代,我们都没有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