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鲜零售运营
[生鲜零售内参]致力于利用创新零售及电商模式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提升流通效率及用户服务体验,是一个有情怀有激情有专业度的资讯服务平台。我们实时发布农牧渔行业资讯、分享生鲜零售、供应链管理及营销实战经验,是很多农牧渔从业人士的贴心伙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发布  ·  本轮降温过后,会出现回南天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鲜零售运营

即时配送的中场战事

生鲜零售运营  · 公众号  ·  · 2020-11-21 11:22

正文


即时配送网络作为本地生活的基础设施,正拥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价值。


全文2357字,阅读约需5分钟


文丨杨良


2018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宣布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饿了么和口碑合并组成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按照阿里的官方宣传口径,饿了么丰富的本地生活服务资源和强大的即时配送能力,加上口碑的成熟商家服务体系和深刻的消费者洞察,将作为一个整体,推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全面数字化升级。


次年6月,饿了么再次加码即时配送领域,蜂鸟配送品牌正式升级为“饿了么蜂鸟即配”。


这场发布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饿了么CEO王磊表示:“蜂鸟的全面升级,不仅意味着它作为阿里本地生活的核心竞争力的升级,更标志着本地即时配送行业的新一轮变革已经开始。”


时间拉回现在,今年以来,即时配送战火又起,达达上市、哈啰低调入局……亿欧近日采访了饿了么蜂鸟即配副总裁刘歆杨,跟他聊了聊蜂鸟做了些什么。




商业趋势改变物流


翻阅历史,不难发现,快递、即时配送等在短时间内取得快速发展的物流分支,都起源于商业变革对供应链的新需求。


“物流作为服务业的一种,它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形态,而是跟随商流的变化而变化的”,刘歆杨也说到,“我觉得主要是商流变化的趋势,带来了整个即时配送行业的快速发展。”


最近几年来,商业变革的主流方向正逐步转移至实体商业的线上化,这需要将实体门店中的商品等变成一个线上化的服务,也就天然地形成了大量店仓合一的模式,即单体门店同时在线上及线下发生交易,而实体商品必然需要快速送达的服务。


但囿于中国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复杂性,物流标准化发展的历程中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即时配送也不例外,刘歆杨将即时配送的标准化流程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商品本身包装的标准化, “物流转运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标准化技术,其实是由转运所需的时长以及反复搬运的次数等因素决定的”, 随着运输距离、时效性等方面的缩短,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程度在逐步下降,因此标准容器也在发生变化,比如从海运时代的集装箱演变为快递阶段的纸箱。


即时配送在时效性方面更是跨了一大步,对于要求在30分钟内送达的订单,不可能也不太需要去专门提供一种成本高昂的标准化容器或转运工具。因此,即时配送的标准化会更多地贴近于商品本身,比如餐饮外卖本身就是有包装的,只需要对其做一些细微的改动,就足以实现标准化。


另一方面则是作业流程的标准化。整个物流行业本质上所需要的是一致的标准化作业流程,无非就是将其划分为多少种不同的环节,这些环节适配于单个细分业态所需要的距离与时效。


刘歆杨表示: “这几个重点要素就类似于我们在工业工程里经常会讲到的人机料法环,所谓的标准流程也就是基于人机料法环去设置它的作业流程。”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蜂鸟已在商超、生鲜、美护等领域建立起标准化配送解决方案,牢牢占据着即时配送行业第一梯队的位置。




即时配送的数智化时代


2019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数智世界将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时代。”


而在不久后的品牌升级大会上,蜂鸟也表示未来3年,将建设2万个全数字化即配站,发力商户、骑手、用户的数智化。


如今,全数字化即配站的建设仍然在进行中,对于数字化即配站,刘歆杨介绍说主要包含三个维度。


第一层是站点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包含了从骑手的招募、选用、预留,然后到日常管理、站点服务质量的复盘等相关工作,也就是说这个站点首先从管理和作业流程上完成了数字化升级。


第二层是运作模块的数字化,配送的模式是由地面上无数个蜂窝组成的,蜂窝是一个商圈或几个商圈组成的单个服务单元,每个服务个体最后拼凑组合而形成整个蜂鸟的即时配送网络。


第三层是骑手装备的数字化,“比如说在餐箱里,我们会通过温控芯片的植入,去监控每一张订单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是否达到我们的要求。”


如今,蜂鸟的数智化转型已初见成效。




从送外卖到送万物


今年7月,王磊宣布饿了么全面升级,从餐饮外卖平台升级为解决用户身边一切即时需求的生活服务平台,从送外卖到送万物。


其实,即时配送需要思考的就是:送多远、送多快以及送什么。在饿了么升级之后,这三件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是配送距离,单就餐饮外卖而言,这个品类的供给非常充分,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提供3公里左右的服务半径就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但如果扩展到其他业态,配送半径可能会变得更长。


二是配送时效,即订单要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履约和服务。随着品类的不断丰富,配送平台的另一个挑战其实不是快而是准时,比如很多消费者期望的是在到家的时候就能拿到买的菜,这其实对调度系统的整体能力提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配送品类,过去送外卖仅需要一个标准的盒饭包装,但如今面向鲜花、蛋糕等品类开放,就需要蜂鸟能够提供不同行业标准的包装解决方案以及操作流程方案, 每多一个行业就要多一套线上化和数字化的作业流程,干预到骑士的日常运作中。


经过多年的能力打造,蜂鸟已初步形成了送万物的能力,饿了么的升级就是一次明显的体现。但对蜂鸟而言,未来的想象空间远不止如此。


在被阿里收购之前,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就说过,“配送是饿了么的核心价值之一”。


当下,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渐消散,电商巨头开始深耕存量用户的消费需求,而即时配送网络作为本地生活的基础设施,正拥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价值。


刘歆杨也表示:“我们是非常清晰的把自己定义成本地生活和新零售的基础设施,我们也希望随着实体经济线上化的不断繁荣,我们能够真正成为整个经济带中的‘水电煤’业务,变成一个不可缺失的标准化服务。”


当前,蜂鸟的业务总体表现出两大特征。一方面,客户数和客户的业务量在快速增长,尤其是非餐类客户的业务量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蜂鸟所涉及到的品类丰富程度在快速增长。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作为基础设施的蜂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文由亿欧原创。申请文章授权请后台回复“转载”,联系相关运营人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COMMEND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