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叔的刀法
评论和随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刘润  ·  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不结婚了? ·  11 小时前  
差评  ·  想买 YU7?先看看这台 14000 ... ·  昨天  
纯银V  ·  再转一次~-20250202201412 ·  昨天  
王路在隐身  ·  请读者给deepseek写的文章投票 ·  2 天前  
王路在隐身  ·  关于心梗,这些你不可能全知道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叔的刀法

坐在机场星巴克开始后半生

叔的刀法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6-10-16 10:37

正文


我坐在机场的星巴克,一杯美式咖啡,有两个小时需要杀。本来12点的飞机,我给看成10点的了。于是生平第一次,我尝试在咖啡馆写点东西。机场星巴克,无数人晃来晃去,万一我能在这里写点什么出来,后半生有希望了。我曾经设想有一天不上班了,就去咖啡馆写东西——每天穿着干净衬衫,拎着电脑包,到咖啡馆的专属座位坐下,老板(最好老板娘)过来略微寒暄两句,一杯咖啡端上来,然后我打开电脑开始写作。

 

我弟说,贱骨头,你这是上班没上够吧。

 

国庆节期间去台北玩,朋友领着去当地著名的明星咖啡馆。这个咖啡馆之所以有名,除了当年小蒋每天下班要到这里给俄国太太买西点,主要还是台北一帮作家天天过来写作。咖啡馆里到处都是他们的照片,当年他们的专属座位也有标记出来。不过他们都老了,不来了。

 

我一直不能理解怎么能在咖啡馆写出东西来。海明威、罗琳、明星咖啡馆的老炮们,他们怎么能在嘈杂的咖啡馆写出东西来。但是很显然,我不理解不代表不存在。我们写东西的人都经历过那种搜肠刮肚吧,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让人烦躁不安,也许一个完全封闭和安静的环境并不是写作的惟一场景。谁知道呢。

 

可能,可能相当多的人是无法只靠自己就把周边的世界填满的。比如说,你有一间大大的书房,你完全占有它,同时意味着你也对它负有义务,你需要把它填满,你需要主宰这个空间的一切,哪怕在你魔法失灵、搜肠刮肚的时候。这样的时候,你会恐慌吗,你会觉得靠自己把一大片空间填满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吗?

 

咖啡馆是不是能够让你轻松一点?你不再独占一大片空间,也不再有填满它的义务。生命力强盛灵感澎湃旁若无人的时候,你可以把精神领地推到无远弗届;当你疲惫、分神,或者干脆没有想法的时候,它就无声地渗透回来,直到与你融为一体。当你不再负有义务,你就得到自由?也许很多的烦恼,都是由于人为划定的边界,画地为牢是也。

 

20天没有更新公众号了。期间其实很多事情可以写,调控房价、三星陷入大麻烦、鲍勃迪伦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每一件事我都不能说毫无想法,但这些想法看上去更多是一些陈词滥调,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于是都没有去写。我自己也想,为什么会有陈词滥调的感觉?很大一个可能是它们没有发自内心,即便言之成理,在我看来也是陈词滥调。比如关于鲍勃迪伦,他感动我激励我已经是快30年前的事了,情节也依然是你能够猜到的陈词滥调:白板大学生弹着吉他唱《答案在风中飘》的样子。的确我能够把那首歌词倒背如流,可是那又怎样,我还能倒背如流好多毛泽东诗词呢。我知道我对他的认知并没有和我一起成长,如果我还在重复30年前的印象,那不是陈词滥调是什么?的确我没有勇气像有些同龄人那样:闪开,让我歌唱80年代。

 

就如同此刻我坐在机场的星巴克,打开电脑,那么我只享有此刻,以及一片不确定的开放空间——当我想起30年前弹着吉他唱鲍勃迪伦,这片空间在我眼前无远弗届地展开;当我觉得实在不合适拿30年前的记忆出来装逼,刚才还无远弗届的空间立刻就崩塌了,它直逼我眼前的桌面,并且我分不清它最终在哪里与我的感觉融和在一起。

 

好了,我要收起电脑去趟洗手间了。机场星巴克和海明威、罗琳、明星咖啡馆们还是有两大不同,第一没有熟客帮你照看下,第二纸咖啡杯实在够大。其实我的口味早就被星巴克培养了,那种拇指大的一小杯咖啡一坐两三个小时,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