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初,锂离子电池开始被使用在计算机和电话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上,并在运输和电力工业领域飞速发展。但由于电池的成本原因,使得其在汽车领域上的应用才刚刚开始普及。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把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其未来几年之内的主要计划之一。
目前,来自亚洲的电子制造商控制着电池业务,其中的顶级厂商有LG和三星。中国也有八个电池工厂正在建设中,亚洲有望继续保持其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
戴姆勒的工厂将是迄今为止欧洲最大的电池生产基地,电池将供应给其汽车业务以及由旗下奔驰和Vivint Solar公司投资的家居能源存储系统上。
戴姆勒公司表示,预计在2022年之前,旗下将有超过10款新型电动汽车推向市场。其他类型的新款电动车也将从2019开始陆续发布,并划分到梅赛德斯-奔驰新的EQ子品牌下。
“展望未来几年,我们在电动汽车市场有着很强的发展能力,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有足够的充电设施。”梅赛德斯-奔驰美洲能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Boris von Bormann说道。
特斯拉的电池工厂约三分之一的设施已在今年1月建成,全部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35千兆瓦时,足够完成其50万辆汽车的年生产计划,并成为仅次于LG公司的第二大电池供应商。不仅如此,特斯拉还计划再建造一座同样级别的电池工厂。
根据特斯拉公司给股东的去年第四季度报告,今年下半年将完成最多三座电池超级工厂的选址工作。
▲
戴姆勒将在
2019
年推出基于
EQ
概念电动
SUV
。
戴姆勒目前并未公布其产能目标。大众公司正在与电池制造商洽谈合作并计划在德国建造工厂,来提高公司在这一领域的专业化程度。由前特斯拉高管创立的NorthVolt公司也宣布计划投资40亿欧元在瑞典建造电池工厂。
电池组件作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中最昂贵的部件,约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一。更高的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产量将有助于削减电池在各种应用领域内的成本,并可减轻充电费用的负担。其结果可使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车间的竞争力变得更强。到2021年时,锂离子电池容量的使用价格预计可以比现在便宜43%,也就是说,从如今的273美元降到156美元。
确实,锂离子电池的广泛使用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也有可能会被其他尚未被发明的技术所取代。未来是否可以大规模应用于市场,也还是未知数。西门子英国能源管理公司的能源储存部门负责人赫特兰德·约翰逊(Hartland Johnson)也表达了其对电池在实际应用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的担忧。
即便如此,汽车制造商们也陆续在建造电池工厂,并看好汽车未来的电动化。
根据BNEF的分析,到2030年,充电式混合动力车可达到新车销售额的五分之一,约2100万辆。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参观戴姆勒工厂时,也强调了政府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达到600万辆电动车的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