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114通信网
中国知名通信行业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C114通信网

雷军带领七周岁小米二次创业

C114通信网  · 公众号  ·  · 2017-05-15 17:4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市场研究机构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季度手机跟踪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机的国内市场份额为9.0%,相对于2016年第四季度7.4%的市场份额环比增长21.6%。一度因为增长危机而陷入舆论漩涡的小米,似乎让业界看到了其触底反弹的趋势。

事实上,不只是智能手机,为了重回巅峰,今年以来,雷军和他率领下的小米已经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做了不少实践。按照时间顺序,咱们来捋一捋。

踏上自研芯片之路

2月28日,小米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芯片松果“澎湃S1”,并搭载于同时发布的小米新款旗舰拍照手机小米5c。由此,小米也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全球范围内具有同时生产芯片和手机能力的第四家终端厂商。

众所周知,芯片是手机行业技术的制高点,是金字塔尖的科技,如果想在这个行业中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还是要在核心技术上拥有自主权,才能走得更远。

作为一家互联网手机厂商,小米一直深切感受着手机芯片之痛。早在2014年,雷军就在内部会议上提出了公司未来十年发展战略规划,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小米要拥有自己的芯片;这个在当时看来十分大胆的想法,却在28个月之后得以实现。在这28个月里,小米储备了大量人才,不少人来自全球知名的芯片半导体公司,在这个行业从业经历超过10年。

虽然小米松果“澎湃S1”芯片采用的是28nm制程工艺,这与高通的高端芯片相比肯定还有一定差距,但对于渴望重回巅峰的小米来说,推出自研手机芯片仍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规避供应链波动带来的风险;降低成本;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塑造独特的竞争力。

因此,对于小米来说,走上自主研发芯片这条路可谓势在必行;当然,未来小米自研芯片之路能走多远、达到怎样的高度,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小米6浓缩七年探索

2017年4月19日,小米发布了最新旗舰手机小米6,号称是其七年探索的梦幻之作。小米6采用高通骁龙835年度旗舰处理器,标配6GB大内存,5.15英寸护眼屏,四曲面机身,变焦双摄+四轴防抖拍照等黑科技。

先不说产品怎么样,作为一个演讲高手中的高手,雷军雷布斯在介绍小米6时的表演可谓声情并茂、感人肺腑。一点都不夸张,现场好多人是全程站着听完了长达两小时的发布会。

其中很有意思的是,雷军透露,“小米6采用骁龙835处理器,对比友商以高通骁龙625作为其主流旗舰的处理器,搭载高通骁龙835意味着处理器成本提升310%;标配6GB内存,比友商标配4GB内存的成本增加了56%;变焦双摄的相机成本也比一般黑白+彩色的双摄相机成本增加了41%。”

对比其他竞争对手水涨船高的产品售价,小米6标准版售价2499元(6GB+64GB)、高配版售价2899元(6GB+128GB)、陶瓷尊享版售价2999元(6GB+128GB)。“小米坚持做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小米手机坚持将性价比进行到底!持续探索黑科技,小米仍然坚持为发烧而生!小米会不忘初心,一直坚持做感动人心的好产品,成为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发布会上几度哽咽的雷军眼眶湿润地说。

当然,坚持为发烧而生、将性价比进行到底,可能就意味着相对较低的利润,未来小米能否保持比较健康的利润或者探索更多的商业模式,也是小米下一阶段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零售百货”初开张

说到这里,好像都是与手机产品相关的话题。但事实上,小米已经不再只是一家手机厂商那么简单。

从手机到平板、笔记本、路由器、电视、手环、VR眼镜、智能摄像机、插线板、移动电源、耳机、音箱、平衡车、运动鞋、体重秤、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电饭煲、电水壶、扫地机器人、灯具等等,如今小米的产品多的有点数不过来。

在一些竞争对手眼里,小米开的这是“杂货铺”;在众多米粉眼里,很多人其实还蛮喜欢小米的产品越来越丰富;而在小米人自己眼里,小米并不只是一家手机店,而是一家零售百货,是生活类消费电子的百货商店。

除了手机、电视、电脑、路由等核心业务和产品小米会亲自做以外,小米很多其他智能硬件产品基本都来自于小米旗下的生态链企业。

早在2013年底,雷军就察觉到物联网和消费升级的大趋势,随即小米生态链部门孕育而生,从手机周边产品小米移动电源、小米耳机开始,历经3年多时间,小米生态链通过百余款产品的推出逐步覆盖了手机周边、智能家电、个人交通、生活方式、极客酷玩和优质制造资源等6大方向。

产品品类逐步丰富的同时,雷军在2016年3月宣布对小米生态链进行战略升级,推出了全新品牌——MIJIA米家。自此,小米智能家庭类产品也全面启用了米家品牌,“做生活中的艺术品”也成为米家品牌的产品理念——旨在给消费者带来集可靠品质、优良设计、合理定价于一身的智能家居产品。

在首款米家产品米家压力IH电饭煲推出后,米家品牌又陆续推出了血压计、台灯、电水壶、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对讲机、行车记录仪、签字笔等20余款米家品牌产品。而在米家多款产品斩获包括iF设计金奖在内的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大奖的同时,也获得了多项智能家居领域的销量冠军,成为全球最大的商用智能硬件品牌,也为小米开张“消费电子百货商店”积累了丰富充足的货源。

渠道方面,在线上市场已经站稳脚跟之后,小米也把眼光投向了线下市场,提出了以信息对等、高效率制胜的新零售模式。据雷军透露,大力推进的小米之家在3年内将会突破1000家,整体小米之家的收入将会在5年内突破700亿。

当然,产品线过长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产品品质、用户体验、品牌口碑,以及线下渠道的重资产投入在未来可能带来的挑战也是小米需要重视的问题。

专利储备持续加码

此外,小米的国际化步伐也开始提速,在印度、印尼、俄罗斯、巴基斯坦、乌克兰、以色列等国家,小米手机以其高性价比的优势正在迅速占领市场。

当然,专利问题此前一直是小米拓展国际市场的一大短板。若想避免此前小米手机在一些海外市场因为专利问题而被禁售的情况再次发生,小米必须在专利储备方面持续加码。

一方面小米持续在自主研发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另外一方面小米还强化和外部资源的合作,通过外部资源合作以及购买专利、公司并购等方式,来实现专利和技术储备的持续增长。据小米介绍,截止到2017年3月28日,小米的全球专利授权量已达4043件,其中的国际专利就达到1887件。

今年1月,小米宣布与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解决方案提供商杜比实验室的全资子公司Via Licensing Corporation达成协议,Via公司同意小米使用其Advanced Audio Coding(AAC)专利池下的专利技术。小米还出现在北美知名专利经济研究机构ROL律师事务所(Richardson Oliver Law Group LLP)所撰写的2016年专利经济市场相关报告中,该报告披露2016年共有772个专利资产包出现在出售清单中,包括了11000个专利,小米公司首次出现在该报告中且以美国专利市场大买主的身份被标注。

慢慢学会自我批判

在2017年的小米公司年会上,作为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给小米定了一个小目标:“2017年,小米整体收入破千亿元。”

此话一出,业界也有很多负面评价,有人觉得雷军又在忽悠。但在雷军看来,“如今小米内部有非常多的业务超过了百分之百的增速,我们年底看成绩单。其实以小米今天的基本功,过千亿是百分之八九十的概念,只是个小目标而已。”

“但是,千亿的营业目标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真的夯实了基本功,这是我所关心的。”雷军强调:“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的打出去,基本功永远是每个企业运行最重要的事情。”

回顾小米的创业史,从2010年开始创业到现在将近7年的时间里,从公司注册开始的十来个人起步发展到今天的1万多人,到后来不到五年时间就突破了100亿美金销售额,可以说小米在整个商业史上创造了一个并不多见的奇迹。

“我们在这样一个爆发式增长和超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是有很多应该做却没有做的事情?是不是有很多应该做好的事情却没有做好?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所以无论哪一个企业都不可能保持永远的超高速成长。”早已四十不惑、马上就快五十而知天命的雷军深知,“一个企业如果继续再高速成长几年时间,当积累的问题更多的时候,就很容易崩盘!”

诸多问题的积累,也让小米一度陷入了发展瓶颈。对此,作为公司的掌舵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创业的雷军必须在摸爬滚打中慢慢学会自我认知、自我批判、试错后马上纠错。

老雷的反应还算快,2016年初,雷军发出“回归初心,大胆探索”的全员号召,提出了减速转型,通过“补课、减速、调整”,抓住问题的本质来解决问题。小米2016年最重要的战略就是:开心就好。雷军同时呼吁全体员工要放下包袱、忘掉KPI、开开心心做事情,认认真真抓住企业的基本面,夯实基础。

至此,小米开启了以探索为主旨的二次创业过程。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小米陆续开始了新零售、国际化、尤其是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布局。小米2017年怎么干?雷军表示,“天上不会掉馅饼,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年,小米要聚焦5大核心战略,分别是:黑科技、新零售、国际化、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金融五大部分。

片尾曲:

写到最后,突然想起2013年底,雷军和刘德华在清华大学进行了一场名为“将人生变成战场”的跨界对话。“科技界劳模”雷布斯与“娱乐圈劳模”华仔的首次公开对话,吸引了众多米粉与华粉的热情关注,来自不同领域的两位顶尖高手(也是老男人)与我们分享了各自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

谈及哪些是你成功最大的阻碍?

雷军:“自信过了之后就会自负。我年轻的时候也很自负,做了很多逆天的事情。40多岁之后,我领悟到人要学会如何顺势而为。”

刘德华:“成功就是你可以接受失败。什么叫最失败?——就是你自以为你已经成功了。我做错的时候,也会对着镜子骂自己。”

可见,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明星、做企业,都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认知、自我批判,才能够持续进步,才可能成为各自领域的常青树,走的更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