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涯社区
【天涯社区】唯一官方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央行降准! ·  昨天  
人民日报  ·  全球首例!北大为小女孩庆祝10岁生日 ·  3 天前  
新华社  ·  拉拢参保人虚假住院,多家医院被点名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涯社区

行行摄摄 | 老家:心中永远的温情

天涯社区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24 16:01

正文

我的老家是黑龙江省北部的一个小城,东北平原和嫩江平原的交汇处。平原平到什么样子?站在房顶可以极目天边,看到你视力望不见为止。这里水流充沛,小河流,小水库星罗棋布地镶嵌在大地上。冬天远处近处全是白皑皑的雪,下雪天房子上树上连空气似乎也都是白色的。夏天大地穿上绿装,仿佛青纱帐一般,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草香……


  小时候没有旅游,有的是远足还有郊游,也都是距离家十公里以内的地方


  我的第一次远足,当时家里住在乡下的一个村子里,距离乡政府大约七八公里的样子。那年妈妈要去看医生,我和姐姐没有人带,于是一家四口集体出发去乡上。当时姐姐六岁,我四岁。对于四岁的孩子来回走十五六公里确实太多了。妈妈说我是自己走去的,路途中间爸爸抱过几次我都不认可,看看,我能走路是有历史依据的


  乡上是一个大大的屯子,有很多房子都比老家的好看,这有一条河一个水库还有一座小山坡,更加新奇的是这里有火车站,当火车通过时我和姐姐都紧紧的抱着爸爸的腿。


又过了半年我家搬到这里,于是我们再也不怕火车鸣叫,当火车轰隆的声音传来,孩子们几乎都跑到铁路旁掩在树后或者院墙后面观看,每一张小脸上都透着兴奋
  在这里只生活了一年多我们家又搬家了,这次搬到了县城

我家住在家属大院,那里一共有12栋房子,72家住户

这里就是小小的伊甸园,就是我们儿时的天堂。我的童年记忆就从这里开始……



玩耍

刚搬来的时候是春天,外面的路和乡下差不多的不好走,都是泥和水。妈妈一般是不让出去玩的。对门有个小哥哥叫小军大我一岁,他家只有他一个孩子,据说是抱养的,很娇惯。他每天都来找我玩,玩的最多的就是和泥摔泡,用泥做小碗,大碗,盘子还可以捏小鸡,团鸡蛋,还有鸡窝鸡妈妈和鸡雏,再把砖头磨成细面当成颜色粘到手工的外面,让它们更加的好看和可爱。


每天都是小军把泥从外面挖回来再来找我,我们一起摔泡。把一大堆泥分成两半,一人一半,再用手团成圆球,捏压成碗型,越薄越好,对着光亮看一眼问一句:有没有窟窿有没有眼,对方说,没有!于是使劲的往地上一摔,空气的压缩,啪的一声,泡的底部爆出了大大的洞,对方再用和洞一样的泥巴把窟窿补上,再重新开始,直到一个人的泥巴输没,或者不玩了或者团在一起重新分配。赢了输了都开开心心的。

 



晒农货

在这里舅妈每天都忙,忙着去地里抠土豆,洗土豆,晒土豆干,摘豆角,切豆角丝,扒豆角片,姑姥是小脚老太太她很少下地干活,只在家中做饭给舅妈帮忙。这里几乎什么东西都能晒,辣椒,茄子,玉米棒子烀好了后也挂在外面房檐下晒干留着冬天再吃。还有辣椒西红柿都是可以晒干的。我有的时候和舅妈一起去地里玩,更多的时候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给姑姥帮忙,晒豆角。
  还有一种小吃就玉米干粮,就是把鲜嫩的玉米用插子插碎,放在新鲜的玉米叶上,放在锅里蒸熟,然后拿着玉米叶就可以吃了,很清香很好吃。

 



过年

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吃饺子,别以为马上就能吃到饺子了,三十这一天的白天,可是要早早起来忙年的。


早起要把对联、福字都贴好,并且要在街坊四邻里抢先才好。吃过早饭,手巧的要糊灯笼,粘彩旗,灯笼有木框的,有铁架的,铁架的不好糊,要在铁丝的外面绕上一圈绒布之类的东西才能牢固。到了傍晚,家家户户的灯笼杆高高地矗立着,以灯笼杆为中心放射状的五道彩旗在寒风中飒飒飘,鞭炮齐鸣中,晚饭开始了。


这顿饭是一年重最丰盛的一顿饭。首先,菜中必须有鱼,象征着富富有余,鱼还不要吃完,到了明天,也就是明年,主妇会气派地说:把去年的“余”端上来!多富足啊。菜还要有鸡,大吉大利嘛。大吉大利,富富有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吃完了晚饭,炒瓜子,化冻梨,大人孩子一起忙乎,忙完了,父母和面、剁馅儿,准备包饺子,孩子们提着灯笼跑出家门。


孩子们的灯笼是多种多样的。富裕的人家是买了玻璃的,方方正正的,手巧的孩子自己用高粱秸扎制的,外面糊着透明纸,纸上还粘着剪纸,或用蜡笔勾画的小花。还有一部分孩子,提的是用罐头瓶绑上麻绳做成的简易灯笼。别以为这个简单,那年月,一个罐头瓶来的可不容易


这个夜晚是孩子们的“年”,有的吃,有的玩,可以尽情的疯,做错了事,更不会挨打,挨骂,是一个解放了的日子。无论跑到哪家,大人们都会给孩子们兜里装上几把瓜子或几块糖果。这大概就是孩子们盼年的理由吧?

 

(杀年猪)

(大灶台)

(猪肉炖粉条)

(冻梨)



扭秧歌

大年初一到初五的秧歌不能不看,在寒冷中猫了大半个冬天的女人、孩子,撂下饭碗,急匆匆赶到秧歌场观看。红日,白雪,蓝天,穿红戴绿的秧歌队,踩着欢快的唢呐曲儿,尽情地跳着,扭着。走到近前仔细观看,就会发现,秧歌队穿的披的都是被面,可能是从哪家新娘子那里借来大的。

 


正月十五

年的欢乐会在正月十五这天再次达到高潮。吃过晚饭的孩子们,先帮着大人冻冰灯。用没有梁的水桶,主体是梯形的,东北叫它“为德罗”,装满一桶水,放在外面冻着,当冰附着桶壁半寸厚时,把桶拎回来,上面凿个洞,把里面的水全部倒出来。这就是一个冰灯了。如果想让冰灯更加漂亮,就可以在水里兑上颜色,当时有的其实也就是红蓝钢笔水。五颜六色的冰灯出来了。


晚上,在冰里面,放进一个小煤油灯,摆成各种图案,一个个真正的冰灯就出来了,摆放完冰灯,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去井沿儿。传说十五十六走百病,围着井沿走三百步,能消百病。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着井台,走着数着,再在井台的冰堆上滚上几滚,滚去各种灾难,滚来各种好运,然后再抱回几块大的冰块,放在自己家的鸡架、狗窝、猪圈上,期待着六畜兴旺,鸡犬安宁……


真正过完年要在二月二,这一天要烀猪头猪手,这个也要忙乎半天,先把猪头猪手放在炉子上面烤,把毛烧掉,再把炉钩子烧红把顽固的难弄的都处理干净,当时空气中都弥漫着猪毛味,把锅烧开之后,大人还要忙着给孩子剪头发——剪龙头。


二月二,龙抬头,虫抬头,“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为德罗”)

(小时候的煤油灯)

长大了的我,搬家,搬家,一次次的搬家,距离老家越来越远,说对老家越来越惦记,好像有点过,但凡是老家的信息一定会关注,老家的新闻也会聚精会神的听,梦里多次回到老家,回到生我养我的小村庄,也多次梦到知青点的战友,梦见金黄的麦田,还有随风摇曳的淡蓝色的亚麻花,漫山遍野的土豆花……


就这样一直忙着,忙着,从一开始玩泥巴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退休的老太太,时间真是无情呀


点击阅读原文,一起玩耍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