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出来你们可能不太相信,但刚刚忍痛从过年气氛中抽身,回归打工人的小编,真的是一秒切换身份,化身牛马圣体,每天兢兢业业,认认真真
。
为了证明我没有消极怠工,今天给你们上点干货,特别干的那种!
画面构成,也称为构图,是视觉艺术和媒体制作中的核心要素,无论是在电影、动画、游戏还是插画等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推广↓
咱今天,就跟着前暴雪娱乐故事板艺术家
栗田唯来学点构图理论:
通过分析《绝命毒师》系列中的具体场景,来了解“视线引导”这一构图技术。
在进入正题之前,按照老规矩,咱还是要稍稍介绍一下今天的这位老师的:
出身日本高知县的故事板艺术家,毕业于旧金山艺术大学。曾任职于暴雪娱乐,期间负责《守望先锋》等多部短片动画的故事板;回到日本后先后参与
《Ninjala》以及网飞
动画作品《ONI ~神々山のおなり》的制作。
现任故事板艺术家团队“Soiful”的创意总监,在线课程“Animation Aid”的手势绘画和故事板讲师。2021年成为京都艺术大学插画课程的视觉叙事讲师。
视线引导作为一种构图技巧,目的是通过画面中的各种元素,引导观众的视线到特定的焦点区域,
能够帮助观众有效接收信息、增强情感共鸣,提升叙事效果的同时优化整体观影体验。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享下,栗田唯总结的几种视线引导基本手法:
首先,想象在一个完全空白的画布上放置一个黑色的点,这个点将成为视觉上的焦点。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指示焦点,从而引导视线。
例子1. 镜头中,画面内汽车是唯一显著元素,因此观众的视线会自然被吸引到成为焦点的汽车上。
例子2. 非常直观,镜头中男子的背影被处理成了背景的一部分,且光线较暗,明亮的汽车前灯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吸引观众目光的焦点。
例子3. 角色处于较暗环境时,火柴的火焰作为画面中最亮的部分就成为了焦点。
例子4. 相比前几个例子稍微复杂,通过相机镜头的模糊效果来制造景深感,前景和背景的模糊处理让戒指显得格外突出,成为了焦点。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突出戒指,还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使用线条来进行视线引导,即通过线条指向希望观众注意的方向。
例子1
. 在这个画面中我们会自然地将目光投向右边的人物。这是因为桌子、天花板和墙壁线条作为引导线(Leading Line)指向了焦点(Focal Point)。
镜头使用“两点透视”手法,即存在
两个消失点(Vanishing Point),且垂直方向的线条与地平线保持垂直的透视图中,朝向这两个消失点的线条可以作为引导线,用于引导观众的视线至焦点。
例子2. 在下面这个镜头中,即使位于画面中央偏左被拍的很小的人物,也会因为前方大车形成的引导线而引人注目。
例子3. 较为复杂的例子,来自左右和上方的多条引导线汇聚于中央人物,使焦点更加明显。
例子4.
一个有趣的镜头。焦点是人物的脸,“阴影”很好地构成了引导线,引导观众的视线聚焦到角色脸部。
例子5.
引导线不止可以
是几何直线,还可以是有机曲线。木栅栏是直线,粗树枝和车身轮廓是曲线,共同形成了指向人物脸部的引导线。
例子6. 其他人物的身体也可以作为引导线。可以看到,从背对镜头人物的颈部开始,经过手臂到手形成了一条引导线,指向对面的焦点角色。
例子7. 除了身体形成的引导线之外,病床前两人的眼神也是一条无形的引导线。
例子8.
虽然是一个昏暗的场景,但后面两个人的脸和背对镜头角色视线形成了一条引导线,观众的目光自然而然集中在了前景人物的脸上。
说完了点和线,咱们再来说说如何使用形状来做视线引导。所谓“框中框”,就是在电影画面内再嵌入一个框架,利用人类看到框住部分就想去看里面内容的心理倾向,引导观众视线。
例子1. 《绝命毒师》中的一个重要场景,利用镜子形成的正方形框架,将观众视线聚焦在镜中人物身上。
例子2. 长方形框架,这里也用到了之后要介绍的“中心对齐”手法。
例子3. 非常巧妙的画面构成,从滚筒洗衣机的圆形口由内向外拍摄,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构图来增强视觉吸引力。
例子4.
车窗形成的曲面形状,在这个镜头中,车外人物夹在手中的名片也起到了视线引导的作用。
例子5. 利用镜子内的形状进行构图。通过模糊背景来制造深度感,突出车内后视镜中照出的角色表情。
例子6.
使用某种形状(如镜子、玻璃、水面或其他反光物体)来反射出人物的脸部,是影视制作中常见的视觉表现手法。
例子7. 通过
镜子反映出演员的脸。虽然这个镜头的焦点是钞票,但由于演员的反应也很重要,所以将镜子里的脸纳入画面。
例子8.
这是一个稍特殊的动态构图示例。非常高明的手法,随着演员的表演,一个梯形的引导框架逐渐形成,将观众的视线焦点引导到演员身上。
三分割法
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构图技巧,可以帮助创作者实现平衡且引人入胜的画面效果。
在画面中分别画两条垂直线和两条水平线,把画面分成3×3=9个格子,将焦点放置在这些线条的交叉点或沿着这些线上。
之前的一个例子里,实际上也是使用了三分割进行的视线引导。
例子1. 将三分割线本身作为引导,而不是把焦点放置在三分割线交叉点上,从而
更灵活地引导观众的视线,创建出更加动态和平衡的画面。
例子3. 稍微剧透一下。角色脸部位于纵向的三分割线上,形成了一个优秀的构图。
中心构图,是指将主体
放在画面的正中央,使其显得更加突出,常用于强调某个特定的角色或物体,使其成为视觉焦点。
例子1.
一个相当有趣的画面设计。前景中的两个人似乎即将对画面中央的男性采取某种行动。通过将主要角色置于画面中央,既突出了情节发展,又增强了戏剧性效果。
例子2.
即使在一个拥挤的画面中,只要关键人物位于中央,观众就能轻易识别并关注该人物,避免了注意力分散的问题。
例子3.
照明技术也可以被用来增强中心构图的效果,确保画面中央的主体得到适当的光线照射,进一步突出其重要性。
接下来介绍的是通过对比度来集中视线的手法,最终目的是利用黑白、明暗的强烈对比来突出想要展示的内容。
例子1.
在明亮的白天、开阔场所拍摄处于阴影中的人物时,人物的轮廓会非常突出。
例子2. 逆光使得人物的轮廓清晰地凸显出来,地板上的光线像路径一样延伸,有效地引导了观众的视线。
实现这种构图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将摄像机
放置在一个较低的位置。
业内常说“好的构图中会有好的三角形”,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画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