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到了公众号上,不当之处请多包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胖东来就产品掉色等情况致歉、学生家属举报学校 ...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治未病”“救急病” ... ·  昨天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昨天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大同古城一店铺因未彻夜亮灯被撬锁开灯、警方回 ...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复盘2024连锁餐饮舆情风险分布,精准把脉行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蝈蝈创新随笔

一句话理解高科技

蝈蝈创新随笔  · 公众号  ·  · 2024-02-18 10:33

正文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理解高科技的机制:高科技是 原理简单、现实复杂的统一体。 其中,现实复杂性是为了满足应用场景的需求,而原理简单又往往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今天谈谈高科技是如何从原理简单变得复杂的。

技术变得复杂,本质上是为了应对各种变化:应对场景的变化、应对内外部的干扰。这些变化和干扰有的是突发的、有的是渐变的;有的是已知的、有的是未知的;有的是预料之中的,有的是预料之外的。质量要求高时,应变的难度往往非常大。应对这些变化要以经济性为前提,这往往又会提升技术的复杂性。控制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通用的方法论,就是因为它是一种 “应对变化”的方法论。

创新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防止失败。防止失败的思路要遵循 “以终为始、需求驱动”的原则。所谓的“终”指的是最终的应用场景。而理解最终的应用场景就要搞清楚各种可能的变化。前一篇文章中谈到的几个例子,都可以看成“以终为始”的做法。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原则是可以避免失败的。

高科技往往具备一定的通用性、以便实现技术和知识的复用。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从个别场景到通用场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以终为始”往往是从特殊场景的应用开始的,以便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步走向通用。在走向通用的过程中,人们为了应对复杂多样的变化,可能会逐渐简化技术的原理。这样,技术发展的轨迹往往就是:技术的原理越来越简单、技术实现的逻辑却越来越复杂。

在做工业大赛做评委时,我经常看到一些好的方向却没有做好,会产生强烈的遗憾,甚至会有一种给参赛队员做指导的冲动。

比如,某个参赛队用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设备的润滑情况。他们展示了成功的案例,就非常自豪了。但我想问他们的却是他们如何应对变化的:气温变了会怎么变?设备从新到旧有什么变化?负荷变化时,参数是如何变的?同类设备之间有什么差别?换成其他类型的设备时,技术有什么共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