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世界
传播科学知识 倡导科学方法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科学文化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世界

地球还会进入冰河时代吗?

科学世界  · 公众号  · 科学  · 2018-07-25 16:55

正文

↑↑ 点上面蓝色小字 | 关注 ↑↑

我们是中科院主管、科学出版社主办,与日本知名科普杂志Newton版权合作的一本综合性科普月刊。


如果你看过《冰河时代》的话,一定对当时冰封的大陆和猛犸象、剑齿虎等灭绝生物印象深刻。据我们最近的末次冰盛期结束于大约 1 万年前,那么,人类还会面临下一次冰河时代吗?

答案很有可能是不会 。作为一种空前的地质营力,人类对地球的改变已经足以抑制下一次冰期的启动。

在解释这个回答前,我们需要解释地球是如何进入冰期的。或许你会听说过米兰科维奇周期这个词吗。米兰科维奇周期是由地球轨道偏心率、黄赤交角及岁差三要素构成的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影响地球接受太阳辐射的强度。

不过,天文学周期自地球诞生以来就已经存在,而冰期却并非亘古永存。如果只看自 5.4 亿年以来的显生宙,证据充分的全球性大陆冰川只出现在 3.5 亿~ 2.7 亿年前的石炭 - 二叠纪,以及 260 万年以来的第四纪。也就是说,冰河时代是地球历史上的“异类”,仅用米兰科维奇周期并不能完全解释进入冰期的原因。洋流、板块分布、甚至生物演化都是不能忽略的因素,当然更重要的因素还有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所占比例。

南极的大陆冰川形成于 1400 万年前,与板块运动导致南美洲、澳洲与南极洲分离,从而形成狂暴的寒流——南极环流有关图 /scotese

根据一项 2016 1 月发表于 Nature 的研究,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 Andrey Ganopolski 等发现,在地球历史上最近的 8 次冰期中,受米兰科维奇周期控制的 北半球日照强度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是关键指标 。同时他们的结果表明,即使人类从现在开始减缓对碳平衡的干扰,下一次冰期的启动也会在 10 万年之后。 Ganopolski 表示:“即使没有人为的气候变化,冰期也不会在 5 万年内到来,这使得全新世成为第四纪的一个异常漫长的间冰期。然而,根据我们的研究,燃烧化石能源所产生的额外二氧化碳,已经足以将冰期再推迟 5 万年,甚至可能干脆跳出冰期循环。这令人难以置信, 人类已经足以干扰造就如今世界的基本规则。

研究使用了一个复杂的地球系统模型,同时模拟了大气、海洋、冰川和全球碳循环。通常情况下,冰期由北半球夏季异常低强度的太阳辐射启动,这是由于当前大陆板块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缘故。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减缓这一趋势。如果太阳辐射较低的同时二氧化碳浓度也低于某一阈值,则地球就会进入冰期。研究者表示:“冰河时代塑造了地球如今的面貌,但现在是人类燃烧的化石能源决定地球的未来。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人类世’,在这一阶段人类本身成为了地质营力。”

冰期启动与二氧化碳浓度和日照的关系 / Andrey Ganopolski et al.

图中深蓝线为从冰芯获得的过去 80 万年的二氧化碳浓度;右侧彩线为不同规模碳排放下的未来二氧化碳浓度;细灰线和延伸至右方的黑线为北纬 65 °最大夏季日照函数推导出的启动冰期允许的二氧化碳浓度阈值;下方粗灰线为等效成海平面高度的冰川体积;天蓝色条标示过去 8 次冰期启动时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启动冰期的二氧化碳浓度阈值;右侧的蓝灰条标示可能的下一次冰川到来的时刻(没有人类活动的情况)。

80 万年以来,地球总体展现着冰期逐渐发展——迅速进入间冰期——由于二氧化碳浓度低于阈值再次进入冰期的循环,循环的周期大约是 10 万年的米兰科维奇周期。今天的地球处于 1 万年以来的温暖的间冰期,而上一次冰期开始于 11 万年前。也就是说,理论上我们应该会步入冰期循环。但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目前浓度已达 400ppm ,上图上方虚线),下一次冰期的时间,甚至是否还会到来已经不再确定。根据作者的估算,即使人类累计碳排放量保持在 500 吉吨碳,也就是和目前相当的程度,下一次冰期的来临时间也要推迟 5 万年之久。如果累计碳排放量达到 1000 吉吨碳,这很可能在 21 世纪内达到,甚至 1500 吉吨碳的话,那未来 10 万年将很可能不再有冰期了,第四纪也将会成为历史。


推荐阅读: A. Ganopolski, R. Winkelmann & H. J. Schellnhuber.2016. Critical insolation–CO2 relation for diagnosing past and future glacialinception. Nature volume 529, pages 200–203.



回复“ 0 ”,获取微信目录

回复“ 订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