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招商引资内参
原:招商引资内参(ID:zsyznc)。招商引资首席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巴比特资讯  ·  前高管组团创业,OpenAI没有竞业协议? ·  2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因为AI,阿里终于被市场看作一家要做102年 ... ·  2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杨植麟和梁文锋,论文撞车了 ·  3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第一批DeepSeek开发者,已经开始逃离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招商引资内参

央视点名表扬合肥“以投带引”招商模式,秘诀是什么?

招商引资内参  · 公众号  ·  · 2024-06-28 07:00

正文

招商引资内参导言

6 13 日,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合肥市探索“以投带引”的招商模式,通过投资手段引育产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步步蓬勃发展。为了帮大家认知央视聚焦的合肥“以投带引”招商模式怎么成功,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 zsyznc )整理了相关资料、案例和实操供参考。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01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合肥“以投带引”的招商模式为什么成功?

央视记者走进了合肥的哪些企业?一起来看。

当记者来到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时,工作人员正在对即将交付的产品进行调试,这个占地有七八平米的“大家伙” 是国内首台交付的民用量子计算机。

企业负责人张辉表示,企业是依托中科大量子计算研究团队成立的。成立之初,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团队根本找不到一家愿意投资他们的企业。

正当团队举步维艰的时候,一笔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注入让企业活了下来。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家量子计算“独角兽”企业。

这样一家企业最开始为什么投资机构都不看好,而政府的产业投资却愿意倾注资金呢?

“以投带引”的招商引资模式是合肥市探索出的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京东方是合肥最早通过投资引入培育的显示屏企业,如今已带动一百多家配套企业落地,合肥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显示屏基地之一。

这些年,合肥通过投资引育晶合集成、蔚来汽车等一批龙头企业,撬动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上下游,实现产业链整体提升。

合肥市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撬动社会投资,推动项目落地,实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双赢。

先人一步,从培育产业链的角度投资是合肥市政府产业投资的特点。产业投资项目不谋求控股、不以短期利益为目标,而是沿着产业链的方向选择投资项目,吸引产业链上下游更多的企业入驻,逐渐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地方产业升级转型。

截至今年 3 月,合肥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入超 1600 亿元,带动项目总投资超 5000 亿元。如今,合肥平均每天就要诞生 5 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2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 56.2% ,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 78%

在调研中看到,很多还在实验室里的科研项目也获得了政府种子基金的支持,越来越多致力于前沿技术的团队正在悄然壮大。

合肥市遵循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发展逻辑,引导资本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无中生有”“从有到强”的高质量发展,让这座城市拥有了源源不竭的活力和无限可能的未来。

02 合肥“逆袭史”:“以投带引”三个经典案例

这些年,合肥因其国资平台在投资领域的出色表现,被誉为“最牛风投城市”。得益于优质产业支撑,合肥在疫情中显示出强大的产业韧性,成为中国 GDP 增长最迅猛、工业发展最快的城市。

资本招商,合肥可以说“赌”赢了未来。大家津津乐道的便是合肥“豪赌”京东方的案例:十几年前,合肥年财政收入仅 160 亿元,硬是掏出 175 亿元引进京东方。

经此一役,合肥补上家电产业链最后一环——京东方在合肥的智能手机等五种显示屏业务稳居全球第一,并带动相关上游企业投资合肥。在京东方完成 6 代线、 8.5 代线项目建设后,合肥国资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完成投资退出,实现净收益约 140 亿元,回报率约 271%

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淼看来,合肥成功探索出一条资本循环型政府招商引资模式,通过国有资本引领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带动形成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讲合肥的“逆袭史”,绕不开三个故事:

2008 年,合肥拿出三分之一的地方财政收入,引进当时亏损超过 10 亿元的京东方,建设国内首条液晶面板 6 代线,一举打破新型显示器严重依赖进口的情况。

2016 年,合肥产投与兆易创合作启动总投资 1500 亿元的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为国家在该领域打开全新局面。

2020 年,合肥建投联手三级国资平台筹资 70 亿元,帮助蔚来走出“至暗时刻”,随着比亚迪、大众等龙头及配套企业先后进驻,一座“新能源汽车之都”正在崛起。

一次投资,引一个龙头,带一串链条,兴一片产业。故事背后的“合肥模式”不断被总结、分析、学习,有哪些“知识点”?

合肥市国资委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这套以国有资本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其核心可凝练为“以投带引”四个字。

该模式下,合肥以建投集团、产投集团、兴泰控股三大平台公司为投资“操盘手”,抓住创新驱动战略要点,瞄准产业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导向,实现战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我们也曾探讨是代替的‘代’,还是带领的‘带’,最终明确是‘带’,强调‘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两个结合。”他说。

“合肥模式”另一个重点是构建了国有资本退出机制,形成“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投资模式。

“资本不是取之不尽的,必须流动起来,而且为把控投资风险,也要设计退出通道。”该负责人说。合肥在京东方 6 代线、 8.5 代线项目完成投资退出时收益差不多 200 亿元,“不仅干成了项目,实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目标,还能把赚的钱投到新的未来的项目上。”

重要的是,这笔钱还能用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围绕产业链条上下游打造产业集群。

在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蔚来合肥区域总经理余东明介绍,蔚来从 2020 年底启动供应链近地化项目,过去三年,蔚来位于安徽省内的合作伙伴从约 60 家增加至约 120 家。如今,合肥已经成为最适合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地区之一。

03 合肥“以投带引”实操:组建产业基金,强化资本运作

组建产业基金,强化资本运作。在京东方合肥 10.5 代线、彩虹 8.5 代玻璃基板等相关产业项目建设中,合肥建投积极开展投融资创新,以金融方式切入资本市场,发起组建市场化运作的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芯屏基金”),改变以往政府直投或借款的方式,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募集资金,服务于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战新产业,构建良好的金融支撑体系。目前芯屏基金实缴规模已达 265 亿元,规模上迈入全国私募股权基金头部方阵,累计完成对外投资 366 亿元,所募资金全部投向合肥市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上下游产业链,为实现市场资源、金融资源、产业资源的充分结合,促进有效投资,满足重大产业项目资金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为适应多元化发展需要,目前芯屏基金正积极由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行业逐渐向新能源汽车、农业产业项目等拓展,拓宽资本管理领域。

据了解,合肥市政府下属三大投资平台,通过与中信、招商等头部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产业基金累计组成了将近 1000 亿的产业基金群,加上直接投资等多种途径,在互相竞争中触达了海量的企业,通过资本加持、土地、人才、贴息、税收等一系列组合拳引入和培育了一个有一个新兴产业,合肥也在短短十年间从“全国最大县城”完成了华丽的蜕变,在 2021 正式进入了 GDP “万亿俱乐部”。三大资本招商平台如何:

1 、合肥产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