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库论坛
科学尚未普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大国重器前的宣讲:单单的三峡情 ·  2 天前  
三峡小微  ·  “线性菲涅尔”光热储能电站的追光者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库论坛

终于,我还是被重疾险拒赔了!

水库论坛  · 公众号  ·  · 2019-04-10 09:10

正文

导读:为什么我们买保险会被拒赔?


今天的文章,源自于最近的一件事,经过 是这样的:

最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跑来跟保乎精算君说:奶奶肺炎、高烧不退,还住进了ICU,前后花了10多万,最后转回去香港治疗。

她很慎重地问我:这不属于重大疾病吧?

我回答:这还不算重疾险里面约定的“重大疾病”!

然后,我给她建议: 买保险,请别只顾着重疾险!

她问我: 为什么啊?

我回答:因为,如果你只有一份重疾险,不幸遭遇例如上述严重肺炎住院(ICU)事件,找保险公司理赔重疾保险金时,保险公司大概率以“不在保障范围内”或“病症未符合重疾定义标准”而拒赔!


但是,如果Ta 不但买了重疾险,还有医疗险 ,那么即使不能获得重疾险理赔, 医疗费用也可以通过医疗险获得赔偿 ,不仅缓解了医疗费压力,也少了重疾险的理赔纠纷。


今天的文章,我想跟大家传递这个观点:


保险方案必须全面搭配,寿险、重疾、医疗、意外等产品全面组合,才能让我们遇到不同风险时更加从容应对,否则就只能一边治病一边打官司。


当然,也欢迎大家加上保乎笔记的专属微信( 加私人微信时请别屏蔽朋友圈,并标注:水库+姓名 ),未来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 保险咨询,保障方案设计服务 等。


我也将在近期为大家组织一场保险微课(免费收听),主题是:《如何构建自己的保险保障体系》,欢迎大家加微信入群听课。

好的,下面开始今天的正文内容。

1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认为不太好的现象。

我除了做保险产品开发和定价外,平常还提供有偿的家庭保险保障方案定制服务,这样做赚点小外快,更重要的是可以观察下大家伙买了什么,想买什么,从而开发更接地气的产品。


在给小伙伴们做已有保单检视的时候,我发现,竟然 有接近90%的人,都买过、且只买了一张重疾险保单

他们的投保逻辑都极其相似: 小病靠国家(医保)、养老靠国家(养老)、大病靠保险。 那自然就只买了重疾险啦!


这样的想法,在我身边也很普遍。


跟一些好友聊保险,我建议从重疾、医疗、寿险、意外险四个方面搭配,但很多人还是认为重疾险最重要。我也只能叹气,不希望他们用血淋淋的事实来证明我才是对的。



其实, 生活中的诸多风险,重疾(罹患重疾后的收入缺口)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还面临着:英年早逝(过早身故后的收入缺口)、意外残疾(长期护理缺口)大额医疗开支(普通->严重疾病过程的医疗费缺口)、老不死(养老缺口)等问题。

这些问题所引发的家庭财务缺口,都不是一张重疾保单能够解决。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规劝的:买保险请不要只盯着一张重疾险。


再具体一点说,我们不妨看看重大疾病保险关于“ 脑中风后遗症”的定义。


脑中风后遗症:指因脑血管的突发病变引起脑血管出血、栓塞或者梗塞,并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指疾病确诊180天后,仍遗留下列一种或者一种以上障碍:


1)一肢或一肢以上肢体机能完全丧失;

【肢体机能完全丧失:指肢体的三大关节中的两大关节僵硬,或不能随意识活动。肢体是指包括肩关节的整个上肢或包括髋关节的整个下肢。】

--说人话就是:基本一个手一个脚是废的,不信可以自己固定下两个主要关节不动,看看你是什么感觉。


2)语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

【语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语言能力完全丧失,指无法发出四种语音(包括口唇音、齿舌音、口盖音和喉头音)中的任何三种、或声带全部切除,或因大脑语言中枢受伤害而患失语症。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指因牙齿以外的原因导致器质障碍或机能障碍,以致不能作咀嚼吞咽运动,除流质食物外不能摄取或吞咽的状态。】


--说人话就是:说基本不会说话,或者基本不能吃东西,只能靠鼻饲管输送流质。


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

【基本日常生活:穿衣、移动、行动、入厕、沐浴、进食。】

--说人话就是:已经离不开人的照顾了。


脑中风后遗症,获赔重疾险保险金的重点,划出来就是:

需要在确诊脑中的180天后,的的确确留下了永久性的后遗症。


那么, 从脑溢血开始、治疗期间的这些医疗费用, 因为并未确定180日是否有后遗症,重疾险是暂时无法理赔,医疗险才能提供医疗费用的报销!而180日后如果康复能走能动,生活如常,那么重疾险肯定是无法获赔,唯一能缓解到家庭危机的是医疗险。所以,如果未搭配医疗险,对家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跟大家强调的, 医疗险和重疾险,本身就是组合投保的,并不冲突。医疗险管医疗费用报销,重疾险管严重疾病后的收入补偿。


2


这里,还引出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地方:

只买一张重疾保单,可能会导致“买得不对”,然后会导致“买了不赔”,最后大家都会认为“保险是骗人的”!


这个观点,不仅值得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去思考,也很值得保险公司去深思。


为什么扯到保险公司呢?因为 如果保险公司有丰富的产品供应,而且卖力地销售,消费者的保障全面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目前,传统寿险公司每年的主销产品大概就两类:

1. 主打开门红的储蓄型 年金或两全险

2. 贯穿全年在售的 终身重疾险

为什么是这两类? 第一,容易卖,年金卖收益,重疾卖焦虑 第二,件均保费高 ,支撑得住个险代理人渠道的基本法体系。


这种产品供给,也导致了很多人原来的保险方案并不完整。



后来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兴起,保险公司惊喜发现,原来 那些保费便宜、佣金也很低的“百万医疗险”、“定期寿险”,原来能在互联网上完成用户教育,然后批量产出保费

于是,一些保险公司开始在两个险种上发力,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才有机会买到这些好产品,用一个比较实在的价格解决了例如英年早逝(定期寿)、大额医疗费用开支(普通->严重疾病过程)的问题。

“重疾险”也在互联网渠道得到了提高,不仅价格降下来了,而且保险责任也变得更简单 ,消费者的挑选难度也大大下降。

“意外险” 就不说了,原来线下被绑定销售的长期意外险,也解绑变成可自选了, 互联网上的一年期高性价比的意外险基本属于泛滥状态,都快被流量巨头们和财险公司做到底价了 。长期意外险是寿险和健康险公司可以尝试去争夺的领地,目前好产品有,但是不多!

这些好产品的出现,我也有更多机会给大家搭配出更全面的保险方案,填补了保障不全面带来的理赔天坑。


推荐阅读 《2019年春季,什么网红保险最值得买?》

3


唠唠叨叨说的这些,大家也许都听过,但是精算君希望,大家都能落实到实处,买了保险却不能获赔,比不买保险,更糟糕!

如果你想了解保乎精算君的家庭保险保障方案设计逻辑,不妨参考这里:


目前,我是按照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和宝宝三个群体来设计对应的专属方案。


长按识别二维码跳转专属保险保障方案。


对于寿险和重疾险,成年男性的费率明显要高于成年女性和孩子。对于医疗险,宝宝的费率最高,明显高于成年男女性,不过步入中老年人后,保费会上升的。对于意外险,因为是采用拉平费率,成年男女性基本类似,孩子属于中等费率水平。


所以,在上面二维码的几个示范方案中,我们会看到,成年女性花同样价钱会买到比成年男性更高的保额。


当然,保费最便宜的自然是宝宝啦,因为年龄小,长期风险虽然总体更高,但是通过非常长期的均摊,实际上宝宝的保费会很便宜。



使用tips:


定制概述 部分,有我的方案设计理念和产品推荐理由。


个人保障 部分,有这些产品的具体保额、保险期间和责任选择,以及缴费期间建议和保费测算。


保单管理 部分,可以给你已经购买的保险提供全面的在线管理工具。



关于我个人(保乎精算君)和保乎笔记的介绍


我从事保险行业已经超过12年了,2012年拿到了北美精算师的资格 。过去一直在大型保险公司从事产品定价、精算评估等相关工作,参与过你们可能都买过的很多款保险产品的开发,后来离开保险公司,加入了互联网保险行业,又亲自开发和缔造了N款自认为非常有良心且网红的重疾险、意外险和定期寿险。算是一名懂精算、懂保险公司、更懂消费者的非典型北美精算师。


保乎笔记是我用来跟大家交流保险、分享/吐槽产品的地方 ,快2年半的时间里,我坚守在这里写了超过200篇保险科普文章。 保乎笔记目前也与多家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有产品合作,并且按照银保监会的《互联网保险监管办法》完成了平台和业务备案

4


这里,我再跟大家分享两个关于重疾险的常见误区。


严重疾病就是“重疾”吗?


普通人认为的“大病”、“重病”与重疾险的“重大疾病”定义,或许会有非常大的差别


我们先来看一个典型的重疾险理赔纠纷案例。


(2016)豫04民终2705号


客户李连英,购买了一张太x人寿承保的重疾险保单,后续李连英作为被保险人于2016年2月19日到郏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心绞痛、PCI术后、心功能Ⅰ级、高血压2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期间进行了心脏支架手术。


李女士向保险公司申请重疾保险金赔偿,保险公司以“心脏支架手术”不属于双方合同中约定的“急性心肌梗塞”的赔付条件,从而下发拒赔决定,引起纠纷。


最后,法院以保险公司未就免责条款向投保人履行了详细说明和解释义务以理由,判处保险公司赔偿被保险人重疾保险金。


在普通人眼中,类似心脏放支架的手术,已经是“重病”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