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已通过AACSB、EQUIS和AMBA三大国际认证。以“融汇中西管理智慧,培养创业创新精神,践行服务社会责任,作育商界管理精英”为使命。打造中国商界黄埔军校,我们愿与您携手并肩!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献礼院庆35周年,第一届新结构金融学前沿研究研讨会在我院顺利召开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 公众号  ·  · 2020-12-03 19:31

正文

11月21日上午,第一届新结构金融学前沿研究研讨会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国际会议厅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并得到《经济研究》杂志社支持。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建华、中山大学副校长李善民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周皓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余劲松教授、《经济研究》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谢谦、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谢曼华等30多位嘉宾以及来自国内各高校200多位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山大学文科处处长、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广众教授主持。

会议现场

李广众处长主持

首先,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分别为会议致辞。


陈春声书记阐述了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意义,他对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创办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给予祝福和支持,并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陈春声书记表示, 中山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智库的号召,集全校之力推进智库建设,不断地为各级各地政府部门提供科研的支持,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在此背景下成立。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这要求我们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更好地开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林毅夫教授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适用于指导包括我国在内的各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转型和发展。新结构经济学自提出以来,受到政府和学界的重视和热烈的讨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学把握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总结,提出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正是林毅夫教授和新结构经济学一贯强调的。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国经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借助双循环开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同时,广东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排头兵,敢为人先、先行先试一直是广东的传统, 希望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一同合作,加强研究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方式手段,先行在广东这块版图上擘画出新的中国经济发展蓝图,为国内其他地区做出示范。

陈春声书记致辞

林毅夫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创新的时代,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应运而生,对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的成立表达了热烈祝贺和殷切期望。在主旨演讲中,他提出,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的结构、规模、风险特性等方面有所差异,经济运行的结构特征也有所不同。他将其他发展中国家“休克式疗法”改革的失败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实践作为例子,论证了忽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上的差异,基于将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作为前提的主流经济学理论视角来看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进而把发展中国家偏离主流经济学视角下“最优”的经济状态视为“扭曲”是有失偏颇的。 新结构经济学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探讨造成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经济结构、产业、技术、制度安排等方面形成差异的原因,以及如何不断地推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经济发展, 这正是新结构经济学诞生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意义。

林毅夫教授致辞并发表主题演讲

随后举行的“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陈玉罡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建华、中山大学副校长李善民教授、中山大学文科处处长李广众教授、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一林副教授共同为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揭牌。

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陈玉罡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周皓教授围绕“疫情冲击下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主题进行主旨演讲,根据新冠疫情背景下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政策创新及其背后的现代货币理论,对“当下中国是否需要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现代货币理论能否为这一政策提供支持”“中国和其他国家采取的宏观经济应对政策有什么不同”“新结构经济学对于应对此次危机有着怎样的指导意义”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周皓教授对财政赤字货币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区别进行了辨析,并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实施的皆非被热议的财政赤字货币化。欧美发达国家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我国则采用宏观经济结构性政策,且被证明是应对非典型经济衰退更为有效的做法。 新结构金融经济学能够为结构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因此研究适宜我国发展的新结构金融经济学恰逢其时。

周皓教授作主题演讲

会议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朱书尚教授主持下,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一林副教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副院长徐佳君教授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

朱书尚教授主持

张一林副教授围绕新结构金融学的内涵和理论洞见进行了演讲,他表示金融制度和结构设计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要素禀赋结构不同,比较优势不同,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业结构也有不同,以此为基础所进行的产业升级也存在差异。 金融所提 供的资金支持应充分考虑到不同产业、企业对金融需求的差异,与实际经济的结构和由结构决定的金融需求相匹配、相适应,这是新结构金融学的核心要义。 张一林副教授还探讨了新结构金融学视角下的最优金融结构、金融抑制、中国股票市场、影子银行、金融科技等方面问题。

张一林副教授作主题演讲

徐佳君教授围绕“开发性金融”这一子主题进行演讲,她介绍了开发性金融这一待开发的学术研究金矿。开发性金融是政府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但主流的经济学界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开发性金融的研究, 而在中国引领开发性金融机构复兴的全球背景下,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创新正当时,有其必要性。 此外,徐佳君教授还就目前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的介绍,包括全球首个开发性金融数据库的搭建和开发性金融研究报告系列的推出等。

徐佳君教授作主题演讲

11月21日下午以及22日上午,会议论文分组报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就主题论文进行报告、点评和探讨,内容丰富,讨论精彩。


11月22日下午,《新结构金融学》教材编写第三轮研讨会召开,会议对《新结构金融学》基本原理、最优金融结构理论、新结构金融学与其他子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