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开展购售电业务的过程中,受到了供电公司的极限阻挠,我们应该怎么办?”近日,享能汇接到了浙江某公司的投诉。
该爆料人称,
国网浙江电力某供电分公司下属的供电所两次召开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座谈会,召集该区所管辖的几百家企业,宣称用电企业只能跟供电所合作,不能跟所有售电公司签订《购售电服务意向合同》,一旦发现跟售电公司合作,参与售电市场化交易,供电所将采取限电、拉闸等措施,同时不再提供服务。
很多本来积极参与到售电市场化交易的企业,都很可能被恐吓成功,后续不敢跟售电公司合作,签订购售电合同。
针对售电公司的说法,享能汇电话采访了涉事供电所,相关工作人员矢口否认:
“
这个不可能的,这个怎么可能,现在营商环境都什么程度了,哪里还敢搞这种事情。”该工作人员表示,浙江是很开放的城市,正在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应该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
1
月份浙江
省发改委、能源局、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
联合发布的
《
2019
年度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方案》
规定,浙江
省
2019
年度直接交易电量规模,原则上按可参与直接交易发电主体
(
不含燃气机组
)2018
年度实发电量的
40%
确定,合计折算省内发电上网电量及省外来电落地电量共计
1400
亿千瓦时。其中本次普通直接交易电量
1270
亿千瓦时,售电市场交易电量约
130
亿千瓦时。
据享能汇了解,尽管今年市场交易电量只有130亿千瓦时,尽量中长期交易还没有正式开始,但因为看好浙江未来电力市场,售电公司早在去年就对电力用户展开了激烈争夺。
针对国网售电公司是否有干扰市场的情况,享能汇与多家售电企业进行了沟通:
“供电局领导具体怎么安排的不知道,但供电所的销售人员在与用户沟通的过程中,确实采用了一些手段,声称别的售电公司都是假的、不合法的,要买电只能和供电所签约。”某售电公司负责人表示,因为这些说法,一些已经和他们签订了意向合同的用户,开始反悔要合同, 本来想和他们签约的意向用户,不得不放弃签约的想法。
“供电所私下找用户的事很常见,像这种直接召开座谈会的做法,还是第一次。”另一位售电公司负责人很担心,该供电所的做法一旦被别的供电所采用,售电公司将无法开展业务。“既然决定了放开电力市场,就应该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售电公司头头是道,供电所矢口否认,真相到底任何?几位业内人士也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它其实就是一个罗生门。一种可能是国网售电公司的销售人员确实说过这话,这明显是自己作死,这也是去年南方能监局约谈、警告过广州、深圳的事;一种可能是国网垄断树大招风,不管你做没做,别人都可以这样说你。”
“上面领导可能确实给过下边部门压力,各地处理方式不一样,也不排除有办事人员说拉闸限电来威胁用户,但我觉得这个不会是主流。”
“这些乱象每个市场初期都有。”某业内人士爆料,在浙江市场,就曾有过售电公司假借别人名义谈客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