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唐山丰润区的人民路是从最北端开始醒来的。伴随着晨光显现,紧邻公园的人民路北段步行街上开始热闹起来。悠扬的口琴声、笛子声伴随着手风琴的旋律,宛如正在上演一场音乐盛会;街道中央,一个个扇子舞、健身操团队各自身着彩衣长裙,身姿曼妙,翩翩而舞;道路两侧,则是南来北往,手里提着各类新鲜果菜或早点的附近居民,他们或脚步匆匆,或悠闲自得,和早起锻炼的人们组成这其乐融融的城市晨光曲。
清晨人民路上各得其乐的人们
如今的唐山市丰润区人民路是震后重建的,丰润区住建局新区城建公司经理朱玉柱正是40多年前这条人民路的建设者之一。
走在这条路上,他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丰润区人民路,始建于80年代,这条路中间横穿幸福道,曹雪芹大街,北至公园道,南至光华道,全长1402米,是丰润区最繁华的街道,紧邻区政府,有小区,两侧有小型服装店、饭店,有北方购物广场,最北端紧邻着丰润区最大的公园。
”
人民路的建设者——朱玉柱
1976年,唐山遭受了世所罕见的大地震。
在震后立即开展的城市重建中,原丰润县城区东部被规划为唐山市新区。
人民路就是当时新区的中轴线。
随着大规模建设的陆续展开,中车唐山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中建二局、唐山华新利源纺织有限公司等大型国企、央企的建设者们来到这里。
他们在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新唐山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也把家安在了这片热土上。
沿人民路两侧,幸福小区、团结小区等住宅区先后拔地而起,大型商城应运而生,人民路逐渐成为当年新区最繁华的地段。
人民路上的幸福小区
随着周边居民越来越多,商业形态越来越丰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拥堵、扰民、安全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人民路在不同地段规划了不同功能分区,开启了它的“变身计划”。
2000年,政府对人民路最北端的幸福道至公园道段进行升级改造。
他们特别邀请清华大学的设计团队,把这里变成了花石铺路、景观怡人、绿树成荫的人民广场,是一早一晚,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清华大学团队设计的人民广场
白玉芸和吴敏艳都是人民路旁最早的那批居民。
每天,下楼到人民路上转一转,走一走,成了她们的“必修功课”。
“白天和老姐妹转一转,晚上我看着小外孙转转玩玩,小型的游乐设施挺多,变化挺大的,为我们老百姓造福了!
”“这个路线光景非常美,我们老人,休闲娱乐,环境非常好。
”
老人逛菜市 孩子有娱乐
2002年,原丰润县和新区合并为丰润区,并实施“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2013年,政府再次对人民路进行改造,人民路中段,由原来的人车混行道路改变为商业步行街。
道路两侧各类餐饮美食、服装鞋帽、手工艺品、宠物用品等店铺鳞次栉比,生机勃勃。
特别是到了夜晚,90后、00后青年们的地摊经济热火朝天,人气“聚”起来、商家“火”起来、夜经济“热”起来。
夜市里,弥漫的烟火气和食物香气比星光更加璀璨的灯光,连同熙熙攘攘、流连忘返的人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城市夜景图。
人民路上火起来的夜经济
人民路,为人民而建,为居民而变。人们也把这里当做最舒适的港湾,给予了最深厚的情愫。今年是张凌梅在人民路上做生意的第27个年头。1997年,刚刚毕业的张凌梅就选中了这里。“它贯穿新区,当时很繁华,我觉得这个地方就是我的福地”。第一家店开在人民路上,张凌梅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随着生意发展,她也曾经走过很多地方,可不管到哪里,心里都始终牵挂着最初的地方。最后,她决定回到家乡,继续人民路上的“掘金”之路。张凌梅说“回到这里,感觉空气都是香的!尤其是节假日,大家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特别热闹,感觉到特别大的人间烟火气。”
人民路
27年
商海中的张凌梅
除了照看生意,每天清晨一个小时、傍晚一个小时,张凌梅都要和住在附近的好姐妹们一起,在店门前一边跳舞,一起聊天。
惬意的生活让她认定了这里,“我哪儿也不去,就在人民路。
”
张凌梅与伙伴们每天清晨在店前翩翩起舞
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容,人民路的“变身”还在继续。
向南延伸,进一步畅通城区南北交通,已经列入政府的重点工作。
丰润区住建局公用事业股股长王彬说道:
“现在正在谋划第五段,开始了拆迁工作,以后出城区多了一个进出口,对于缓解城区拥堵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
人民路上为人民。
唐山的人民路,连接着历史和未来,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这是一条有生命的道路,也是一条不断成长和变身的道路。
它的每一次变身,都是围绕着人民群众的需求,也见证了群众越来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