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财经
新主流财经门户凤凰财经官方微信:众多精品栏目总有一款你喜欢:涨停板复盘,追涨股,只做强势股;财知道,不同视角读懂新闻背后;小报告,以小见大读懂大时代;连环话,一张图让你看懂热门财经事件。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你值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600837终止交易 老牌券商海通证券落幕 ·  9 小时前  
数据宝  ·  爆发!杠杆资金节前加仓的股票,多股涨停 ·  21 小时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生活手记#怎么一夜之间外国小姐姐都不见了? ... ·  昨天  
计量经济圈  ·  计量圈里这AI到底是谁? ... ·  2 天前  
钱眼  ·  冲上热搜!刚刚,彻底“杀”疯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财经

多余货币在慢慢蒸发,经济重构下,个人投资如何逃脱困局?

凤凰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6-27 17:45

正文

围城里的人一门心思冲出城围,想找一个机会把自己手上的烫手山芋,换成有流动性的资产,能够把自己解脱出来。


一、经济重构,泡沫收缩正当时


如果光从统计局数据看宏观,只能看到中国经济的一面,你看到的就是一张老年人的心电图,起伏越来越低,直到最后变成一条平行线。




用传统经济指标去衡量中国经济,三大指标(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呈现“周期钝化”,和12年的高点增长率相比已经掉了一大半。


但中国经济的另一面,它的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的创生、新业务的迭代,勃勃生机、欣欣向荣。


高盛做了一个研究,把中国的新经济分成四块:新兴工业、互联网、消费升级、健康产业。互联网的增速在30%以上,新兴工业、健康产业、消费升级板块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传统经济领域由于国进民退,被挤出来的资本,有些事情是冥冥之中的,被挤到到数据海洋这个肥沃的土壤当中,这就是创新的浪潮。


中国的决策层至少在最近的一年,对已经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很充分的研讨,形成了高度一致的共识,把抑制资产泡沫,处置金融风险,推动经济转型放在所有工作最重要的位置。


悄然改变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改变了中国经济的结构。


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可能会明确地看到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泡沫收缩的时间,一个由虚回实的过程,一个重构资产负债表,重振实体经济的资本回报率的阶段。


二、钝刀割肉,多余的货币会慢慢蒸发


从市场来讲,面对这样一个金融监管长牙齿的过程,应该是明确的感觉到有压力了,其实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


只要货币信用一收缩,经济增长的速度肯定会掉下来,每个经济的参与者,应该都能够明确感觉到,经济的活跃程度在明显地下降,这个感觉应该是确定性的。


过去多余的货币造成这种奶油堆砌的资产虚高的效果,多余的货币会慢慢的蒸发。


在一个有不断的非市场力量干预的情况下,又会使这种破的过程,或者是说将这种剃刀变成钝刀的效果,变成慢刀子割肉,这个系统中99.99%的人都是难以逃脱的,大家都是风险的分担者。


实际上,过去一年的时间,大家手上的资产都处在这么一种变化的状态中,就是在丧失流动性。


比如说做信用债的,去年10月24号信用债开始下跌,从价格上来讲,六个交易周的时间把过去两年半的债券牛市的升幅全部跌掉。


股市今年也一直两极分化,现金流优异流动性佳的资产持续新高;债台高筑的垃圾资产持续闪崩。



慢刀子割肉的状态下,往往市场交易的买卖双方会处在一个心态非常纠结的状态。在这个纠结的状态下,你会看到交易量不断地萎缩,随着时间的推移,股价或者资产价格的阴跌,起伏越来越小。


这个市场变得有价无量,它会把时间拉长,让时间去慢慢地消耗被高杠杆推上去的虚高的价格,资产实际上处在一个流动性耗散的状态。


市场已经是风声鹤唳,完全变成一种围城的心态。


围城里的人一门心思冲出城围,不再想在一个充满各种高杠杆的交易结构的围城里面待着,找一个机会把自己手上的烫手山芋(例如三四线房产、垃圾股)交给别人,换成有流动性的资产,能够把自己解脱出来。


三、个人投资者如何爬出泥淖(手有余粮,心里不慌)


在过去的半年中,有一部分机构都采取了一个有效的投资策略,主动地压缩资产的久期,囤着流动性放回购,这样的策略至少在半年,甚至是未来更长的时间依然在发挥着很高的效率。


如果从个人投资者来讲,其实已经很难办,如果在过去的一年前转的话,可能还有很多的机会。


股票、基金成为保证流动性的主要阵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