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言飞语
好的产品总是充满善意。好的文章亦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AI ... ·  7 小时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AI 成人娃娃爆火:赛博温存,1 万起步! ·  昨天  
产品犬舍  ·  我和从 PM ... ·  3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第一波学AI的人已赚钱,2025,职场人还有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言飞语

关于产品的一些碎片想法201901

刘言飞语  · 公众号  · 产品  · 2019-01-01 18:00

正文


1.

今后招聘产品经理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看一集《创业时代》,找出至少10个关于互联网行业的常识谬误。



2.

最近遇到两个事儿。


一个是,昨天听达维说,EVE 的药物成分跟布洛芬差别不大,只是增加了镇静剂,还是大多数国家都已弃用的,有明确的副作用。只不过包装了「日本」和「经痛专用」两个标签,就成了网红药品赴日必买。


另一个是,我刷牙经常出血,用过的牙膏只有云南白药有效,还以为这是难得的中药起作用了,后来才听说云南白药里硬是加了西药止血用的氨甲环酸,还是处方药,很是魔幻。


消费主义时代,每个人其实都对真相失去了控制,甚至失去了兴趣。这个世界大概已经被营销号和电视广告掌握了。



3.

今天参加了一天的校招,感觉现在的应届生太难了,要求高太多。


要是当初的我来面试,铁定不会过。



4.

感觉如今回家带特产的价值不大了。在家用京东什么都能买到,比我到得还快。



5.

一定程度上讲,购买品质好但略贵的产品其实更划算。有段时间经常在拼多多和什么值得买上看东西,觉得有些价格便宜、功能简单的产品,品质差点貌似也没事。后果就是,挂钩挂不住、垃圾袋各种漏、手机壳割手、硅胶手套掉漆、无线硬盘神器连不上…… 造成麻烦带来的成本常常高于节省的开销。



6.

“麦金塔电脑对用户界面的重视超过了一切。例如,在麦金塔之前的电脑上,每个应用程序都有自己的一套键盘指令。麦金塔引入了一项标准命令集:如Z是“撤销”,X是“剪切”,C是“复制”,V是“粘贴”,W是“关闭窗口”等。每个麦金塔的应用程序都必须符合这个标准。”


原来这种一致的用户体验是苹果的首创。



7.

感觉百度的团队问题是深入骨髓的、自上而下的崩。最近跟百度的朋友聊,那边做某视频项目的团队,完全没有产品氛围,还极其自信,靠主站流量带起来的活跃,却瞧不起市面上其它所有竞品,没有什么产品规划,季度计划让实习生写,老板一个字儿都不改… 说了很多,听起来非常可怕。



8.

校招时,需要让学生有深度思考、自我反省和批判能力,什么题目都能掰开拆碎,要有同理心,快速捕捉对方诉求,要对互联网和产品有基础认知,聊起抖音的增长策略和微信生态都言之有物,要实习经历,TMD和BAT俱佳……


然后招了进来,负责画界面和跟一线技术扯皮。


唉,有点心疼。



9.

在大公司推多部门共建的项目有多难?应付每一个都惹不起的老板有多难?让协作方都很满意有多难?


听了一个朋友讲完他做产品leader的故事,我觉得应该给他颁发协作型PM博士学位了。我自己的话,小学还没毕业。



10.

最近在想,假如未来另一个人负责滴滴司机的产品,我要跟他交待什么。


反复总结我觉得就是四句话,算是认知司机的基本原理:


  • 司机的核心诉求是收入和自由度;

  • 司机使用产品的环境复杂,而平台的信息通常不完备;

  • 司机遭遇问题没有解答会过度解读,且大多是负向的;

  • 司机与产品的触点极多,小概率事件也会成为必然事件。


这四个原理反复交叉,构成了目前司机产品要解决的问题集。

(参考: 写在2018年最后一天



11.

我之前经常讲决策能力才是最核心的产品能力,但协作在工作中也极其重要,为什么说协作能力不是核心能力呢?或者反过来说,我协作能力极强,是否能弥补决策能力?


我是这么理解的:


1.协作能力有其适用边界。在大型组织里,协作更加重要,让决策落地比决策水平重要。60分的方案能完成,比80分的方案实现不了,要有价值得多。反过来,节奏极快的小项目,几乎没有沟通成本,那协作能力就无所谓了。


2.协作能力的可替代性比较强。一个聪明人往往协作能力都还可以(或者可以快速提升),但一个只会协作的人通常难以有好的产品决策能力。


3.协作能力的复用性未必强。有一类协作能力可以归因为对公司、平台的熟悉程度,说白了就是老员工“找得到人、背得了书、刷得了脸”,这种能力在公司里如鱼得水,换个地方就未必了。



12.

延长生命的方式不是靠药物和器械,是靠旅行、读书、电影,以及见不同的人、听不同的故事。



13.

据说iPhone Xs重量创新高是因为用了玻璃背面,可以显得更有质感。多少人一边埋怨手机重、一边就套上了背壳啊……  #难以捉摸的用户



14.

用户买苹果时,无法选择只买一部分功能,比如不喜欢照相的、要套壳不在意玻璃背面的、不需要Face ID的、不玩游戏用不上高性能芯片的…… 最终就是变相的价格歧视:反正买得起的人不在意这些。



15.

时隔大半年又做了一次在线直播,完全脱稿,不紧张,有条理,最后效果不错。反思应该还是近一年跟工作中的老板、同事、老师沟通交流带来的压力对逻辑表达的锻炼,毕竟哪怕一个需求评审会的发言都很谨慎。


去年和前年比较闲的时候有高频的live和直播,并没有提升多少。反复练习没有迭代,就没有价值;有了压力,刻意练习才有用。



16.

我用过的APP里推送消息体验最差的是闲鱼。


首先,不管你有没有发布商品,都会反复推送乱七八糟的无用信息,设置里无法选择只接受商品相关消息,很恶的做法;其次,推送质量极其低劣,对比其它APP偶尔还有想点击进去的冲动,闲鱼的推送不仅没兴趣,甚至会引起不适,完全没有阿里系一贯的高水平;最后,有时候会硬出推送和小红点,点击进去都看不到内容,可能是bug?


不得已,我只能每次交易的时候才开启闲鱼的推送。



17.

“他们说Allen是最后一个古典互联网产品经理。我当时惊呆了,因为头一次听说有古典互联网这个名词。但这个时代变化很快。后来发现,跟古典互联网对应的是区块链互联网。我就比较放心了。”——张小龙



18.

让朋友感受计算机语言/编程/代码魅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推荐他们玩《Human Recourse Machine》和《7 Billion Humans》,这种看自己设计的流程跑通的感觉,比吃鸡还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