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版《深夜食堂》播出,一票追剧观众们褒贬不一。民以食为天,相信少有人能经受得住美食的诱惑。在浙大也有这么一间食堂,不光备受师生喜爱,连校外的杭城居民都是赞不绝口!它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
(西溪校区留学生食堂)
留学生食堂最早出现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大门外的求是村,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之后在玉泉北门开设了最大的一家。留食最初是为远渡重洋、来浙求学的外国学子“开小灶”而设立的,它朴实而地道的杭帮菜,将中华美食的丰富文化、中华民族的好客精神传递给初来乍到的留学生。出乎意料的是,食堂同样受到了中国学生的欢迎,它有别于传统大食堂的别致、雅趣使其在师生间大为流行。不久,它在西溪、华家池落地生根。
(西溪校区留学生食堂菜单)
记者走进西溪校区的留学生食堂,这里的装修保留了17年前的质朴风格,手写黑板上的餐单、泛旧的木制桌椅、朴素的餐具诉说着往日的故事;食堂的菜肴保留了17年前的家常味道,川味辣子鸡、糖醋排骨、香干肉丝都沿袭着传统的手艺;更让人惊讶的是,连食堂的价格都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大众点评上的人均价格至今不到20元,“经济实惠,方便大家”是留学生食堂不变的初心。
(辣子鸡丁似乎是每位食客必点的一道菜)
(糖醋里脊,裹满酸酸甜甜的酱汁,咬一口,都是肉)
不仅食堂本身见证了浙大的发展,这里的食客更是与学校密不可分。与友人共进午餐退休的教师杜鹃就在这里吃了六七年。“周边所有的餐厅都尝过了,还是这里的菜最合我的口味的、品质最让我放心。”;
已退休的徐老师已与餐厅经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次来吃饭,经理都会亲切地道一声“徐阿姨”;毕业多年的浙大校友在此聚餐,事业有成的他们本可选择更高档的酒店,却想要在此回味当你;与在食堂门口玩耍的小孩交谈,得知他的爸爸妈妈都是浙大的毕业生......
(她们都是留学生食堂的常客,杜鹃老师)
在食堂大厅的墙上,挂着一幅瓶盖拼成的画。这是一对曾在此居住两年的外国夫妇,和食堂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请食堂工作人员帮助提前两三个月收集饮料瓶盖,想为食堂做一幅杭州西湖的画。后来这对夫妇与食堂员工共同完成了这幅作品,在回国前将它挂上墙,成了他们留给食堂宝贵的纪念。
(仔细一看,可爱的小鱼竟是由瓶盖拼接而成)
不仅食客对留食感情深厚,工作人员同样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留食的厨师长在此工作已有17年时间,他曾在玉泉、华家池留学生食堂工作,后来因为岗位交换、厨艺切磋来到了西溪,从配菜员一直做到了厨师长。
17年间,他一直关心着食客的口味,既要保留经典菜色,又要设法推出新品,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前往农村寻找最新鲜的食材,有的菜品,甚至会从厨师亲戚的家中一点点收集来。他说:“在这里工作就像家里一样,和其他同事也有了感情,感觉离不开这个地方了。”
一间食堂想要成为一间有故事的食堂,最难不过是在时代变迁中保留自己最初的样子。西溪留学生食堂做到了,它无需任何矫饰,自然就是浙大人的“深夜食堂”,温暖着我们的肠胃,更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记者:余义丰 武坤昊 牛舒欣
来源:浙江大学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