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邮艺术品
文化艺术咨询服务:收藏品设计及批零兼营(不含文物):会议及展览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邮艺术品

邓州八里岗出土彩陶深腹盆赏析

中邮艺术品  · 公众号  ·  · 2019-10-16 15: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1 邓州八里岗出土彩陶深腹盆

盆的发明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出土的彩陶盆足以佐证。 1996年11月下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邓州市白庄村八里岗遗址第4次发掘,第44号墓葬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前4000—前3500)花瓣纹彩陶深腹盆(图1)。 该器高16.1、腹径34.9、口径21.5、底径10.2厘米,手制,泥质红胎,圆唇,宽肩,肩以下陡收,平底。 唇部及肩部施乳白色陶衣,盆腹上装饰有褐彩。 腹盆正面绘两朵绽放花卉(背面相同),上下各五瓣,瓣心以圆点配饰弧边三角纹,花瓣连续散开; 腹盆侧面各饰两朵六瓣花卉,采用二方连续纹纹样装饰,盆腹一周共饰8朵34片花瓣。 此盆造型规整精美,腹部挺秀饱满,口沿微凸分明,平底承托庄严,纹样生动,节奏均匀,韵律统一,彩绘鲜颜,画工精湛,整体感极强。

图2 郑州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白衣彩陶碗形钵

图3 山西垣曲县下马村仰韶文化花瓣纹彩陶罐

盆是专指用来盛放物品的钵状容器,因其形状口大底小,比钵大,比盘深,故名,至今仍为重要的食器之一。 《说文解字·皿部》: “盆,盎也。 从皿,分声。 ”古人将小口大腹的盆器称“盎”,“央”有口子收小之意,引申为“权力集中”,汉语思维强调“中央的一元化领导”。 “盆”的用途主要是把它所盛受的内容物再分装给盘、钵、碗等更小的器皿,这是它的名字从“分”的原因。 八里岗是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部落遗址,距今约6800年。 1990年至2011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河南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对八里岗遗址进行22年共11次发掘,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器物万余件。 揭示遗址的文化层堆积依次为: 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屈家岭文化中后期,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晚期4个相对稳定的聚落遗存,是迄今唯一一处被完整揭露的仰韶文化中期聚落,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八里岗遗址出土的花瓣纹彩陶标本器深腹盆,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二方连续”纹样图案。 在原始社会的彩陶器上,二方连续图案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单独、适合纹样。 所谓“二方连续”,即以一个或几个单位纹样,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带状形平面上,作有规律的排列并以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无限连续循环所构成的带状形纹样。 二方连续的基本构成形式是线。 无论是点、圆、长线、短线最终汇集而成的都是带状的群线。 群线的组合可聚集可分散,可交叉可循环,这样才可以无限反复排列,形成带状图案。 线的魅力在于不论直线曲线都能给人的心理带来强烈的反应。 商周时青铜器上二方连续纹样风格厚重、古朴变化极多; 汉代漆器上面的二方连续纹样装饰达到了很高水平; 唐代唐草纹结构严谨,风格典雅、富丽。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植物题材花瓣纹大多使用等分圆分割法,花瓣呈轮花形; 有的则采用横向平行切割法,把花朵上下平行分割成几部分。 应用最广泛的是由直线与曲线组成的曲边三角纹。 不同的三角纹组合构成的整体纹饰,或相对或相背,或单体或连续,图案既高度抽象概括,又不失灵活多变的效果,动感强烈,韵律明显,勾连回旋,出神入化,变化无穷。 八里岗出土的彩陶深腹盆纹样独树一帜,此纹样在郑州大河村(图2)、山东泰安大汶口、山西垣曲县下马村(图3)、安徽肥西古埂、湖南澧县城头山、湖北宜都红花套文化等遗址出土的彩陶标本,有似形而无纹饰同样。
近来,有现代工匠参照八里岗遗址出土花瓣纹彩陶深腹盆的尺寸比例,取泥胎手拉坯。 惊讶地发现,因盆腹径大,口、足小,腹径大于口径、底足13.4和24.7厘米。 手拉泥胎盆腹时,稍不精心,盆腹刚刚成形,盆口倏尔凹陷。 数十次拉坯试验失败后,工匠秤量胎泥12千克,将深腹盆尺寸比例换算为胎坯高18.9、口径25.2、腹径41.1、底径12.1厘米,经过重新反复拉试,才终制成形。 由此,足以看出先民匠人的高超技艺。 鉴赏制作、纹样绝技,即兴偶成《仰韶文化彩陶花瓣纹深腹盆诗赞》: “仰韶纹样彩陶盆,六出花瓣逼眼真。 矿料饰彩白衣胎,承载绝技冠群伦。 穰都东郊八里岗,单元套房住先民。 部落首领挥玉斧,雷鼓神祀祭天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