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消息:
为满足贷款需求财务造假,锦州港4年虚增营收86亿,公司股票将于6月4日开始被ST。
早之前,我们曾经聊过中泰化学,中泰化学之所以会被重视是因为其属于地方国资委下属企业且新疆位置较为特殊。
锦州港呢?是央企。
去年我们经常会听到:
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让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新国九之后,从民企到地方国企再到央企,没有给一分的情面。
很多人会觉得这些企业被ST之后,最后受伤的是中小投资者。
确实,新国九下只要ST,就是连续的跌停。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股票还会值得被投资者买?
Zjh在ST之前并不是没有给与风险警示,以前大家都觉得风险警示只是警示而已,现在刀真正落下来了才知道不是警示,会有实际动作的。(投资者应该想想有没有可能是自己的问题?)
过去两年,我们一直都在骂市场:
IPO吸血,A股这种非常不健全的市场制度,就很难吸引外资长期的配置。
现在,IPO的吸血暂停了,A股的制度也在逐步修复了,我们还能再去骂什么呢?毕竟制度的建设并非短时间就能够完成的。
前段时间,某金融体系内顶层人物因经济罪被判处死刑,要知道在他之前开国以来有其类似身份地位被判处死刑的也就两位,这何尝不是金融系统变革的一种信号。
换新天,先要从扫清内部的顽疾开始。
这个过程我们是会经历,从兴奋到麻木再到到底要不要这样做,还有影响到自身利益之后别动了以前就挺好等等之类的质疑声。
但历史以来所有正确且成功的改革,不都是这样嘛。
为什么最近有那么多人骂量化?
因为,自己之前的模式失效了,被量化给量化了。
可是量化于A股市场的存在已经很久了,量化又不是万能的。
如果没有量化,当前7000亿的成交量保守的讲可能只有不到5000亿了。
落到自身上,最终得进化得还是我们自己。
而量化对于一个金融市场来讲,是必须存在得事物之一。
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合理得限制,但因为影响自身利益,而且否定他没有必要(今年来主观多头的收益可是比量化多头还高哦)
所以,回归到现在的市场上:
大多数人的兴奋劲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习惯以及质疑声占据主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想清楚的是:
现在市场改革的这条路到底走的是不是对的方向。
如果是自己认可的且对的方向,那就坚定的支持下去。
因为,当共识一旦压过质疑声,资金的信心也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