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聊聊生命科学产业那些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红安  ·  正大量上市,有人吃进急诊! ·  昨天  
最红安  ·  正大量上市,有人吃进急诊! ·  昨天  
优才成长  ·  祝贺:第555期公益直播活动于2025年2月 ... ·  2 天前  
优才成长  ·  祝贺:第555期公益直播活动于2025年2月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生命科学仪器公司老板,从董宇辉事件可以学到什么?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7-30 12:52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生命科学产业观察公众号的第 10 86-2 期文章
来源:进化风暴

01

明留实走,一语成谶


这几天,董宇辉、俞敏洪和东方甄选的新闻是如火如荼。

其实,去年的“小作文”事件发生后,我在朋友圈就对事件的走向,作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明留实走


谁知道,当时我的一句玩笑话,竟然一语成谶!

俞敏洪,君子坦荡荡

对于这次事情各方的孰是孰非,自媒体上已经有很多的分析文章,我就不作太多评价了。

不过我还是想表达一下,对俞敏洪老师的敬佩之意。


我对俞敏洪老师的敬佩,不只是这次俞老师对董宇辉的“扶上马、送一程”。


更多来自于,俞敏洪老师过去几年的一贯表现。


2021年,国家突然出台严控课外补习的新政,新东方的业务顷刻遭受了灭顶之灾。

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俞敏洪老师毅然决定,给学员全额退 费,给员工足额赔偿,免费赠送课桌,并果断进行艰难的业务转型。

在我心目中,这绝非一般的企业家可为,这是 一位有责任感,有胸怀,有格局,有韧性的企业家


当然,董宇辉也是我们全家非常喜欢的主播,特别喜欢他那诗与远方的潇洒自如,喜欢听他娓娓道来地说书。

这两位都是我十分喜欢的人,本应心心相系,最终却各分东西,不仅让人唏嘘。

02

董宇辉事件的启示


作为科学仪器行业的自媒体,想谈谈“与辉同行”事件对科学仪器公司经营有哪些启示,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董宇辉事件,对企业家们最直接的影响,是无形中增大了公司老板与位高权重的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摩擦,潜移默化地降低了公司老板与关键员工之间的互信度。

这次用一个如此轰动且鲜活的真实案例,揭开了老板们埋藏在心底,不可言说的隐忧。


作为吃瓜群众的企业家们,也一定很担心自己公司未来发生“董宇辉”类似的事件,科学仪器公司的老板担心尤盛。


众所周知,国内大部分科学仪器公司规模普遍不大,专业性却很强,体系化管理能力较弱,团队比较精干,企业的整体经营比较依赖人,尤其对核心员工的依赖,这些核心员工很可能掌握了公司的核心资源和能力。


原来,“董宇辉”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仪器公司老板们求贤若渴,渴望公司能出现“董宇辉”,甚至在积极培养“董宇辉”,希望“董宇辉”能把公司带向新的高度,再上一层楼。


另一方面,他们又隐约地害怕“董宇辉”的崛起,削弱他们对公司的控制,更担心“董宇辉”有朝一日的离开,对公司发展造成致命伤害。


董宇辉,对大部分企业而言,很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初期可一起上阵杀敌,披荆斩棘,攻城略地,后期一旦关系处理不当,很可能尾大不掉,反噬其主,不得安宁。


在仪器行业,公司老板与曾经的肱骨之臣,由于利益分配、经营理念等不同,分道扬镳,成为竞争对手的案例也不少。

解决方案1:老板控一切,可行吗?

企业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类问题呢?


有人说,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老板应该掌控公司所有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

这个建议,看似可行,操作起来实则非常困难。


仪器公司规模尚小时,老板一人包打天下,尚且可行。


一旦企业规模扩大,老板的个人时间、精力和能力必然捉襟见肘,不得不进行授权和分权,否则老板个人反而成了限制公司壮大的绊脚石。


曾仕强曾经说过,一个人能做的事情,再大的事情也不是太大的事情,一群人能做的事情,再小的事情也不是太小的事情。要做大事,老板必须学会分权和分利益。

解决方案2:帝王之术,奏效吗?

也有人说,做老板,必须学会帝王之术,得通过组织内部的相互制衡,尤其对“虎将”的牵制,来强化对公司的控制。


帝王之术,之所以叫“帝王”之术,非一般人可以掌握。仪器公司的老板多半是技术出身,对人性的理解和洞察本不是其强项,强行上“帝王之术”,反倒与核心员工,渐行渐远,得不偿失。

在强调信息越来越透明,越来越追求自由与平等的今天,帝王之术的“厚黑学”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这种所谓的高等级PUA,对90后、00后员工,还管用吗?值得商榷。


解决方案3:体系化,才能基业长青

董宇辉事件对于很多企业家而言,如鲠在喉,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不希望去经历“去董宇辉”这种惨痛的经历。

进化风暴不得不提醒企业家:切不能因噎废食,而不再培养人才,产生了“养大了徒弟,就没有了师傅”的错误执念。培养高水平人才是企业持续前进的关键支撑。如果您在担心“董宇辉”问题,很可能是公司培养的董宇辉还不够多。

企业解决董宇辉问题的答案,就是坚定不移地构建体系化能力。在运营过程中,强化公司IP,而非个人IP;奖励英雄,但不鼓励个人英雄主义;强调产品与服务,而非个人信任度。

企业应该始终坚持“造时钟,而非报时人”的发展理念,通过组织架构的优化、制度、流程和信息化等方法,强化组织和协作的力量,建立人才梯队,从而减少或弱化公司对个人的过度依赖,确保公司能够在关键时刻有足够的后备力量。

虽然去年东方甄选处理在董宇辉“小作文”事件时,犯了不少错误,但由于东方甄选一开始就坚持走自营产品的平台化发展模式,去年12月份之后逐步离开了董宇辉,业绩并未崩溃,还能继续发展。


成功构建一整套体系化的经营管理能力,才是很多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03

如何留下董宇辉们?


对于企业而言,构建体系化能力是公司一项长期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出现了董宇辉这种“天才级”的员工,面对这样的情况,公司该如何应对呢?


进化风暴认为: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是现代企业最核心的宝贵资源。


对于仪器公司更是如此。仪器行业是一个“慢”行业,极其依赖技术、产品的迭代优势,因此,核心人员的稳定对仪器公司的发展更为关键。


因此,仪器公司的企业家必须时刻关注人才团队的管理工作,将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尤其要及时甄别高级人才的发展需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