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蒙牛乳业CEO卢敏放在2019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一段回答”在社交媒体上刷屏了。
达沃斯和彭博社共同举办“全球经济展望:亚洲视角”分论坛
7月4日,有媒体报道用
“
蒙牛卢敏放:
我们总把最好的产品投放到中国香港、新加坡市场”
作标题,被多家媒体转载,掀起巨大舆论风波。
很多网友
对蒙牛按照不同地区售卖不同质量产品的行为
表示十分愤怒:
随后,微博上有当时卢敏放发言的整段视频流出。
有网友疑问为何卢敏放会说出这样一句话,便灵魂发问:
“谁来翻译一下,卢敏放在达沃斯论坛上到底说了啥?
”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在夏季达沃斯“全球经济展望:亚洲视角”分论坛上,论坛主持人、彭博社记者史蒂芬·恩格尔
(Stephen Engle)
问及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
是否已克服2008年质量危机后消费者对中国乳品形成的偏见?
在开拓海外市场的时候,是否因此受到影响?
Have you overcome the perception gap of the quality issues from 2008? When you go abroad, these issues do come up, right?
蒙牛总裁卢敏放是这样回答的:
Actually, I would say, not really. We’re in Indonesia. We are even in Hong Kong SAR and Singapore. Today, in yogurt business, we are growing very strongly in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SAR.
其实,我们近期没有听到太多这些质疑。我们进入了印尼市场,甚至进入了中国香港市场和新加坡市场。我们的酸奶产品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市场势头非常强劲。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we always want to go there with the best product, the premium product, high quality innovation, so that changes the perspective.
我们总是希望向当地展示最好的,最高端的和高水平创新的产品,由此来改变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偏见。
In China and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e still have a continuous effort to do to raise up the perception. It’s just the perception. If you look at the way we are doing business, the brand, the product, the quality. It’s there. Yes, we will spend time in probably the next few years, we have to continue to spend the effort on that. I feel that we are on the right direction.
在中国或是其他国家,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偏差仍是任重而道远的。这仅仅是消费者认知偏差的问题。如果你去看一下我们的经营理念、品牌、产品、品质,就会知道这些环节我们都把控的非常好了。是的,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我们仍需继续努力,但我相信我们已经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根据视频,卢敏放的原话是:
我们进入了印尼市场,甚至进入了中国香港市场和新加坡市场。我们的酸奶产品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市场势头非常强劲。
我们总是希望向当地展示最好的,最高端的和高水平创新的产品,由此来改变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偏见。
看了原视频,
有网友表示:
喷错了……
不得不感叹,翻译无小事。作为目标语言,博大精深的中文语序稍变就会带来整个句意质的变化。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留言分享吧。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公众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学
好正宗的口译是多么的重要!想系统学习,想学正宗权威的课程,不妨看看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