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经社
政策前沿 财经动态 思想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年报】国际原油海运市场2025年展望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文化产业2024十大特征+2025十大趋势预测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宁德时代与国际物流巨头签约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展商推介】上华国际,邀您莅临“2025国际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经社

虎妈 | 为何输出自由民主,却收获种族仇恨与全球动荡?

政经社  · 公众号  ·  · 2020-03-14 19:52

正文

香港建制派立法会议员何君尧被刺伤

今天,《起火的世界》一书所揭示的基本原理仍如2003年问世时那样真确。任何国家在寻求市场经济时,都必须设法分散财富,而不能让它集中在少数精英手上。否则,多数人的强烈积怨就会无可避免地爆发,就会对抗市场改革、反抗改革中市场出现的腐败,进而反对市场中致富的有钱有势的少数群体,因为他们将多数人远远甩在身后而不顾。





世界仍然在起火



《起火的世界》中文版新版序言

蔡美儿 (刘怀昭 译)

经济弱势群体对占据经济市场主导权的群体在政治领域进行“反抗”本是司空见惯之事。但是如果拥有市场主导权的群体恰巧“非我族类”,则更有可能“其心必异”,那么这是否会致使“反抗”违背自由市场秩序,甚至违背民主秩序原则呢?对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式的探究,正是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起火的世界》一书的主题。


《起火的世界》英文首版于2003年,是蔡美儿教授的第一部著作。2011年,蔡美儿教授的第三本书《虎妈战歌》在全球发行,蔡美儿教授也因此得到了“虎妈“的显赫声名,风头一时无二。《起火的世界》2014年在“雅理译丛”再版,受译丛组织方邀请,虎妈蔡美儿教授特别为此次中文版撰写序言,其中指出“今天,《起火的世界》一书所揭示的基本原理仍如2003年问世时那样真确”。


▲《起火的世界》2017精装

▼《起火的世界》2014平装


自《起火的世界》于2003年首次出版后,世界各地的惊人发展都一再地印证着本书的论点: 主导市场的少数族群(market-dominant minority)的存在,令民主和自由市场很难和平共存。 从东南亚到非洲再到中东,我们几乎在全球每个地方都能看到这一动力的推演。


图为缅甸农民抗议中资矿业公司在当地重新开始采矿
(来源:The Irrawaddy / Myo Min Soe)


过去这十年来,缅甸人对主导市场的华人少数族群的积怨有增无减。2011年,一名缅甸记者曾就“针对华人的种族仇恨”问题采访了一些缅甸人,他得到的回应包括:



---------------------------------

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华人把我们的地方变成殖民地。很可能是(华人)在生意场上擅于操纵别人……华人阔佬往往举止粗鄙。


人们为外来者涌入我们的城市而感到不快。过去曾有(华人)在歌厅里殴打缅甸人。他们有钱,开好车。有些华人做坏事有一套,论责任心却一点没有。


他们来到我们国家,买我们的原材料,但他们不讲本地话,其中一些人还非常粗鲁。


早前,有个缅甸人打了一个华人,结果被判监六个月。出事那天,警察举着防暴盾牌,保护那五名华人撤到安全地带。这说明华人有靠山。我们对此感到不满。如果有缅甸人冒犯了华人,受伤和被警察抓走的肯定是缅甸人。


我觉得这里很多人都恨华人。在曼德勒,华人买了市区的房子,搞得很多缅甸人不得不搬到城外去住。


与《起火的世界》一书的论点相当吻合的是, 缅甸最近的民主化进程令其长期压抑的反中与反华情绪都得以发泄,并在缅甸多数族群支持下出现了一场针对华人少数族群的经济抵制。 2011年,新当选的吴登盛政府回应公众的反对声音,叫停了中国投资36亿美元的密松水坝项目。

图为缅甸全国民主联盟领袖、国务资政兼外长昂山素季
(来源:REUTERS / Max Rossi)


类似现象也发生在马来西亚。 最近一次选举中反华情绪重燃,马来人指责“中国海啸”导致选举出现“两极化”(马来西亚华裔少数族群压倒性地对执政党投反对票)。 2013年,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违背了他2010年的承诺,没有如期削减给马来人的配给,而这一配给一直被华裔视为不平等和压制性的经济政策。

正如《起火的世界》曾经预见的那样,最近实行的这些政策驱使很多高学历的马来西亚华人离开了这个国家。确实,据世界银行估计,目前大约有上百万的马来西亚“精英人才”(绝大多数是华裔)到国外生活, 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政府采取了歧视性的、反市场的政策。


图为马来人2015年举行的反华游行示威
(来源:香港《东方日报》网站)


当然,在当今世界上的少数族群中,非洲与东南亚的华裔族群绝不是其中唯一受到多数族群威胁的。 相反,类似的境况几乎在各大洲每个地方都有上演,在中东尤其如此。

今天,《起火的世界》一书所揭示的基本原理仍如2003年问世时那样真确。 任何国家在寻求市场经济时,都必须设法分散财富,而不能让它集中在少数精英手上。 否则多数人的强烈积怨就会无可避免地爆发,就会对抗市场改革、反抗改革中时常出现的腐败,进而反对市场中致富的有钱有势的少数群体,因为他们将多数人远远甩在身后而不顾。


图为“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游行示威人群
(来源:resillience.org)


全球化与种族仇恨



AMY CHUA(蔡美儿)


1994年9月一个天高云淡的清晨,我接到母亲从加州打来的电话。她压低声音告诉我说,我的姑妈莉安娜,也就是我父亲的孪生姐姐, 在菲律宾自己的家中遭到谋杀,被她自己的司机割喉。 母亲用我们老家的客家话告知了我这一消息,但"谋杀"这个词她是用英语讲的,仿佛是要凭借语言的墙壁,将这一事件阻挡在我们家门外。


在任何地方,对任何人来说,自己的亲人被谋杀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我父亲的悲痛是难以名状的;直到今天,他仍然没有在这一话题上打破沉默。而在我们家其他成员的感觉中,悲痛之外还有不光彩的成分。对于华人来说,运气乃积德使然,一个走运的人是从来不会遭到谋杀的,就如同有先天缺陷或嫁给一个菲律宾人一样,被谋杀是可耻的事。


我和我的三个妹妹都非常喜欢莉安娜姑妈,她是个身材娇小、性情古怪的人,终生未嫁。 像许多有钱的菲律宾华人一样,她在檀香山、旧金山和芝加哥都开有各种银行账户。 她常来美国看我们,她和我父亲有着孪生姐弟之间才会有的那种亲密。因为她自己没有孩子,所以她在侄女们身上很是大方,随着我们渐渐长大,她送的礼物也越来越贵重。

在我10岁生日时,她送给我10粒小钻石,用卫生纸包着。我姑妈酷爱钻石,一买就是十几二十颗,然后装在伊丽莎白·雅顿保湿面霜的空瓶子里,有些甚至就放在她洗手间的架子上。她喜欢积攒东西,我们在麦当劳用餐时,她会把免费的小袋番茄酱塞满她的古奇手袋。


电影《沦落人》
讲述热爱摄影的年轻菲佣看护瘫痪病人


根据警方的报告,我的姑妈莉安娜,"一名58岁的独身女子",是在1994年9月12日晚上8时左右在她的客厅被一把"菜刀"砍死的。她的女佣中有两人受到讯问并交代说,我姑妈的司机尼洛·阿比克在她俩知情并提供协助的情况下,策划和实施了这一谋杀行为。"

在案发前数小时,目击者看见被告正在磨那把据知用于作案的刀。"杀人后,"被告与两名目击者会面,告诉她们说东家死了。当时他戴着一双沾着血迹的白手套,手中还握着刀,刀上也同样沾有血迹"。但是,接下来警方称,逮捕令未及执行,阿比克就"失踪了"。两名女佣则予以释放。


同时,在马尼拉有名望的华人墓地,我家的亲戚们为我的姑妈举办了一个隐秘的葬礼。我祖上有不少人都安葬在这个墓地里的白色大理石家族墓穴中,但据请来看风水的道士说,由于我姑妈是凶死,因此她不能跟族中其他人合葬,否则会给活着的亲属带来厄运。于是她被独自安置在一个小墓穴中,与家族的墓穴相邻,但不紧靠着。


我无法理解我的亲戚们就事论事般的近乎麻木的态度。我的姑妈被伺候她的人、与她朝夕相处的人残酷地杀害了,为什么他们感受不到足够的震惊?为什么他们不对那两名女佣的获释表示愤慨?当我追问我叔父时,他对我甚至有点不耐烦。"这里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嘛,"他说, "这里是菲律宾,不是美国。"


我叔父并非仅仅是麻木。原来,我姑妈的死遵循着一个普遍的模式。在菲律宾,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华裔被绑架,绑匪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菲律宾裔。许多被绑架者--往往是孩子--都被残酷地杀害,甚至是在付了赎金之后。还有其他一些华人的遇害,像我姑妈那样,不属于绑架撕票,而通常是抢劫性质的。

杀害我姑妈的凶手未予捉拿归案也同样不足为奇。 菲律宾的警察,他们本身都是出身贫穷的菲裔,在处理这类案子时经常是无动于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