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加息风暴来临!楼市、股市将走向何方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2-14 20:4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突如其来!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似乎又都在意料之外!北京时间今天凌晨 3 点美联储宣布加息 25 个基点(加息后的利率区间为 1.25% 1.5% )之后, 中国央行刚刚宣布在货币市场加息 5 个基点!

在中国央行出手加息之前,香港特区宣息加息 25 个基点,上调基准利率至 1.75%

首先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此次中国央行宣布“加息”的,不是“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而是 “中期借贷便利( MLF )”和“逆回购”利率 ,所以我在标题上给加息两个字加上了引号。下面就是具体的加息情况:

央行今日进行了 2880 亿元人民币中期借贷便利( MLF )操作,均为一年期,利率 3.25% ,上次为 3.20%

央行分别上调公开市场 7 天、 28 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至 2.5% 2.8% ,此前分别为 2.45% 2.75% ,为今年 3 月来首次。


与此同时,央行在官网公布了一个答记者问,解释这次“加息”,如果你有耐心,可以细读一下,如果没有耐心可以直接跳过看我的分析:

12 14 日人民银行开展的逆回购和 MLF 操作利率小幅上行 5 个基点,《金融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

该负责人表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通过央行招标、交易对手投标产生的,本身就是市场化的利率。岁末年初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强,公开市场操作投标倍数较高,利率随行就市上行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同时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此次央行逆回购、 MLF 利率上行幅度小于市场预期, 但客观上仍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和扩张广义信贷,对控制宏观杠杆率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实际上,无论是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还是人民银行过去长达二十年的公开市场操作,大部分时间中标利率都是动态变化的。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能体现市场供求有上有下,会造成市场套利和定价扭曲。目前货币市场利率显著高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可适度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助于修复市场扭曲,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该负责人还表示,考虑到岁末年初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增强, 人民银行将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障银行体系合理的季节性流动性需求 10 月底以来人民银行已通过 28 天期、 2 个月期逆回购提供了 8700 亿元跨年资金,随着年末临近将合理搭配 7 天期、 14 天期逆回购等品种继续提供跨年资金。同时,在 12 6 日续作 1880 亿元 MLF 基础上, 12 14 日再开展 2880 亿元 1 年期 MLF 操作,对冲月内到期后加量投放 1010 亿元流动性,显著高于 11 月份 80 亿元的增量。

此外,预计 12 月份财政因素将净供给流动性超过 1 万亿元,明年初普惠金融降准措施落地将释放长期流动性 3000 亿元左右。 对于 2018 年春节前主要商业银行因现金大量投放而产生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也已作了安排。总的来看,银行体系跨年、跨春节流动性供应是有保障的

央行这段话是啥意思?让我给大家翻译一下:

1、嘿嘿,美国加息了,所以咱也意思一下,注意,仅仅是意思一下;

2、此次加息 5 个基点,比美国的 25 个基点小很多,也小于市场预期,大家不用担心;

3、 其实目前市场里的真实利率更高,加息 5 个点,缩小了这种差距,是一种被动的反映;

4、 加息有利于控制宏观杠杆率,推动经济转型,是好事;

5、 后面还有很多钱,大家不用担心闹钱荒。

也许有一些读者看不懂这种加息方式,我解释一下:

MLF 和逆回购,都是央行借钱给金融机构(主要是大银行)的利率,提高这个利率,可以“软性地”提高市场利率。 所以,这算是一种隐性加息,而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加息——上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

此前我在专栏里讲过,利率是维持汇率的重要因素。因为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一种货币的“价格贵”(利率高),有利于维持它汇率的强劲、稳定。

美元从 2017 年进入快速加息周期,今年 3 月、 6 月和今天各加息了一次。此外,美联储还在缩表(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在这种情况下,美元会“变贵”,人民币如果不希望贬值,只能跟随加息,保持人民币和美元的利差。

由于中美贸易存在巨大不平衡,中国顺差巨大,如果人民币贬值,会继续放大这种顺差,引发中美在贸易问题上的翻脸。 所以,如果中国不过通过税率杠杆(比如关税、出口退税)解决贸易平衡问题,就必须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样在美元加息的时候,就需要跟随加息。

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刚刚经历了一波“复苏”(楼市去库存和工业去产能刺激的),并 即将随着金融去杠杆、楼市调控再次出现经济下行。 在这种时候,提高“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时机不成熟,会对实体经济构成利空。而且中国的 CPI 今年以来平均只有 1.5% ,没有加息必要。

所以,在中美经济背离的情况下,中国央行比较为难。我此前的判断是,从现在开始到 2018 年底,大概率是采用“隐性加息 + 定向降准”,或者“加息 + 降准”的“矛盾式”处理方式。

提高 MLF 和逆回购利率,以及房贷利率上浮,都是“隐性加息”。元旦后,定向降准将实施,货币供应量将有所增加。

下面谈一下对市场的影响:

1 、不管怎么说,加息对楼市、股市构成利空。 事实上,楼市的加息早就开始了,从贷款利率打 85 折、 9 折(首套房)到目前上浮 10% 甚至 20% ,楼市已经加息不少了。 (我对于楼市的看法,可以点击查看详情)

2 、央行显然是被动加息,而且非常担心对市场产生太大影响,所以迟迟不提高“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甚至出台“定向降准”来对冲。 所以,对于2018年的楼市、股市维持谨慎态度即可,没有必要太担心。

3、2016 年的利率,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所以,中长期看,中国的利率水平将逐步走高。但由于经济转型存在很大难度,利率走高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走走停停,走两步退一步。

4、 由于中国存在外汇管制,大型金融机构都是国企,这构成了比较有效的防火墙。所谓崩溃,基本上不可能。 你记住一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至少经历过美元三轮加息,也经历过中国的多轮加息。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5、由于货币环境(偏紧), 2018 年不适合激进的投资方式,加杠杆的时候要注意承受能力。 整体而言,股市上半年比较乐观一些,楼市下半年比较乐观一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