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视频部分与爱奇艺合作,每周四推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钱币圈  ·  蛇年钞!2025年纪念钞最新价格行情 ·  4 天前  
21财闻汇  ·  入境游火爆,导游月入15万不是梦? ·  4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车轮之上,一段父亲的修行之旅 ·  6 天前  
央视财经  ·  重大突破!新发现!超2000万吨!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晓波频道

曾国藩、梁启超、稻和盛夫的共同心灵导师竟是他!| 思读会

吴晓波频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7-15 07:50

正文

点击上图直接报名

跟随知名学者研习传统经典

听郦波、姜鹏、张宏杰、费勇等现场授课




王阳明曾对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圣人。”


弟子马上站起,慌张地说:“不敢。”

 

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

 

“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



他认为,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

 

也就是说,普通人和圣人的区别,不在于圣人有“良知”,普通人没有。而在于,圣人完完全全地“得到”了自己的良知,而普通人的良知,都被私欲和无明所遮蔽。



阳明心学影响了包括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在内许多中外名人。


为了帮助大家更加深入研习阳明心学,思想食堂开展了线上、线下双向学习活动。

 

我们与网易蜗牛读书线上合作,邀请「重走阳明路」活动民间学者代表朱帅作为领读人,与近300位书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用一周的时间解读王阳明其人和心学的核心


(以下内容根据活动分享精华整理)



什么是“心即理”?



心即理是心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其提出既有认识论又有道德实践层面意义。

 

认识论上,真我与外界沟通都以心为桥梁,不过度讲求;在道德实践层面,主张从心体上用功,才能一以贯之。



有了这一层理解,自然推演出要知行合一来正心诚意、省察克己,逐步下功夫,才能将道德学问总结成于心体上致其良知。

 

从认识论上来讲,心外的事物、心外的天理千千万万,点亮我心之前,是“寂”的状态,与我是一种平行关系,于我的道德实践来讲是没有关联。


心外所有的物之理、事之理,与我无关,就不要花费功夫在上面,将功夫用在点亮我心的事物,用这些显现的事物和发于眼、耳、口以及四肢的心去应对,去体悟视听言动背后的心之本体,而本来“寂”的事物一旦机缘巧合点亮吾心,也能够为我所用,为我注解。



沿着儒家对心性之本体追认的思想传统,王阳明先生没有走善恶二元论中偏执一方的路子,比如说孟子的性本善或者荀子的性本恶等;而是发挥孟子“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认为心之本体就是天理,是无善无恶的,是一元的,是无所偏倚的。


而且通过对本体应感而动的事物,集义、磨砺等,最后体认到本体,最后无物不可应对、无理不通。




怎样理解“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通常被误解为“理论和实践要结合”,这样的误读掩盖了阳明学最精华的内容。

 

阳明学中的“知”不是平常的“(理论)知识”而是“良知”。“行”也不是指一般的“实践”。

 

通俗意义上实践与否的判断标准是肉体是否运动,阳明学认为“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的行动不是真正的“行”,此时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真正的“行”要同时保证“心”在此处。



在某些情况下,没有外在动作也是“行”,所谓“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因为“心外无物”,在心上有了好的或坏的念头总会作用于自身。

 

知行本是一事,而功夫就在诚意。

 

知与行是事的不同阶段。把知和行分开来,是因为中间存着私欲阻隔。这里的私欲是指人欲过当的那一部分执念(天理只在人欲之中,能发而皆中节就是天理,过度就是私欲)。

 

发念就是知之始。就像一个无限延伸的弹簧,无法分清知和行,也很难分出先后,很难说知先行后,现在的行就是以后的知,现在行的又是以前的知。



诚意工夫就是在意的发动处去清理,发现自己的行为背后动机是什么,工夫做得足够精细就能察觉情绪,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学东西就快。做诚意功夫的关键是:不自欺。




如何“致良知”?



东方哲学里面一直想搞明白一个“终极”,这个“终极”在事实上衍生万物,在逻辑上推演万物,在理论上解释万物。

 

关注的点不同,其范畴有所不同,佛教的“空”关注人与终极真理,老子的“道”关注一切的人和事,孔子的“仁”、孟子的“义”关注人伦道德,墨子的“兼爱”关注人与人,朱熹的“理”关注人与世界万物,阳明心学关注人与自己。

 

王阳明之所以觉得自己或者说心重要,因为他认为,心是关键节点。 王阳明将这个心之本体叫做良知。从本体上来讲,延续孟子观点,但是从思想厚度来讲,良知是一个逻辑起点、包含致良知的含义。


举个道家的例子。婴儿其实就是天理运行,饿了吃、乏了困、不开心哭、开心了笑,简单粗暴,确实纯然天道。但是有个问题,婴儿的一言一行,一笑一哭都是天理的运行。



我们历事太多,经常会有过之无不及,意不知所用、懵懵懂懂,可以通过婴儿窥见天理,但是回不到婴儿,所以要塑造一个“良知”自己,他就是一面照妖镜,发现意之所用处的杂念、私欲,然后剪除它,到一定境界之后,这个“良知”自己就会变成等同于天理的“良知”,就能复归于婴儿。


当我们用良知来表达“终极”,总是会有词义上的障碍、会有意到形的不顺畅。妙不可言、心领神会、拈花一笑、道可道非常道等,同是在表达这个困境。

 

阳明心学入门读书群内书友来自五湖四海,从事不同行业,大家畅所欲言,各自发表看法、感悟,都希望通过研习阳明心学中的思想精髓来修炼身心。

 

当然,经典也很难读。研习经典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认知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思想食堂推出6期12天的国学系统课,邀请郦波、余世存、张汝伦等老师前来授课。



课程预告


思想食堂邀请郦波、余世存、张汝伦等老师

开设国学系统课,限时优惠招募中

点击下图▼立即报名

课程咨询 郑老师1566905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