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基础研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设计诗designer  ·  Anastasiou ... ·  昨天  
字体设计  ·  20 世纪 80 年代流行的标志 ·  2 天前  
字体设计  ·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春节(或没有)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广东科学家发现有机质类型会影响金刚烷类化合物

广东基础研究  · 公众号  ·  · 2018-04-20 09:01

正文


日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蒋文敏博士、李芸副研究员等人对污水处理厂与自来水厂中难以有效去除全氟化合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上。

金刚烷类化合物(
diamondoids )是一类饱和的、具似钻石结构的多环烃类化合物,具有较强抗热降解和生物降解的能力,在高过成熟油气中含量丰富。因此,基于该类化合物的各类指标被提出并广泛应用于油气地化领域,尤其是在高过成熟烃源岩和原油的研究中,传统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已基本失效或含量太低无法检测,此时基于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指标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的金刚烷指标在实际油藏中的应用效果并不如人们所期望的,远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其原因之一是对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的影响因素研究不够,阻碍了该类指标的实际应用。近期,广州地化所研究人员等人针对不同类型干酪根开展了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对干酪根热演化过程中金刚烷类化合物产率及金刚烷指标的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此来揭示有机质类型对金刚烷类化合物形成和演化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三种不同类型干酪根热演化过程中金刚烷类化合物整体演化趋势相同;2.不同类型干酪根产金刚烷能力有差别;3.金刚烷浓度比值指标在1.0~1.5%EasyRo范围内随成熟度升高而增大;4.三种不同类型未熟烃源岩抽提物中金刚烷浓度比值指标和异构化比值指标存在差异,显示了未熟烃源岩中金刚烷类化合物含量和组成在区分母源类型方面的潜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