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西峯_突然之间://@李迅雷:说明一下 ... ·  14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详解2024年全国财政账本:举债增加,支出扩 ... ·  14 小时前  
经济观察报  ·  从救陈塘关到救活影院 哪吒2创造影史纪录背后 ·  18 小时前  
郭磊宏观茶座  ·  【广发宏观王丹】1月经济的中观线索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刘晓博 | 楼市新利好来了!这类房子将最占便宜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03 18:36

正文


据今天( 3 3 日)的《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即将召开的 全国政协 12 5 次会议的“一号提案”正式出炉:

提案的题目是 《关于将学前三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提案》 ,第一提案人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

提案建议,在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现的基础上,将三年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统一规划实施;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资金支持体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举办公立幼儿园,国家按核定的生均定额拨付财政资金;支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尽快制定《学前教育法》等。

政协的“一号提案”不是按照提交时间早晚确定的,而往往是那个最重要、最具“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的提案。 从历史上看,政协“一号提案”都最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政策回应。 正因为如此,所以历来深受媒体关注。

那么问题来了: 3 年学前教育该不该纳入义务教育?如果纳入将产生哪些效应?最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我是完全赞成这个提案的 ,而且我认为它将很快变成现实,跟它一起实现的还有中小学学制的缩短。目前“ 6+3+3 ”的中小学学制,应该尽快、逐步压缩到 10 年。而且应该跟“学前教育转为义务教育”一起实现。

第一,学前纳入义务教育,是一项巨大民生福利,也是一项德政。

根据 2016 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目前全国幼儿园“在园儿童”是 4410 多万人,处于历史上最高点。而 2003 年的 2004 万“在园儿童”,则是近年来的最低点。

“在园儿童”近年来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结果,而不是人口增长的结果。 随着越来越的幼儿有条件享受 3 年学前教育,不仅人口素质获得了提升,整个社会的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更多的父母可以把时间腾出来,用于工作。

但由于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在农村、偏远地区、人口增长特别快的中心城市,上幼儿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出现一位难求的情况。由于缺乏公共资源的投资,幼儿教师待遇偏低,流动性强,学前教育普遍水平不高。另外,学费也偏贵,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有压力。

如果施行义务教育,意味着财政将有较大的投入,学前教育的学位将更加充裕,家庭负担会减轻,受益的将主要是中低收入阶层。所以,这绝对是一项德政。 即便暂时没有条件全面实施,也应该鼓励北上广深等中心城市率先实施,而且不要设置户籍门槛。

第二,有利于普及生二孩,帮助化解中国的人口危机。

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结束,所以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巨大的调整,全面允许生二孩。但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生二孩的经济压力、时间精力成本都非常大。 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可以让更多家庭愿意生孩子,对于拯救中国未来将出现的人口危机有好处。

第三,有利于提高女性地位,增加女性就业机会。

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之后,上幼儿园成本降低,将有更多的妇女可以被解放出来,走上工作岗位。

此外,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还可以刺激大基建、拉动经济。 因为中国需要增加更多幼儿园,尤其是人口显著增长的大城市、学前教育普及率很低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

当然,这项工作最好是跟中小学学制缩短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调剂出更多的校舍,免于重复建设。中小学学制压缩,可以对冲中国人口红利变小的不利因素,刺激经济增长。 此前,中国不断延长学制的重要原因,是因为生产力尚不发达,解决不了就业问题。

中小学时间太长,不仅浪费了中国人的生命,还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女性受教育和生二孩产生了明显的时间冲突,带来了大量的高龄产妇。中国人没有必要在教育制度上,自己谋杀自己。

最后,谈谈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带来的投资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