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2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下文简称海自)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22DDH)“加贺”号正式服役。至此,海自四个护卫队群都完成了新一代直升机驱逐舰的换装。对于日向级、出云级这一代所谓的“直升机驱逐舰”,外界普遍认为,其具备改装为轻型航母的潜力。随着它们的相继入役,海自离拥有真正的航母又近了一步。其实,回溯历史不难发现,海自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对拥有航母充满渴望,如今的日向级、出云级正是其多年来煞费苦心经营的结果。当然,面对今非昔比的东北亚形势,这点“家当”已远远左右不了天平的倾斜了。
错过的第一次航母大扩散
二战中,航母作为新崛起的海战力量,一举颠覆了数百年来以大舰巨炮为核心的海军装备体系与海战模式。正因如此,二战后,许多因为二战错过了海军现代化机会的传统海上强国,纷纷抛弃原有的大舰巨炮模式,转而寻求拥有本国的航母。
不过,二战结束时的航母,早已不是一战后那种“平甲板巡洋舰”的简单模式,而是综合了大功率蒸汽机、弹射器、阻拦索、舰载机等一系列高技术的昂贵产品,对大多数历经战火劫难、经济凋敝的国家而言,从头开始自行摸索建造航母不仅难度非常大,经济上也难以负担。而造价低廉、数量众多的护航航母,虽然在二战期间大批量生产,但这种商船底子的产品,在性能上甚至无法满足二战时期的舰队作战需求,战后毫无疑问地被改回商船,投入到百废待兴的国际海运贸易中去。
当然,国际市场上并非没有物美价廉的“航母产品”,英国尊严级和巨人级轻型航母,作为需要执行部分舰队作战任务的轻型航母,在设计上具备运行二战后期舰载机的能力,且因部分采用商船标准而价格相对廉价,较好地契合了一些渴望获得航母的二等强国需求。加之这两级航母完成度不高,正好可以在续建中运用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斜角甲板、蒸汽弹射器等技术进行改造,以搭载早期的喷气式舰载机。因此,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包括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法国等一批国家都采购了这种轻型航母(其中也包括若干美国的轻型航母),这便是二战后第一次航母大扩散。
这一时期的日本,刚刚开始重建本国海上力量。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日本在1952年正式成立了海上保安厅警备队(日后的海自),作为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提供反潜护航和扫雷的辅助部队。一开始,海上保安厅警备队并未打算拥有可以执行对舰攻击任务的舰队航母,但作为航母使用经验十分丰富的国家,日本对航母在反潜护航作战中的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此时日本虽然已被禁止拥有航母,但1952年,负责海上力量重建指导的“Y委员会”仍提出了装备航母的构想,计划在1953年向美国租借几艘护航航母和反潜航母,并在舰上装备反潜直升机,作为计划中“对潜扫讨群”的核心力量。其实,这一设想与抗战胜利后民国海军司令陈绍宽设想的航母编队类似,而美国当时也的确有大量封存的护航航母和轻型航母可供租借,但这一看起来明显具有“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色彩的计划,在美国眼里简直是大逆不道,因此直接被驳回了。
此后,随着海自开始接收S-2F舰载反潜机(只能从陆地机场起飞),其对埃塞克斯级这样的反潜航母再次表现出浓厚兴趣。不过,对当时的美国来说,埃塞克斯级是自用的高级装备,根本不可能租借给日本。日本自行建造一艘装备有弹射器的航母,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上,都无异于天方夜谭。当时行销各国的英国轻型航母,虽然价格相对低廉,但一来因为舰上的舰载攻击机对日本而言不必要,也“不合法”,二来对于战后初期经济凋敝的日本而言,想要在没有美国援助的情况下购买这样的航母,仍然过于昂贵。因此,在这一时期,许多二战中没有航母的国家虽然都圆了“航母梦”,但曾经拥有航母的日本却因政治及经济双重原因,没有获得可用的航母。
“曲线救国”
尽管“航母梦”一时难圆,但海自对拥有强大航空反潜能力的作战舰艇却有着执着的追求。在二战后第一次航母扩散这一时期,随着直升机的大型化及实用化,以专门搭载舰载直升机执行海上任务的直升机航母概念,应运而生。这其中,美、英等国主要使用相对老旧的舰队航母搭载直升机用于突击登陆作战,其看中的是直升机无须专业起降支持设备的便利性,不用额外花钱改造航母就能发挥它们的两栖作战潜能。而海自看中的,则是直升机航母在反潜作战时的作用以及相对低廉的造价。很快,一场以建造直升机航母为名,试图获得航母的计划迅速展开。
这一计划的具体化,就是1959年日本“二次防”(第二次防卫力整备计划)讨论议程中出现的直升机航母(CVH)。按照海自的想法,这种排水量8000吨的直升机航母可搭载18架反潜直升机,具备24小时不间断航空反潜的能力,而较小的舰体虽然缺乏升级成正规航母的潜力,但却能明显降低成本。就是这样的“便宜货”,海自还希望美国能在安保同盟的框架下,承担19.5%的舰体造价和52.2%的直升机采购支出。
不过,海自这一设想遭到了防卫厅和日本政界的强烈反对。当时日本奉行的是“吉田茂政策”,希望通过追随美国和利用安保同盟降低国家的防务开支,从而为重振经济集中国家资源。因此,在当时的日本政府和防卫厅看来,拥有直升机航母无疑会影响美国对日本忠诚度的判断。按照防卫厅防卫局长海原治的意见,在战败不到20年的时候贸然装备航母,会改变日本对美国的军事依附状态,引起美国的疑虑,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防卫计划。在这样的大势之下,海自只能“顾全大局”,终止了这一计划。
既然“曲线救国”不成,海自只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步,在上世级六七十年代的“三期防”和“四期防”中(第三期、第四期防卫力整备计划),建造了四艘可搭载三架直升机的直升机驱逐舰,以作为海自四个护卫队群(最早称为反潜特混大队)的旗舰。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虽然“八八舰队”已初见雏形,但反潜特混大队的航空反潜能力总体上并不突出。大多数驱逐舰并不具备搭载直升机的能力,直升机驱逐舰要承担的任务也异常沉重。与同一时期法国、意大利、英国和苏联建造/改造的航空巡洋舰相比,海自的直升机驱逐舰虽然在设计上问题不大,但因吨位有限,载机量较少,航空反潜能力一般,无法与莫斯科级这种载机十多架的直升机航母相提并论。海自也明白这一道理,因此在“四期防”计划中还规划了载机六架、排水量8300吨的所谓“大型护卫舰”(DLH),但这一次建造直升机母舰的努力,再次因经济(石油危机)和政治(原因与“二次防”时期没有根本区别)原因失败。
一步到位与步步为营
“四期防”中规划的直升机航母虽然没有获得通过,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际海军军备浪潮中,有关“载机舰”的故事却有了新发展。上世纪50年代扩散的航母,在这一时期大多已经老旧,由于美、英等航母大国都中止开发下一代轻型舰载战斗机,这些小航母的战机换代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局面,因此纷纷退役或不再活跃。与此同时,以“海鹞”为代表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概念开始时髦起来。美国在这一时期深入研究了可搭载“海鹞”战机、排水量万余吨的“制海舰”方案,并对包括E-2、S-3等一系列舰载机进行滑跃起飞的课题进行了研究,虽然最终没有付诸实践,却为西班牙、意大利甚至泰国等国的“轻型载机舰”提供了理论依据;英国“身先士卒”建造了搭载“海鹞”的无敌级航母,并改造了“竞技神”号航母,在实际行动上迈出了第一步。在之后的马岛战争中,轻型航母与“海鹞”的组合展现出了不俗的作战能力。由于没有弹射器、阻拦索等复杂昂贵的专用设备,这种轻型航母的造价与传统直升机航母相差不大,技术难度也大幅降低。因此,一波建造轻型航母的热潮,在马岛战争后迅速兴起。
1986年,日本防卫厅提出了建造类似“制海舰”的所谓“载机护卫舰”(DDV)的设想,试图用该型舰艇改善海自在面对苏联图-22M轰炸机时的防御态势。与其他各国的“载机XX舰”一样,这一概念实际上就是一款排水量1.5万至2万吨的轻型航母,搭载十架“海鹞”战机、若干架反潜直升机和预警直升机。在经济腾飞的上世纪80年代,以日本的技术实力和经济水平建造这样的舰艇已毫无难度,虽然其抗击远程轰炸机群的效果存疑,但改善海自的远洋作战能力却没有问题。然而,在关键时刻,希望海自“专守反潜”的美国对此表示反对,甚至不惜将对日出口“宙斯盾”系统的问题与日本建造轻型航母挂钩,扬言只要日本建造“载机护卫舰”,那么“宙斯盾”的引进就直接免谈。于是,海自不得不再次放弃了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造轻型航母的想法,转而继续以吨位和载机量都有些尴尬的直升机驱逐舰作为舰队航空力量的核心。
冷战结束后,虽然来自北方的海上威胁消除了,但海自保卫日本海上交通线的任务要求并未发生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直升机驱逐舰,也在这一时期明显老化,急需建造新舰替代。由于传统的驱逐舰构型在航空运作方面潜力有限,海自在方案选择阶段决定应用全通式飞行甲板作为其基本构型。为此,海自在大隅级船坞登陆舰的建造中,不惜将该舰改为有直升机起降平台但没有机库的全通甲板布局,进行全通甲板布局的相关试验。经过充分验证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直升机驱逐舰”,便是日本第一型真正的直升机航母日向级。
在新一代直升机驱逐舰立项之初,海自一度期望将上世纪80年代“载机护卫舰”未竟的事业继续完成,因此在2003年向国会提出了未来十年内向美国购买53架AV-8B垂直起降战机的方案,希望将所谓“直升机驱逐舰”打造成具有实质意义的轻型航母。不过,可能是吸取了前几次建造“载机舰”的教训,这一计划最后被时任防卫厅长官的石破茂否决,新的直升机驱逐舰最终以纯粹的直升机航母形式竣工,其承担的也主要是传统直升机驱逐舰航空反潜和航空扫雷的任务。由于原始设计的限制,该型舰虽在理论上具备改进后运作垂直起降战机的能力,但整体运作效果不太理想。相比之下,随后建造的出云级,由于吨位更大,航空作业能力更强,已成为一艘不折不扣的轻型航母。至此,海自终于实现了上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直升机航母计划。
天下已变
尽管在海自现有的装备体系下,四艘新型直升机驱逐舰所执行的任务仍以航空反潜为主,但纵观海自的“载机舰”发展史看,其对常规航母的追求从未间断过。以目前的技术状态来衡量出云级和意大利的加富尔级轻型航母的话,二者在舰船结构上最大的差别,可能就在于舰艏的滑跃起飞甲板和降落点上的抗高温金属材料。换言之,在拥有轻型航母这件事儿上,日本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不过,与二战后第一次航母扩散潮不同的是,第二次航母扩散的前提条件并不是航母本身,而是舰载机。对一艘具备斜角甲板、蒸汽弹射器和阻拦索等舰载机支持设备的航母来说,舰载机的选择相对容易,有一定航空基础的国家,完全可以在符合条件的陆基战斗机基础上改进出合适的舰载机,而当代轻型航母则几乎将支持战机起降的全部需求都甩给了舰载机自己,即要求舰载机自身能实现垂直起降。这一变化使得第二次航母扩散中的轻型航母建造技术,远比第一次航母扩散时的轻型航母低,而对舰载机的要求则非常高,甚至明显超出了绝大多数国家航空工业所能达到的上限。因此,当代建造轻型航母能否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否买到足够数量的垂直起降战机(目前这类战斗机实际只有F-35B一型)。日本的出云级是否具备轻型航母作战能力的关键,也在于此。
在采购F-35B战机方面,日本国内的军事爱好者和外国媒体虽然都热情高涨,但在防卫省目前还没有向国会或美国正式提出采购F-35B的需求,因此,在短时间内,两艘出云级还会保持着现有的直升机航母形态。展望未来,如果F-35B接下来的研制一帆风顺,美国政府又出于亚太力量平衡的考虑答应将其出口日本,且防卫省积极采购并尽快装备的话,那么,也许十年之后,搭配多架F-35B的出云级将成为一型彻底的轻型航母,从而大幅提升海自的防空和反舰作战能力。
如果照上述设想发展的话,海自能否在西太平洋获得海上优势呢?恐怕并不尽然。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虽然“甩锅”给舰载机的方式降大大低了航母的建造难度,也让日本这样一个在战后几乎没有积累航母技术的国家能在基本依靠本国技术的情况下建成轻型航母,但因舰载机技术并非自身掌握,因此,其航母的作战能力关键,实际上还是依靠F-35B的性能。在当下东亚各国的战机还以三代机为主的时候,F-35B凭借其四代机的多项性能优势,还能在推重比不足的情况下占据相当大的优势,但十年后,面对潜在对手大量服役的四代机甚至弹射起飞/阻拦着舰的舰载四代机,凭F-35B有限的作战性能,恐怕根本无法应对。而这一战机性能上的差距,正如海自在西太平洋地区削弱的地位一样,已远不是日本自身所能弥补的了。
本文经《世界军事》授权转载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张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