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果壳童学馆
靠谱的儿童科学教育; 有料的亲子课讲座; 干货满满的线上分享课程; 以及,大家一起来动手的科学实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果壳童学馆

过年带孩子玩什么安全又过瘾?试试养“雪花”吧!

果壳童学馆  · 公众号  ·  · 2019-02-02 21: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马上就要过年啦,年夜饭后,你家里肯定少不了塑料饮料瓶(比如说可乐瓶),不如用它带孩子 培育“瓶中雪花” 吧。先来看看效果:

本文来自公众号

酷炫科学(id: SciencePorn)


作者 / 窗敲雨

编辑 / 果酱

严格来说,这里的“雪花”并不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那种雪花,而是一些附着在鱼线上的“鱼骨状”、“树枝状”的冰晶。不过, 这些冰晶的生成原理和雪花是完全相同的 :在低温下,过饱和的水蒸气直接在凝结核上凝华生长,变成冰晶。顺利的话,小冰晶会在5~10分钟后生成,1小时就能得到分枝状的大冰晶。

而这个实验的关键,就是营造能让冰晶生成的环境:低温,以及过饱和的水蒸气。

实验材料

培育“瓶中雪花” 的实验装置大致是下面这样:

你需要:

一个塑料的空饮料瓶(大致是600ml大小的)

泡沫塑料杯(或者其他替代用容器)

一块厨房海绵

一小段尼龙鱼线(细一点比较好)

一根足够结实的缝衣针

四个大头针

一个曲别针

一些纸巾

关于替代容器:原版实验使用的是三个叠在一起的泡沫塑料杯,我理解这样选择是考虑了两个因素:杯子形状的容器能把干冰尽量埋高一点,同时又不会需要很多干冰,同时泡沫塑料杯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帮助局部更长时间保持低温。因此,只要遵循这两个原则,使用其他容器也可以。比如Science Friday在复现这个实验的时候,就用了两个小桶:内桶放干冰,外桶和内桶之间垫上了隔热保温用的布和报纸。

实验步骤

洗干净饮料瓶之后,用锋利的刀在靠近底部的地方切开变成两截;在瓶底的中央位置钻出一个小洞,剪出一块恰好可以放入瓶底部分的厨房海绵。可以通过大头针穿过瓶底的侧面来固定海绵。

把鱼线穿到缝衣针上,然后用针穿过瓶底中央的洞,并穿过海绵,留在瓶底外侧的部分用胶带固定,在另一端打一个结,把曲别针固定在上面。 保证饮料瓶在倒置时鱼线可以拉直垂下 ,不会贴边。

加一些水润湿海绵,将饮料瓶装置倒置在容器中,要 保证容器能将干冰埋到大约可乐瓶标签下缘 的位置。在容器中加满碎干冰之后,可以用若干纸巾覆盖包住上方。(一定要保证有足够多的干冰将饮料瓶埋住,干冰太少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注意:干冰的温度比冰块低得多,不要直接用手触摸以免冻伤。

实物参考图如下:

我们无法在这个实验中得到真正的单片雪花,这是因为人工模拟雪花生长其实对凝结核的要求相当高,很多凝结核都会直接结出大量的雪,无法获得单一的雪花。

扩展阅读

这个实验的点子来自加州理工大学的 肯尼斯·里布莱希特 (Kenneth Libbrecht)教授, 一位热爱雪花冰晶的物理学家 。他能做到的当然比我们精细得多,通过控制温度和过饱和度随时间的变化,他可以制造出指定形状的雪花。他还曾造出两片几乎一样的“双生雪花”:

肯尼斯·里布莱希特教授出了一本非常棒的雪花科普书,里面有更多雪花的知识和图片。中文版叫 《雪花的答案》 果酱推荐过

今天的实验挑战如果太难,你还可以试试带孩子 给餐桌上的植物做本影集 。春节假期宝贵,安全最重要,比起 烟花爆竹 ,不如用这样温和、安全还有意义的小实验来满足你家的“熊孩子”吧。

更多安全、科学的亲子互动

关注我们,点击 菜单栏

“找文章-科学小游戏”可以获取合辑


点亮星标/置顶 “果壳童学馆”👇

随时随地开始超科学的小游戏



果壳童学馆

每周给你一个带孩子在家做实验的新思路

别忘了分享、关注哟

本文首发于酷炫科学

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