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布谷妈妈
来源 | 布谷妈妈(ID:yugu005)
两年多未见外甥,再见时,连身边的宝爸都跟我说,咋感觉这孩子变化好大啊。
我问,变成啥样了?
他说,以前这娃,嘴巴叽叽喳喳就不停,如今变得沉默不爱说话了。问他问题,他也只简单地回答“嗯”、“对”,就没有下文了。
我姐也跟我吐槽,说不知咋跟孩子交流,一开口娃就不耐烦,相对于爸爸,孩子似乎更“讨厌”妈妈。
孩子到了
青春期,你会发现,他好像变了一个人,甚至对于父母来说,他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
孩子到底咋想的?他们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揭秘”青春期的娃~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经历哪些转变。
《发展心理学》指出,少年期,孩子一般会表现出以下这样的特点。
放眼望去,你会发现,青春期的孩子,在同伴面前有说有笑,但一到大人面前,他立马“惜字如金”。
你还想再多说两句,他早已起身走入自己的房间,然后将房门紧锁,并且门上挂着的牌子上还写着四个大字:“别打扰我。”
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会在父母面前不爱说话,是因为他们到了这个年龄阶段,会出现一种“心里闭锁”的现象——封闭内心,不轻易坦言。
进入青春期
,他们会感觉自己已经是个大人
,并且走向成熟,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不能再像个小孩子那样没羞没臊了。
再加上他们的想法往往得不到大人的理解,所以,他们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少表达自己。
但他们又渴望被理解和接纳,所以,跟同伴们,他们有着说不完的话,而面对父母,他们却不愿多说。
青春期的孩子,会变得特别在意自己的外表。他们出门,必须打扮得整洁、漂亮,如果哪天出了糗(尤其是同学面前),他们可能会觉得,天都塌下来了。
另外,他们还很在意自己的风度。待人接物,他们经常表现得得体大方、彬彬有礼。
青春期的孩子,很在意自己的形象,这就导致,他们可能比较“臭美”又“自恋”。
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自尊心特别强。你的否定和指责,可能会让他觉得,自己这个人是有问题的,是没有价值的。
尤其是在同学、熟人面前,你若不管不顾地教育他、指责他,他的自尊心若受到强烈打击,可能就做出过激的事来。
了解了这一时期的特点,我们再来看看,为啥青春期的孩子,会更倾向于“讨厌”妈妈呢?
青春期是孩子的第二个叛逆期,
他们想要争取自己的“成熟”感
。而妈妈,往往会无意识破坏他这种感觉。
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觉得自己是个大人,应该有自己的审美和隐私。
尤其是妈妈,相对爸爸来说,平时管孩子生活、学习方面比较多,即便到了青春期,妈妈对孩子的约束也不会减少。
该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什么时候才能玩手机等等,这一系列的约束,会让孩子觉得这是张无形的网,压得他透不过气。
为了挣脱这种束缚,孩子就会不断反抗,导致与妈妈矛盾增多。
保护孩子,是妈妈的本能。相对于爸爸的冒险和探索,我们带娃会更倾向于安全和保守。
妈妈平时的口头禅可能就是:这个不行,那个不能,我说了不可以,你听到了没有啊,下次记得了吗......
由于会出现“心理闭塞”现象,面对这些唠叨和过度保护,孩子只会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真啰嗦。
甚至有时候一听见妈妈开口就赶紧溜,剩你一人在原地叹气。
孩子在青春期时,乐于接受各种外在的、新鲜的观念和思想,而当这些新潮的思想与父母观念一碰撞,矛盾自然就产生了。
对于育儿这块,妈妈可能比爸爸更执着,会用自己的理念去要求孩子。
由于青春期孩子自尊心强,更注重同龄人和外界的评价。为了摆脱“孩子”这一标签,他会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更像大人,便会不自觉反抗妈妈。
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内心,说得最多的,就是以下3句话,妈妈若能时常听到,那会与孩子的关系亲密不少。
我们在跟青春期孩子相处时,最大的误区就是还把他当小孩子。
但这样,只会让他有很强的挫败感,并且不断破坏规矩,向你证明他长大了,是个成年人了。
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并把他当成朋友一样信任和尊重,而不是唠叨和说教。
比如和孩子说话时,我们不要再站在长辈的角度去命令,而可以站在朋友的角度去和他商量,多听听他的意见,尊重他的想法。
我一朋友进入高中后,就写了封信给他父母,大致意思是,他已经长大了,希望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从那以后,他爸妈就放手,生活中的大小事都由他自己来做决定。如今,他是个非常有主见且负责任的人。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不能再事事都替他做决定,而应放手,适当让孩子来决定。
比如零花钱的使用,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估算一下每月的生活费用,然后买衣服和用品之类的,我们就可以不再管,让他自己支配。
又比如玩手机,我们可以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让他自己决定每天看手机的时间和限制,以及什么情况希望我们能介入监督或提供帮助。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相比我们强制性要求,他更愿意遵守承诺、履行约定。